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行走笔记>泰山行

泰山行
  作者:汉婴 发表:2010/11/4 13:02:05 等级:4 状态: 阅读:2169
  编辑按:也曾登临泰山,今日读文倍感亲切,从西路下山景色也很好。行文潇洒舒展,读来现实而厚重,文字功夫了得。赏析,致意。
  
  中学时代,我曾经拜读过杜甫大气磅礴的《望岳》。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有朝一日我一定会登临泰山,览天下奇景,穷极地风光。这个愿望终于在我工作以后实现了。
  那年的元旦,我和桠枫来到了山东泰安。泰安城不大,人口显得稠密,街上操各地口音的人随处可见。我们安排好住宿,就去汽车站打听如何去泰山。当地人明白地告诉我们,去泰山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坐汽车直接上中天门,然后再徒步登上南天门,直到玉皇顶;还有一种路线就是直接到岱宗坊,那是泰山的根,直接从岱宗坊出发,沿途可以领略泰山风光,只是路途比前者远许多,也比较辛苦。我们毅然选择了后者。
  岱宗坊的街上,到处都是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商贩,我们的行头吸引了商贩的目光。我身着浅蓝色牛仔服,脚穿白色运动鞋,身上背帆布旅行包,胸前挂长焦照相机。桠枫的衣着和我差不多,只是他还格外带了一副象棋,是从南京横溪买来的,准备在泰山顶上与我一决胜负,我们是多年的纹坪冤家。
  走过岱宗坊,渐渐地进入了深山,沿途的绿色开始慢慢地浓起来,这正应了《望岳》中的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虽是冬季,可泰安的气候似乎还有些暖意,走在曲折的山道上,我并未感到疲惫,也许是初识泰山的缘故吧。桠枫似乎也颇有同感,于是他吹起了口哨,是他喜欢的《伯基上校进行曲》,曲调悠扬,节奏明快,好像我们不是在登山,倒像是徜徉在悠闲的小街上似的,显得那样的轻快。山道的两旁是陡峭的石壁,石壁的夹缝中生长着挺拔的松树和灌木,那松树一片片层叠着,亲密地搭扶着在石壁上,抬头间灌木也压低着身姿,在傍晚的微风中间或地颌首,像是对我们致意一样。两侧的石壁上结了不少的青苔,青石上刻着许多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字,有楷书、行书、隶书和草书。桠枫指着一面石壁上的字,问我:“虫二,什么意思”?我笑了,来之前我曾经读过许多关于泰山的典故和专著,这“虫二”不知是哪个年代的文人留下的谜,虽经多方研读仍不解其意,后来还是郭沫若先生六十年代游历泰山时,解开了这个千古之谜,原来,“虫二”乃是“风月无边”之意,因为繁体字的“风月”二字,去掉字的边廓正好留下“虫”和“二”两个字。桠枫似乎很高兴,嘴上的口哨声更加嘹亮了。夕阳斜照在山间,青苔变成了墨绿色,绒绒的感觉像山的被子,使石壁变得圆润而失却了棱角。不远处有些许红色,余晖中依稀可见是枫叶,桠枫兴奋地指给我看,只是可惜,没有办法采摘到。随着太阳西沉,暮色渐渐降下,我们也感觉有些疲惫,口中呼出的气也都成了白色,在艰难中我们抵达了中天门。站在中天门上就可以隐约看见南天门上的点点灯火。
  泰山,海拔1445米,由岱宗坊至中天门,然后到南天门,途经五松亭、十八盘,其中十八盘山道崎岖陡峭,人攀行在上面几乎与山道平行。到了南天门就可以很方便地到达玉皇顶,这期间的路平坦而顺直,中间的天街可以使登山的人短暂休憩,领略泰山的风光。
  我和桠枫三点钟就起来,背起行囊匆匆踏上了山道。跨过五松亭,登临十八盘,眼前的山道让我们瞠目结舌,窄窄的台阶在眼前延伸,路灯下看不到尽头。仰望山道的前方,黑黑的像大幕一般,只有相伴的游人在眼前看得见的地方移动。不一会儿我们就感到了疲惫,身上的行囊开始变得沉重起来,每一件东西好似千斤重,压在两条腿上使我抬脚都困难。我的身边听到的是不均匀的呼吸声,我一步一步艰难地移动着,后悔当初不该携带这么多物品,可现在已经无法丢弃了。我的心脏承受不了这样的负担,没遮拦地狂跳不停,感觉空气如同凝固了一样。我在不停地默数着台阶,985,986……987,我终于匍倒在台阶上,大口地喘着粗气,任汗水浸透了的衣服,冰凉地贴在背上。忽然,我的耳畔响起一阵呼喊声:“哥哥,加油!哥哥,加油”!我吃力地抬起头,就在我的头上,站在南天门上一群身着整齐服装的中学生,挥舞着手中的旗帜拼命地向我呐喊。那一刹那我仿佛获得了巨大的力量,奋力地站起来,像是用尽平生的力气攀登了我后半生要翻越的山峰一样,一阶阶向上攀爬。终于,我和桠枫登上了南天门,我的周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张张友善、稚气的脸上绽满了笑意。
  南天门,连接十八盘和玉皇顶的咽喉,也是十八盘的终点,雄踞于此,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面对中天门的正面,书写着那副著名的对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玉皇顶上山风凛冽,寒意袭人。太阳还没有出来,兴致勃勃的游人堆积在一起,共同等待日出的时刻。我架好相机并装好胶卷,选择了一处极佳的位置,等候日出奇观的出现。东方的天空渐渐地变得明亮起来,山峦叠嶂,云海茫茫,云间透出玫瑰样的红色,霎时间染红了周天,云海也被这红色所感染,呈现出胭脂色。云海中间若隐若现的山峰,被日出前的霞光嵌上一抹瑰丽的轮廓,在这黎明变得十分醒目。忽然,太阳在地平线上跃出,万道霞光从云端喷薄而出,瞬间照亮了大地上的一切,此时,感觉天地间为之一震,空气变得温<
分享:
责任编辑:然野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守望文学网管理团队 发布于 2010/11/29 22:04:38  
[分享]守望文学网11月优秀散文作品集锦
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4&Id=8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