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笔匠
![]() 前些天,我在家里做卫生,从抽屉的旮旯里竟找出二十多只笔来,这些都是在工作中历年积攒下来的。除了四五只钢笔和圆珠笔,都是时下流行的中性笔,现在这些造型各异的笔倒成了“鸡肋”,留之无用弃之可惜。取舍之间,我不由想起小学同桌“小笔匠”来,假如当年他拥有这些笔,该有多高兴! 小学四年级那年秋天,班上转来一名男生。老师介绍说:新同学姓毕……,话音未落,一向爱饶舌的同桌贺美丽立马举手问道:毛笔的笔吗?随即故作惊讶地说:嗬,好大一支毛笔!我们先是一楞,继而哄堂大笑。仔细看看,还真像!毕同学身材瘦长,下肢生长速度明显超过上身,一套窄小的秋装紧紧箍住身子,上露胳膊下露腿,一头乱发蓬蓬松松遮住了双耳。难怪贺美丽有如此联想!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毕同学不但不显尴尬,反而在大家的笑声中双手背后,眼珠上翻,梗着脖子晃动脑袋,做了一个毛笔书写的动作,加上他独特的形象,立刻有了强烈的喜剧效果,同学们顿时笑得前俯后仰。老师绷着脸正准备批评贺美丽呢,见此情形也卟哧笑了。 我们课桌凳都是长条形,每张课桌四个人,我和贺美丽王铁柱是班上的"大块头″,享受三人一桌特殊待遇,现在多了个同学,老师只好委屈我们了,安排毕小江坐到贺美丽旁边位置上。贺美丽呢,对毕小江持强烈的排斥态度,原本坐在靠走道一端的她,极不情愿向里挪了一下,只腾出一拃多宽的地方,一只手捂着鼻子,还时不时用手掌在鼻子下扇扇。毕同学半个屁股挂在板凳上,课本文具缩在课桌的一角,全身僵硬,目不斜视,坐在课桌另一端的我都能感到他难受。当然,这些都逃不过老师的眼睛,大概是为了避免对抗升级,临下课时,又把毕同学调到我旁边靠墙壁的位置上。毕同学如得赦免令,抓过书包哧溜一下窜过来,坐下之后长吁一口气,扭头冲我友好一笑。我瞟他课本一眼,封面上歪歪斜斜写着:毕小江。 第二节数学课,毕小江就成为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老师不准他用铅笔做作业,他只好拿出钢笔来,但没有写两个字,又受到老师斥责,原来他的墨水里掺了水,写出的字只有淡淡的痕迹,极难辨认。看到毕小江手足无措的窘态,我连忙挤出几滴墨水给他。下课后我问他怎么没带墨水?他一脸凄然,告诉我说,他父母半年前遇车祸身亡,现在来靠姥姥生活,姥姥家也不富裕,找姥姥要墨水钱他张不开口。他不幸的遭遇,令我顿生怜悯之心。 难怪贺美丽捂鼻子,毕小江身上确有一种异味,说不清是身体的汗味还是衣服的霉味。这点还能忍受,最烦的是他在课桌下没完没了地鼓捣着一些旧钢笔,窸窸窣窣的声音,老是让我走神。由于他座位靠近墙角,位置隐蔽,老师很难发现异样。每次下课,老师刚走出教室,他就亟不可待从课桌底下拿出两个装过注射液的硬纸盒,啪地摆在桌上,里面全是钢笔小零件,笔舌啦笔尖啦笔帽儿等等。这个时候王铁柱总是夸张地吆喝一声:出摊儿了!毕小江大概觉得王铁柱的嘲讽是在给自己“捧场子”,所以并不在乎,伸胳膊撸袖子,俨然一副修理师傅的架势,不过,“师傅”的样子有些不雅,由于条件简陋,他没有镊子钳子小起子之类的工具,牙齿就兼具了这些工具的功能,因此,他牙齿、嘴唇和脸上总是洗不净的墨渍,整个儿一个“大花脸”。不少同学们围过来,先是瞧热闹,渐渐有人拿出钢笔请他修理。说来也怪,经他一番鼓捣,那些坏钢笔竟然“起死回生”!贺美丽刻薄地说:你叫啥毕小江,就叫小笔匠得啦。一时间,“小笔匠”名声不胫而走,其他班级也不时有人来找他修钢笔。 小笔匠并非义务修笔,要墨水做报酬,墨水论滴,根据修理的部位收取不同滴数的墨水。当时一瓶墨水虽然只需二角五分钱,但对一般家庭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大人们把墨水看得比较金贵,不让我们带到学校。如果在学校没墨水了,就要向同学借。借墨水论滴,等有了墨水,就按滴数归还。笔修好了,小笔匠就拿出一个小玻璃瓶,让人把墨水滴进里面,然后,小心翼翼用橡皮盖塞好。只有我知道,他是在用自己的劳动,尽力减轻姥姥的负担。 小笔匠并非所有人的笔都修理。王铁柱是班上唯一使用"英雄"牌钢笔的,这种名牌笔不是谁都用得起的。他笔筒破了,刚好小笔匠有个同样的笔筒,王铁柱软硬兼施,小笔匠就是不给他配上,后来王铁柱将"酬金"涨到半瓶墨水,小笔匠仍不为所动。王铁柱无奈,只好到街上詹记修理铺花了五毛钱配了个笔筒。小笔匠此举让我大惑不解,我惋惜地说,那半瓶墨水够你用好一阵子呢。小笔匠悄悄地对我说:王铁柱为人不地道,他借墨水给别人,墨水流到笔尖,刚成滴时他就轻轻抖动手腕,其实那只是一小滴,别人还的时候都是大滴呢,爱贪小便宜人最好不要理。听听,他不光犟,眼睛也贼呢。 小笔匠显然缺少精打细算的节约意识,班上有谁没了墨水,他打破借墨水论滴的惯例,慷慨拿出那个玻璃瓶,让人尽管汲取。别人还多还少也不计较,即使不还他也不讨要。正是因为这样,小笔匠尽管“生意兴隆”,但也经常遭遇“青黄不接”。我劝他多次,他总是说,都是同学,别人有难处就要伸手帮助。 学期快结束时,我和几个小伙伴办了转学手续,因为村里新建了小学。那天,告别了集镇小学,虽说心里有些不舍,但一路上我们还是很兴奋,毕竟今后上学再也不用起早摸黑走五六里山路了。转过小山岗,就是我们的村子,突然,身后传来呼喊声,我们转身看去,只见小笔匠满头大汗追了上来,他一把抓住我,气喘吁吁地说,我还欠你债呢。见我满脸疑惑,他说,第一天上数学课,你借给了我三滴墨水呀。我一下子想起来了,却禁不住笑了:你大老远追来,就是为了三滴墨水?小笔匠没有立即回话,从怀里掏出一瓶没启封的墨水塞进我的书包:说是用它还那三滴墨水也好,说它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也行,反正你千万不要推辞! 迎着小笔匠真挚的目光,我的眼睛湿润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