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恰似一场鸿门宴
![]() 2011年11月29日,李仁港导演执导的电影《鸿门宴》正式开席,11月上映的国产影片都很狗血,中国人民在神棍节当天举国失恋一个星期后跟随杨门女将“保护太君”去西天取经,在狗血的11月即将过完之前亲赴李仁港的鸿门宴,归来满头狗血。 关于李仁港导演,我想用他的三部片子说话,《黑侠》、《星月童话》和《阿虎》。这三部片子能体现他硬朗又不乏柔情的导演风格,就像项羽那厚重的铠甲里包裹的火热的心。李仁港导演擅长动作场面和人物刻画,他所导演的电影在细节方面处理得很好。然而过于注重细节就是矫枉过正,细节过多又不能大刀阔斧的剪辑是导致整部电影狗血的根本原因,《鸿门宴》中近乎完美的动作场面一如舍生取义的虞姬,慷慨赴死无力回天。《鸿门宴》片长135分钟,有近35分钟的内容是多余的,包括片头和片尾午马领着的一帮小帅哥,他们起到的是一个什么作用呢?难道只是为了引出张良来讲故事吗?一个太傅对当年的事情丝毫不知又何从教育皇族后裔,就算脑袋像壁虎尾巴那样砍掉还能长恐怕也不够吧。而那装玉玺的巧夺天工的盒子出现在秦末又是多么不现实,我知道导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衬托那玉玺的珍贵,大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意思,但是取材于历史,是否应该尊重一下历史呢?那些不锈钢的酒杯架我就不说啥了,在李导的电影里深深的感受到五千年文明的浩瀚,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啧啧,李导是推动中国冶金行业发展的源动力。 《鸿门宴》良好的运用了电脑特技,整部片子气势磅礴,再现咸阳盛况,但是运用人海战术估计没人比得了老谋子,不知《鸿门宴》花了多少钱,群众演员少导致兵荒马乱干戈四起大难临头大敌当前的氛围没有营造好,如果能把《满城尽带黄金甲》那种演员阵容搬上来,《鸿门宴》可以直冲好莱坞了。 在演员上李导是费了一番心机的,当红小生冯少峰版的项羽帅得昏天黑地又不失半点霸气,张涵予演的张良足智多谋,黄秋生版的范增老谋深算。当然,没有绿叶谁来衬托红花,没有败笔的可惜哪有圆满的欣喜,没有面瘫的演员又怎能对比出那些生动而鲜活的面容。影片头号败笔就是面瘫版刘邦,某些天王级演员唱歌跑调也就算了,普通话说不标准也就算了,起码你演戏要像回事啊,看到这个刘邦,我好怀念《最爱》里满口土得掉渣的方言的郭富城啊,一样是天王,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在内心入戏的同时,表情要更入戏。《鸿门宴》里面刘邦好像对虞姬有意思,不过与冯绍峰版的项羽相比,黎明版的刘邦与刘亦菲版的虞姬是那样的般配,面瘫就是要跟面瘫在一起的,这才是完美的结局嘛。也许有项羽的地方就一定要有虞姬,所以李导才在戏里安排了虞姬,可惜,刘亦菲版的虞姬就是一卖琵琶的,我要是项羽碰上这样的虞姬那我跳乌江死了算了。而安志杰版的韩信整个就一势利小人,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得到我要的,TMD,有评论说安志杰版韩信霸气外露,我勒个去,整个一霸气侧露。韩信是神马人?他是兵仙、是战神、是国士无双,“韩生高才跨一世,刘项存存亡翻手耳”,他要什么呀?啧啧,安志杰还是比较适合演偶像剧,历史剧题材太厚重了,不是谁都能背负得起的。《鸿门宴》最大的一个败笔就是没饭吃,不知道是不是全体工作人员在后台吃完了,因为鸿门宴没饭吃,樊哙咬掉了自己的手指头;因为鸿门宴没饭吃,樊哙都瘦得跟陈小春似的了。 李导的《鸿门宴》的估计是想借鸿门宴这回事来问问观众到底是项羽赢了还是刘邦赢了,项羽失去了天下,刘邦做了汉高祖;项羽带着虞姬从容赴死,刘邦在猜疑和暗算中终老;一代西楚霸王“力拨山兮气盖世”,汉高祖刘邦落得小人之名。而片中两个操盘手张良和范增棋逢对手,一盘旗在最后才见出分晓,而天下那么大,历史那么绵长,究竟谁输谁赢呢?输了失去了什么?赢的又得到了什么?“业成功立总悲壮,遍山枯骨叹茫苍。”洋鬼子的电影《相约星期二》中说“你想要的是巧克力圣代,而你需要的是面包,拂去外表的尘埃,你就看到了生活的真谛。”李导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但是他怕有人看不懂,所以没有过多的剪辑,但是原本看得懂的人憋了两个小时的尿完完整整的看完了片子,而原本看不懂的人因为要上厕所错过了影片最精彩的部分。 人生恰似一场鸿门宴,出来混就没打算活着回去,你可以像项羽那样装B装到底,也可以像刘邦那样先装孙子后装B,前者短,后者软,如果觉着不满意,那就活给自己。 ![]()
评论人光光 发布于 2011/12/1 16:15:48
近年来,这样胡编乱造拍历史的所谓大片一个接一个,看了也白看,不看也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