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散记人生>祭母文

祭母文
  作者:春田草 发表:2008/6/17 11:51:32 等级:4 状态: 阅读:3077
  编辑按:愿逝者天堂愉快!原活者珍惜生命!
  在我们这里,家里长者辞世后,除了请法师设坛超度亡灵外,还要开家祭,在祭奠仪式上,往往请当地有点文化之人当主祭,主祭要念事先写好的祭文。祭文主要写逝者的人生往事,多用铺陈手法细细数来。念祭文时,逝者家里的三亲六眷均要跪着聆听。在我们这主要用桂柳话来念祭文,语调时高时低,念到动情处,孝男孝女们哀号连连。在我们这,一堂丧事中留给人映像最深的部分就是家祭,尤其是祭文的精彩与否更是人们最喜欢评论的。下面这篇小文就是一篇代人写的祭母文。逝者曾为童养媳,结婚又离婚,离婚再结婚,人生颇算坎坷。文中姓名、年月,地名均以XX代替。语言表述带有方言。
                                    祭母文
  公元X年农历X年X月X日之良宵,阳上孝男XXX,孝媳XXX,孝孙XXX,孝曾孙XXX,孝女XXX,丝麻婿XXX,孝XXX……阖家五服孝眷人等,谨以三牲酒礼,香楮炮竹,五荤五素,清酌不腆之仪,致祭于公元新逝耋寿慈母X老孺人之灵柩前,泣而言曰:
  呜呼!年关至,冷风寒,凄风惨惨过关山。冷雨凄风催人泪,恰遇今日是大寒,萱堂雪冷千滴泪,泪洒湘山竹已斑。人生世,草一秋,几度欢乐几多愁。八十年华如春梦,生平一世如蜉蝣,撒手空归冥路去,人间恩爱也都丢。儿痛母,女想妈,阴阳隔断也无法。眼看年关快到了,叫儿哪里去寻妈。一年辛苦望团聚,哪料桌前缺了妈,菜无味,饭不香,儿孙堂上泪汪汪。以往过年多欢喜,谁料今年不见娘,母子之情今已杳,只见后园菜在黄。妈呀!儿痛心,孩儿未报母深恩,育儿养女千般苦,万担功劳似海深。今撒手,往西归,祭奠娘亲血泪推(桂柳话,流的意思),案上空陈三献礼,将母生平诉一回:
  听人讲,我母亲XXXX年里生,少小跟随外祖母,苦爬苦累度光阴,因为家贫无所奈,一十五岁就结婚,旧社会那时期,我母作为童养媳,于归X门X父,两小无猜共度日。XXXX年间成婚配,年轻夫妇配佳期。X岁X月生男XX,我母有儿心欢喜,慈母拿当掌上珍。谁预料,命不争,父母当时缺感情,虽是夫妻难共枕,X年就把手分(前面所述是逝者的第一次婚姻)。离婚后,我阿妈来到XXX,与阿爸(此处以再婚后生的儿子口气来写)结配偶,寒梅重开二度花。
  我哥那时才三岁,跟着伯父过生涯,可怜我哥还恁小,母子就离分。时光快,XX春,我的大姐就出生,虽然生来是个女,父母视为掌上珍。一年过,一年来,XX年冬二姐到人间,姊妹两人膝前绕,两朵红花同样开。几年内,我的哥,跟随伯父过生活,因为家贫衣食少,我娘心里惦着哥。XX年间接到此(指逝者改嫁地)。同吃同住同生活。时光快,XX年来,荆树枝头花又开,三姐又出世,我妈心里也宽怀。日里出工娘辛苦,晚归抱女笑颜开。时易过,花又开,不孝子XXX出世,X门后继有人来,承先啟后香不断。我娘心里好宽怀。人口众,母操心,又要出工又带人(指照看小孩),起早贪黑娘辛苦,含辛絮苦为儿忙。姐弟从此慢长大,又得送进校园门,学点知识懂道理,走出社会好为人。慢慢过,慢慢熬,省吃俭用过日关。几度年华容易过,成人长大母㤝心欢。又到了XXX年春,我哥已到结婚龄,男大当婚女当嫁,我娘一度又操心,访得X处X门女,来同我哥建家庭。虽然婚事从简办,阿妈为子也操心。同年间,XXX就出世,我娘膝下就添孙。XX后,喜事连,XX姐结良缘,于归X门联秦晋,家贫莫怪少妆奁。XX年添孙XX,花也红来月也圆,当年XX姐又出嫁,于归匹配X家门。虽是简单来嫁女,我娘也是为女来操心。
  兄弟分家是常事,树大开杈自古兴,XX年那一春,兄弟二人把家分,不孝子,访得X氏女,同年成婚配,就是那年冬月到,XX孙女来出生,接着XX生XX,线看堂前五个孙。园内鲜花接开放,又到XX年XX生XX,XX年XX又出生,兰桂腾芳福满门。喜事连,悲又生,XX年间祸降临。九月飞霜椿树倒,我爸一命就归阴,娘镜破,子失亲,撒手西归丢我们,从此一别千古恨,你叫孩儿去哪寻。母哭夫君儿哭父,一堂血泪洒椿庭,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望断肠人。儿女喊天天不应,我娘哭地地不灵。枕上鸳鸯缺了伴,天公怎样这无情。呜呼,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也流不尽子心愁。是这样,也无法,只得设奠祭阿爸,亲友寒门来吊唁,椿庭里内戴白花,劳邻里,累六亲,且将严父送山林。事过孩儿慢慢谢,隔江挑土慢填情。XX年,堂上又添孙,孙儿出世慰婆心,还有长孙结婚事,时间太紧讲不清。XX年间造房子,一家大小住安宁,望老母享高龄,眼观盛世几宽心。娘在高堂享福泰,百年春景照萱庭。和谐社会生活好,一切不用娘操心。讵不料,命不争,我娘无福看曾孙。年关快到祸临门。XX那天妈得病,只觉胃痛未安宁,儿辈认为无大事,照样工作做事情,电话通知我大姐,叫她回来看母亲,大姐刚好得感冒,也未及时回转门,料不到,事突然,中午时<
分享:
责任编辑:褦襶子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凤栖桐 发布于 2008/6/19 9:39:02  
很像我们这里的哭灵。假孝子唱吟的歌词和这个很相似,看来各地都是相同的,中国表达哀意往往有化哀为喜的做法,但是悲哀之情总能感到,唉
评论人漂泊自由的阿杰 发布于 2008/6/17 13:59:41  
这样的祭文,虽然用句朴素,却结合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本土特色,常常让人动容!人的一生,就这样被盖棺论定了。喜也罢,悲也罢,不过匆匆数十载。
评论人米田 发布于 2010/10/6 22:38:28  
充满了民俗风情!我的故乡也有,却没有写得这般令人动容的.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