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行走笔记>出逃

出逃
  作者:香奈儿 发表:2011/5/21 9:02:08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1901
  编辑按:很直白个性的文字。血脉与亲情的相连是永远割舍不了的,即使你不愿意,但还是做了。一个小山村演绎的家庭历史,如今还在延续着……赏析,问好。
  
  下了汽车,姐说,你看这天,和云是有层次的,在城里,只有雨后才有的景观。
  我说是。这是距城市70里外的山里,这是半个世纪之前,我的爷爷和奶奶出逃老家郑州后定居的处所。十年前,父亲病重时,拉了姐的手,说今后多去那里看看于我们恩重如山的房东老叔——他的老弟。当时房东老叔也在场,可我却是第一次见。
  所以以后的每年,姐都进山,尽管那里的交通十分不便。
  今年的国庆节,我和姐一起去。
  沉重而破败的汽车绝尘而去,待烟土散去,姐说,你看这天,和云是有层次的,伸手便触摸的到……
  之前打了电话,房东老叔很早就等在路边。下了车,一家人抢先提过随身携带的东西浩浩荡荡地进了院门。
  我一眼就看到了与新建的楼房不相协调的土坯的房舍,孤零零地停顿在石阶下端潮湿的地段,像一艘搁浅的破船,无力靠岸。姐说过,爷爷们的房子还保留着,所以我首先看到了它。
  喝茶、歇息。
  我出来,刚才对面还紧闭的双开门,突然在我与它的对视中打开了,像是等待我的检阅。我进去,看到一年青的女子正在忙着做饭,跟着进来的姐介绍,这里已做了房东老叔长子的厨房,干净整洁,一尘不染。
  房间的布局姐说没变,那时她也不过四五岁的样子,记忆也清醒着。想着不过二十多平米的样子,却在当年,住着爷爷奶奶,父亲和姑姑还有叔叔,那些稠密的日子想来一定拥挤。我没见过奶奶,她在我尚未出生时就因病故去。她的一张发黄的黑白照片被父亲保存着,照片上的她眉宇冷静,颇似大家里的舵手。据说当年我的爷爷畏她三分,而我的姑姑根本无法容忍她的冷酷,十岁时的一个凌晨逃离了她的视线,沿着来时的路,重新回到老家,跟着她的叔叔婶子一起过。父亲曾在病榻前给我口述过那段历史——父亲十四岁之前做了牛馆,十四岁那年也逃离了奶奶,进了市区正在招工的纺织厂做学徒——我是十九岁那年从父母身边出逃的,比父亲当年晚了四年。那个小小年纪出逃的真正原因后来我才知晓,我父亲说,你奶奶那时爱交际。父亲说得含蓄,在姑那里得到印证,是奶奶当年出落的漂亮,所以生活地有些“暧昧”。父亲与姑姑对奶奶的反叛,以身体的出逃为证。只有叔叔留在她的身边。后来父亲在城里和母亲组成了家庭,姑姑在郑州和一位军人相爱并结婚,我的姑父复员后在市公安机关工作,在局领导的岗位上退休。我姑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说到她的母亲,在她眼里,我没有看到怀念的光彩,倒是婶婶像母亲一样的温暖填补了她所有的记忆。
  在那个穷乡僻壤,我的爷爷奶奶在田地里播种,收割,稳定着迁徙后的生活。我的被爷爷奶奶宠爱的叔叔,当兵三年,在一次探亲中没有归队,做了逃兵。因为这段历史,文革中,我家险些遭遇不幸。后来他做了人家的上门后婿,直到五年前,卒于自家的土坑上。他一生不曾生育,收养的一子,为他送终。他的葬礼轻薄而凝重,我的泪随着送葬的队伍流了一路。我叔叔的出逃,是把自己置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生没有幸福可言。
  奶奶的遗体葬在后山上,崇山峻岭之下,清翠欲滴的山林包裹了她。之后,爷爷回到老家,这所房子的顶端开始吸纳草或是麦田的种子,把落寞和荒芜留给了房东。直到八十年代初他在姑的身边故去,我姐和叔的养子将奶奶的尸骨送回老家,与爷爷合葬,他们开始重新修渡未了的情缘。
  在这个后来可能修补过的茅庐里,我想像着家庭成员生活运行的轨迹——爷爷盘腿坐在炕上“叭哒叭哒”的吸烟声,奶奶做针线活时针脚间发出的“丝丝”声,我父亲回家扔掉羊鞭或是牛鞭喊着“我饿了”声,我姑姑帮着做家务不小心磕碰了哪里的哭喊声,还有小叔哄她和声音,此刻好像都在我的臆想里复苏着,屋里也全是他们生活着的痕迹,地面上脚丈量过的和空间手触摸过的。我有些伤感。这些留有我先祖呼吸过的尘埃里,如今已在他人的记忆中沉睡了,不是因了我们的到来,或许就长眠于此,永不被惊扰。我们远及他乡,沿着各自的轨道过着平凡的生活,来这里只是为了父亲的遗愿还有母亲的心愿,祭奠和缅怀久远的历史和历史遗留下来的乡亲们。可是,除了那只残败而无法靠岸的小船,我的意识里又有哪些值得珍藏的轮廓停泊,并在其中活跃?对这里我是完全陌生的,包括父亲之外的那些亲人们。
  我继续向外走,我想了解我的先辈开垦的道路延伸到哪里?
  这是段被村村通道路硬化遗忘的地方,路是勉强可行一辆公交车的宽度,被高粱杆或玉米杆铺垫着,裸露的地方,多少留有牲畜们污秽的痕迹。路婉延着,伸向更远的山里。路口有晒暖的人,老人,女人还有乱跑的孩子。
  天很蓝,和云是有层次的。那些慢慢游动的絮状物体,就悬浮在我的头顶。远处能看到笨拙的牛羊还有山水间被人工侍奉成长的雁和鹅们绰约的影子。
  我姐曾幻想,有一排平房,在山水之间,耕耘劳作,然后养了鸡鸭,过怡然自得的日子。我说这些停留在憧憬中最美,现实却很糟。姐承认。
  可如若我一直生长在这里会如何?姐笑说,至少孩子一大堆吧。我对接下去的设想是恐惧的,我不敢。但如果没有父亲当年的出逃,我或者就心安理得地过着这样的生活。我对自己成为另外的女人而感到恐慌。我满足于当下我的生存状态。
  所以我感谢我的父亲,他当初的出逃,仅仅是于家庭,或者说是于奶奶的缘故的话,那么从现实的角度讲,他同时也拯救了我们。农村的现状仍不容乐观,贫困者每月接受政府二十元低保金的事实足以透析出农民当前的生活水准。
  个体的力量无法改变农村的困境,自然条件的制约注定了中国农民若干年后也难以走出贫穷和寂寞,城市永远是他们的想往。所以,在老叔的儿媳诉说村里很多女孩休学回家后仍然支持女儿继续高中学业时,我有点激动,我甚至不断地强调,两个孩子将来必须离开山里,这是做父母的责任。我以为离开这里才能有更好地生存空间,人的生命会因价值的体现而有意义。这里的农村,虽然是广阔天地,却并没有真正适合知识和文化生长和发展的土壤,也不会给年轻人一双高飞的翅膀。
  这个地方天很蓝,山也很青,却不能挽留住年轻人向城市挺进的脚步。他们散落在城市暄嚣的缝隙中,用身体的力量换回生存的资本,扶持着乡下父老乡亲的日子。
  这样贫瘠的山里,除了老人对故土的留恋和坚守,还能唤回多少年轻人的回望和驻足!我倒希望一代代的新人逃出去,割让一块块的土地,而使土地在他人手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播种收割自动化,回过头,再让这些没有土地的人城市化地消费这些土地的成果。
  我对这里没有太深的印象所以也不会倾刻间生出太多的感情,除了我祖辈短暂的停留过,再也找不出值得我深深敬仰和怀念的成份。
  四个小时蜗牛一样过去了,我不停地咳嗽,流鼻涕。此前我一直感冒,进了山又受了些凉,加重了。姐很不安,说不该让我一同来的。其实来了并没有遗憾,它会让我感到生命进程中原始行为对今天生活发生强烈变化而派生出的另外的意义,这才是值得留存和回味的。
  我回望着汽车尾气释放的烟尘,看着送行的老叔一家逐渐矮小的影子,心里竟有些微的酸涩。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再次进山缅怀的机会,这些由于迁徙或出逃而遗落下来的我父母的恩人们,是不是会一直徘徊在我的视觉里,我本以为上一代的故事不会演变在我的影像里,可现在我突然意识到我与他们精神上的难以割舍,就像一副长长的链条,他们是起初的那环,而我就在中央,我逃不出后来无数的环节。
  
分享:
责任编辑:然野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