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散记人生>同人不同命

同人不同命
  作者:平果 发表:2008/5/19 18:05:13 等级:4 状态: 阅读:2094
  编辑按:大凡每一个成功之士的另一面,都隐藏着无数的辛酸,他们的成功都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拼搏得来的,奋斗就是成功的最好诠释。
  
  紫芸是我十多年前的税校同学,那时大家同在一所北方税务学校毕业,学的是同一管理专业。我们这些从大山里出来的穷学子,最渴望的是毕业后能像城里来的孩子一样留在城市里工作。可面对现实无论怎样都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我和紫芸来自不同的县份,却恰巧分配在紫芸家乡清平县税局工作。
  那时在那穷乡僻壤的清平县,也就二三十万人口。清平局时任局长对我们这些初入社会学子的到来,显得格外热情。工作一年后,我才明白全局上下不足百号人,有大专学历的干部屈指可数。我们这些科班出身的中专毕业生自然成了局中之宝。老人们常说:同人不同命。起初我不相信,可接连二三的好运都落在紫芸身上,我不得不相信一个人命运中有太多的未知数。
  来局里的第三年,紫芸被意外地抽调到汉灌市税局工作,虽说是临时上地市局工作,时间不限。在大家心里都明白能在城市里工作,是多么幸运的。而且说不定哪一天还真有机会永久地留在汉灌市局工作,成为堂堂正正的城市人。而我自已,县局里稽查办公室的屁股还没坐热,就被再次安排了命运.。
  相距清平县足有100多公里的松安乡成了我的第二故土。来松安税所工作第一天,我就长醉了整整一天,含着伤心的眼泪,两瓶52度的白酒下肚。醒来时发现自已躺在乡卫生院的病床上,整个人像散架变了样。从同事那里知道,在我来松安乡税所前,紫芸早就知道了,而且局里的干部调函还是她一手照办的。
  其实紫芸从一毕业来到清平县税务局就被安排在办公室工作,毕竟清平县是她的故乡,土身土长的。从身边同事言论中,紫芸同局领导关系非同一般。在工作仅半年,我则被安排在市场征收股,每天早出晚归的,心里好不是滋味。
  有一次,我同紫芸半开玩笑地说,你的命运真好,哪一天坐上了办公室主任这个座子,可别忘了你这个同学哦!想不到的是紫芸噘起嘴:呵呵,我要是当上了主任,首先把你这种人放到乡下税所去,因地施材嘛。我看你这傻子,倒是在乡下税所练练合适。那话让别人听了倒是一句玩笑而已,我很解紫芸这个女人,她是个很有心计的人。
  我来松安乡税所第二天,紫芸总在同事前议论自已工作上的一些不足,每年我的工作总结成了她的论源。我暗暗生气,发誓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凭自已本事重新回到县局工作的。可世事上往往是事与愿为,在那偏远松安小山旮旯里一干就是整整十年。
  不知何原因,紫芸去汉灌市不到一年,又回到县局里续在办公室兼人事工作。虽说紫紫芸只是一般干部,也算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上头下来什么好信息,她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平时有什么好的外出差事,她是事在必得。
  那年五月份,省税局人事部门下发一个通知,汉灌地区分给了五个成人高校入学考试指标,其中清平县税局得一个名额。是天津财经学院财会专业的,名额有限。不用说,这个指标肯定非紫芸莫属了。
  果真如此。转眼间就到了九月份,一次我有幸上县局里来领出税单证。在大楼间见到紫芸,她得意把手中刚领到的入学通知书在我眼前晃了晃,不屑地瞥了我一眼,说:“哎哟,乡下人上城来了,过几天我要去读书了。先跟你说声再见了。”尽管我已从别人那里得知局里有只有一个入学名额,但上头文件明文规定只要符合报名条件的税干部都可以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没想到居然是她举足先登了,怪不得她脸上流露着得意的笑。我还是故作惊愕,“祝贺你走了好运。”她嘴里冷不丁冒出一句:“就凭你这水平也想去读书,下辈子吧!给你去考,你能考得上吗?”难道我自已在别人眼中真的那么笨吗?我常常自责问自已,不笨当初高考为何考得那么差,只上了个中专。我不服!我狠狠地朝紫芸背吐了一口唾沫。丢下一句:神气个啥?总有一天我比你强!
  紫芸的一番冷嘲热讽的话深深触动了我的大脑神经,每次想起紫芸那些话,我会用拳头大力拍打自已,痛定思后,我决心等待机会,期待下一次机会应轮到我。就这样,我如期地盼到了第二年,可是这次去长春税务高等院校的机会又一次与我无缘。我没有放弃,连等了三次,好象上天有意在捉弄我,注定不把这样幸运的机会赐予我。这时紫芸已从就读的天津财经学院毕业一年多了,有一天汉灌局人事部门部门电话直接通知到县局里来,说是要选一些基层优秀干部去工作。紫芸和另一位局副科干部被幸运地被上调了。尽管消息被封得严严实实的,还是很快传到各乡基层所里。
  我知道自已命运不是把握在别人手里,天上不会自个儿掉下馅饼。国家现在不是大力提倡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吗?我怎能就这样放弃读书机会,再说参加自学考试不受年龄和职业限制。机会总是对那些有准备的人,只要自已用心去抓住它。
  终于有一天,我趁上县局送月报表的机会同县局里管人事的领导如实说出自已渴望读书的想法,时任各局领导非常赞赏我这种求学精神,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每月还特批准一周短假,用于复习考试,条件是一定得通过考试。就这样每年自考两次,我都如期幸运地参加每年报名和考试,此后我每天把自已
分享:
责任编辑:酒缸里的虫子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龙儿 发布于 2008/5/19 21:15:52  
别人看不看得起自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已要看得起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