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湘西的路上
![]() 从来不好攀富贵,一生爱入名山游。游,并非只享受终点的华彩,更体验行走的过程。 此番湘西凤凰游,行程近千公里,时间只短短两个日夜,来去匆匆。因为是另一种经历,超越了沉闷的校园,自然衍生出许多的精彩,也夹杂些微的尴尬。 1、好人 出行遇到好人,算是一大幸事。这次凤凰游,我一路遇到不少的好人。 老婆要与我结伴而游,我求之不得。却因为所从事的工作,又不能走得利索。她带着人家托付的几个孩子,得将孩子的作业辅导完了交给家长方能上路。我有晕车的毛病,只能坐大巴的前面。又因为老婆的耽搁,我不能在城里上车,只好拜托城里几位八O后老师替我保留座位,珍、茂、霞、荣、敏等人当仁不让,集体为我争取到两个靠前的座位,使我这个老晕车一路无虞。 黑金老师主动请缨,与我同车赶回城里,帮我家老师辅导作业,盐菜花饭,将就一餐,诸事停当,然后提前赶到旅游大巴最后集结的地点。有舒适的座位,不耽搁大家的时间——托好人的福啊! 2、天使 不惜举手之劳,救燃眉之急者,好人也。牺牲个人利益,守护大伙安宁的人,大概就是天使了。 雨桑的爸爸就是这样的天使。 雨桑一家坐我们前面,他们是三人铿锵行,定了三个座位,其中一个座位在第一排左边,临驾驶室。雨桑大家可能熟悉,就是《烟雨有桑》中那个懂事而又漂亮的小女生。今年读六年级了。她爸是房地产开发商,此番随团出游,做护花使者。 车过长江,不久进入湖南地界,司机换班,年轻的替下年长的。老司机一头花白的头发,不大不小的年纪,只在一塑料凳上将就。罗老板于心不忍,主动与老司机换座,怕司机休息不好影响驾车。司机坚辞不坐,罗据理渡让,迫使司机“就范”。可怜可敬的罗老板,一米八的个头,跼蹴在小凳上,自己不睡,还要关照年轻的司机,唯恐意外,大家在梦乡,他却做天使,殷勤守候,默默无闻,令人感动。 3、好得快和邦迪 返回途中,我们有说有笑,余兴未减。车窗外的沅湘山水,是流转不居的电影快镜头。野梨花,油菜花,引发我们的谈资。山村野店,勾起我们对刚刚离开的凤凰的思念。荣教书有瘾,一双眼睛不看风景,却要在荒凉的山野搜寻学校,当她终于看到一所学校模样的建筑时,竟然高兴得哇哇直叫,还不怀好意地要把咱们的校长“安排”到这深山沟里来支教,校长也不谦虚,说自己如果在这所学校里教书,一定早成了感动中国的新闻人物。你可别小觑人家,他现在就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了。 大侠坐在我左隔壁,她是美术专业毕业的高才生,改行教外语,浪费了一个好美术老师。出游赏景,偶尔同行,我们常能就色彩构图谈得投机。 大家把自带的零食拿出来分享,大侠用小刀切苹果,因为心不在焉,把刀口当成了刀背,一声哎呦,手指头渗出殷红的血珠。引来一车人的惜香怜玉。敏老师和俺家老婆及时取出邦迪,我拿出随身携带的“好得快气雾剂”,不到一分钟,事故处理停当。车内又是欢声笑语。 4、点炮和点菜 出城往苗人谷,当地导游黄阿妹上车就位。她自我介绍,并说明苗家对男女青年另有称呼,阿妹称点炮,阿哥称点菜。大伙觉得新鲜有趣,点炮点菜地瞎起哄。 黄点炮又教我们唱苗家山歌,说不唱山歌就进了苗寨。说实话,她唱得不怎么样,嗓门粗,乐感差,但歌词好,而且她唱得投入。一车老小,都跟着唱:唱得好来唱得乖,唱得桃花朵朵开。桃花十朵开九朵,还有一朵等你来。 老师们记性好,唱一遍就会了。黄说:对歌是苗家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传统方式,每年四月八日是苗人歌会,四方男女青年打扮光鲜,着民族服装,互对山歌,对上心的,双方满意,男的就可以把女的背回家同居,那叫试婚。 车上就爆发出一阵讪笑,有人就拿茂打趣,因为他没带老婆孩子,又英俊可爱。劝他好生唱,争取背个苗家阿妹回家做二房。 罗雨桑怕她的爸爸被苗女勾走,进苗寨的时候紧紧拽着爸爸的手,生怕一不留神丢了爸爸,又不敢声张,一刻不敢放松。逗得她妈妈一路窃笑欢喜,得意自家女儿天真好玩,又爱家,又单纯。 5、女儿红 因为走得急,没能带上自家泡制的药酒。好在酒圣刘老师自带了酒菜,又是同席,我们就分享他的周到和殷勤。但酒少人多,一餐就弄了个底朝天。 逛古城泛舟沱江归来,我就瞄上了随处可见的苗家酒店。苗家糥米酒绵甜爽口,又名女儿红,是男女宜用的开味酒。8年前在深圳打工游河源时,喝过一次,终生难忘。 匆匆地走马观景,我瞅准了一家竹筒盛酒的店子,用15元,买下一桶“女儿红”。怕店家有欺,也想占小便宜,还从盛酒的大缸里舀了一勺子过瘾,味道不错。也不问竹筒怎么开,全信店家说辞,付银提货走人,一路高兴得晃晃悠悠。老师们见了,都好奇地讯问酒价酒名。 那是在凤凰的最后一顿正餐,我们打乱分席就餐的规定,好饮者自由组合,除两个家属外,全部爷们。菜上了桌,却无法打开竹筒,撕了“女儿红”商标,还是不见一个出酒的所在。于是行横,用从刀店得来的小刀,用筷子,使劲地戳、捅,戳出一洞,满桌喊香,倒出来,不满五杯,与一斤半的承诺相去甚远。也不计较,大家分匀了品尝,加上典型的苗家酸辣风味菜肴,个个喝得开心开胃,一脸的女儿红! 6、不买不给照 去苗寨的车上导游就关照,苗家青壮年一般都外出务工,留守的只有老人和孩子。在景点兜售小件物品和香纸的,也是老人和小孩,嘱咐老师们不买就别问。 到达景点,果如其言。裹头巾,背背篓的阿婆,佝身前行,如负重的蜗牛。小不点一脸菜色,两眼呆滞,跟着大人做买卖。提着骨雕牛头的小孩子拦道推销,5元钱两个,不贵,但并非人人喜欢需要。 还是有人抵不住小苗儿的殷勤,无奈地掏钱买下一对。 我在苗人洞出口见到几个摆地摊的小苗儿,六七岁的样子,刚读一年级吧,不见大人引领,独立经营。一个卖小木偶的男孩,戴一顶娃娃帽,与我四目相对时,一脸胆怯无辜。我拍照时也不躲闪。他的玩偶品种挺多,模样有趣,颜色鲜艳。我撺掇老婆买了五个,还引来一大帮游客照顾他的生意。 另一位幼儿老板,做生意还兼带小妹,他卖蒸熟了的红薯,二元一个,不二价,我出一元,他不卖。对面苗家妇女示意他出售,他颇踌躇了一会,极不情愿地卖与我一个,咬了一口,嗯,味道不错——不是味道好,实在饿极了。 最后遇到一个穿苗家服饰的小“点炮”,一脸稚气却两眼机灵,她用几块片石拼成一个柜台,上面铺一张纸,纸上放三个牛头。我想给她拍照,她说不买就不给拍,并迅速以手掩面,伏在柜台上,我只拍下她的头和手,还有那三个不会说话的牛头。 7、书与埙 去沈从文故居,我邂逅了梦寐以求的古老乐器埙,孩提时代,父亲也为我做过类似的玩具,铁泥巴做材料,农闲或饭余,父亲不休息,找来铁泥巴,替我们捏弄天合——那时我们都称它为天合。父母生养我们六个儿女,苦而不弃,个个都是心头肉。奔波辛劳,还偷闲给我们做些玩物。我对这种能吹出呜呜之声的乐器情有独钟。 去年北京游,迟疑间与埙失之交臂,留下遗憾。在湘西邂逅埙,暗下决心,非买下不可。一个苗家阿公开的乐器店里,挂的是葫芦丝,摆的是埙。我让阿公示范一下,他吹圆润悠扬。问价,140元。嫌贵没买,又有人催,不敢勾留。 出沈从文故居,即将告别,在故居书店,见到《沈从文精选集》一书,几个爱读的老师凑过去,其中还有我一个。见书上有几枚用作纪念的篆章,翻看目录,全是看过的沈文,仍然买下一本。还让人家店主再加盖一印。 得书如得荆州,其乐陶陶。 出了沈从文故居,再往崇德堂去的路上,又碰到一家乐器店,也卖埙,店主不在,守店的是一年轻人,大学生模样,让他示范演奏,他竟腼腆得双颊绯红,又推不脱,吹奏一首流行的曲子,那个拿来示范的埙米灰色,不卖。问瓦灰色卖品最低价,对方说60元。我求购心切,出50元买下。包装好后,又去追赶我们的旅行团。 买埙,我得到的是快乐,还有失而复得的童趣亲情。 8、一对情侣 玮带上相识半年的男友参加本次凤凰游,直到上车的时候我才知道。于是哀叹老朽的孤陋寡闻。 他们与我同车,真正第一眼见到小伙子时,我都有点醋意了,好个帅哥!英俊挺拔,阳光儒雅。就人才,比玮更出色,至于内在——我还不能妄下结论。 一上车,我就倚老卖老地旁敲侧击:好啊,你们携手同游,我竟然被蒙在鼓里,什么时候给喜酒喝啊? 大家都随声附和,玮两个都是过来人,一个锅要补,一个要补锅。面对我的调侃,毕竟没有思想准备,招架乏力。 我肯定,他们是幸福的。幸福就好! 有人就往大了说(好像是霞):人家这次是蜜月旅行哟! 这个妖精,是知道实情,还是捕风捉影? 不过,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情投意合屋檐下,谁不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呢! 后来我们曾同桌进餐,小伙挺殷勤,处处先人后己,还主动承担加饭添菜。我买了书和埙,不便携带,让玮帮忙,小伙就助人为乐,一袋而提之。毛遂自荐,做了大家的兔子(搬运工)。我天马行空,更多的时候赏景抓拍,脱队或滞后,只要与小伙碰到,他都亲切地喊我老师,把自己当学生辈,我挺受用,真的!玮能跟这样的好青年走到一起,比我得尝游凤凰之夙愿还要高兴。 9、现代版陈焕生献丑记 旅游接近尾声,13日晨在太和假日旅社退房结账,惊闻有人用店家洁白的毛巾擦皮鞋,店家按规定要罚款,校长还为当事人挣面子,说赚了我们的钱,罚款就免了。斡旋的结果是钱照罚,且一分不少。 罚得好! 我先还不敢相信有人如此下作,又如此地卑劣。太和旅店临沱江,又处背街,安静,卫生,舒适。店名有日本味,内设榻榻米。我还是第一次睡榻榻米呢!床上用品和毛巾浴巾一律洁白无瑕,可以闻到质朴的纯棉的馨香,干净得不敢沾染。一向择床而挑剔的我,在太和睡得香甜如饴。那是灵魂的港湾,幸福之温床。 打听价位,校准间仅收80元,这个价钱,在一线城市一线景点,连一张床位都别想买到,而凤凰天下独绝,却又便宜至此。 有人竟然敢用旅店洁白如新的毛巾揩肮脏不堪的皮鞋!我真是佩服,佩服得五体投地!21世纪,是消费时代和旅游时代,连暴发户都改弦易辙装斯文讲文明的时代,我们的老师,竟然做出如此悲劣的事! 我有幸忝列其中与之为伍,深感羞耻,无地自容。 事实上是有三个房,至少有三个人,他们中间有老师,还有家属。在凤凰丢人现眼——不!是整个旅行团70号男女老少在凤凰丢人现眼。 我问过导游,导游说最怕接待南方过来的暴发户,他们脾气大,语言粗,没想到这次把她擂倒的是咱们老师。 也难怪,原来50余人,为了把生意做大做强,回扣捞得多,拉夫凑数拼成两车70号人的大团,鱼目混杂,良莠不齐。难免露出马脚来。 凤凰游,这是无法抹去的污点。记录在案,以为前车之鉴。 ![]()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1/3/26 11:42:24
欢迎新朋友来守望沟通交流,文学路上,我们一起来守望。祝文字快乐,春天快乐,问好!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1/3/26 11:42:59
欢迎开通文集,以方便朋友间更好的沟通和交流,问候!
![]()
评论人夜半歌声 发布于 2011/3/30 21:28:21
有闲旅游,更有心写游记,乐观积极。慵懒倦怠,又感觉麻木,提不起笔来。
![]()
评论人守望散文小组 发布于 2011/3/31 17:06:54
[推荐]守望文学网2011年3月优秀散文作品集锦
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4&id=94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