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的味道
![]()
三文鱼----------异国亡魂的味道
读陈河《女孩与三文鱼》 对鱼类我有着一种本能的喜爱,可能是我生活的城市远离海洋,鱼以稀为贵,也可能是鱼轻盈的游姿自古以来就是自由的象征,初看到《女孩与三文鱼》的题目,更多想到的是鱼的食用价值:三文鱼好象是一种大洋鱼类吧,味道鲜美,呵呵,我就知道吃!但读完小说之后,书中那浓郁的惆怅与感伤味道却使三文鱼如一枚子弹射入我心底,成为隐伤,因为那三文鱼的味道象极了在异国漂泊猝死的亡魂。那个数月飘浮在大西洋冰层上的小女孩虽然只是一个假想人物,但我们知道在她和她身后,那数不清的被吞噬的国人的亡魂就那象三文鱼,成为中国移民历史上的一种痛。 故事发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从杰西卡,一个华人小女孩的离奇失踪展开,顺着华人侦探马警官,这个寄予了作者思想考与情感人物的侦查线索发展,另一条线索是小女孩曾经的邻居留学生刘依娟的生活。通过马警官的不懈排查,刘依娟的男朋友周沸冰,一个有些怯懦,依赖性较强的大男孩进入了他的视线,通过那聪慧过人的小女孩一幅关于鱼的画,马警官终于将这个有些散漫但酷爱钓鱼的男孩锁定为主要的嫌犯。于是异国他乡留学生涯的苦与乐,小女孩案情的缓慢进展交织成两条线互相推动着故事走向了结尾:周沸冰在大洋上流着泪抛弃那小女孩的遗物,他被捕了。 鱼,是解开案情谜团的主要线索,也是作者深层思想思考与情感的主要线索,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三文鱼,“三文鱼是一种高纬度的冷水鱼类,有着十分奇特的生命循环。它们在离大洋几百几千公里远的淡水河流或湖泊孵化,生长一两年后游向大海。在太平洋和在大西洋的咸水中生活数年后长大成熟,然后又被深藏在其身体内的一种神秘基因催动,千里迢迢游回原栖息地。从大洋一进入淡水域,三文鱼便停止进食,凭着身体脂肪中储存的能量,成成群结队逆流而上,用十几天的时间克服洄游路上种种艰难险阻,洄游几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到达自己的出生地。在那些它们生活过的清澈溪水的砂砾河床上,产下成千上万的鱼子,然后就会死在故乡的河湾或溪流中,它们的尸体飘浮在河面上,等鱼卵孵化出小鱼,小鱼就会吃它们的尸肉长大。”(该段引自原文中周沸冰的一段话,请原谅我不加删节地引用,因为对于了解其人思想有重要意义),而小女孩生前一幅奇怪的人身鱼尾画最终的解释竟是预示了自己的命运:死后两个多月尸体孤零零漂泊在异国的寒冷水域。 小女孩的悲剧,周沸冰的悲剧刺痛着我的眼和心,我相信这决不仅是一个故事,每年那么多跨出国门的人中,有许多人就象那三文鱼一样,在准备洄游,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储备下后代就早早客死在他乡。但探讨这种移民的历史意义不是本文的话题,我们更多的是通过作者多年海外生活积累的经验,虚拟的这个故事,从一个特别的角度,我们体会到这些人在异国艰难扎根并被另一种文化融合的痛楚。 文中的真正主人公周沸冰,一个很普通的十八岁男孩子,象所有中国普通家庭,他的父母几乎用尽家产才为他争取了这样一个留学海外的机会,但是异国生存的艰难,学习的枯躁,对未来的不确定使这个男孩子一直渴望又拒绝着长大,通过他对女友的一番道白,我们知道幼年时候的经历使他十分敏感而且怯懦,这样一个男孩子,如果在国内,长大后虽然不一定成大才,也还不至于沦为罪犯,但他如一株草,或者如一尾鱼,在成长的关键转型时期被移植到了异乡,这个阶段,他要完成跨文化的融合,完成男孩到男人的飞跃,对他这样性格的男孩子,成长与跨越的双重要求突然间压在了他的身上,使他几乎不堪重负,在女友眼里,他没有上进心,没有责任心,其实他不是没有挣扎过:他试着用开车接送小姐的方式挣些钱争取自立,用打游戏的方式挽留与无拘童年的联系,用与女孩做爱的方式证明是个男人,但所有的这一切都进行得那么差强人意:他没有什么本事挣上足够的钱,他的学习成绩也一直不好,与女友的差距在增大,他在女友被房东太太,也就是杰西卡的母亲侮辱时,竟然没有出手相助,所有的成长痛变成了毁灭性的因素,他选择了报复,向深深刺激了他自尊的房东太太的女儿报复成了他最勇敢也最怯懦的表达。杰西卡把自己想象成一条鱼,其实周沸冰也一样,他们象所有的移民一一样,是游向另一条大洋的鱼,在异国的狂涛中最终没有洄游成功,只有任尸体漂流在他乡的水域,在想象中跨越山水阻隔,梦回美丽的家园,当然这家园不只是祖国,不只是童年,它是所有美好事物的象征。 在叙事中,作者在文章最后打破客观叙事的主调,用几个小节的特别处理使人物的内心活动与发展更可信,电影画面感也更强。这几个小节分别用了与女友的网络聊天记录、与母亲的电话通话监听记录,与小姐的汽车电话监听记录,这样直接的展示使人物的内心开掘更深入细致,形象也更丰满逼真,当然与前面周沸冰的若隐若现相比,现在这种处理就象是一种聚光灯的效果,这个一直躲避人群的男孩 ![]()
评论人褦襶子 发布于 2008/2/16 14:10:33
凡看书不被书所愚者为上。看书就应该象朋友这样思考!祝朋友多出佳作!
评论人飞飞儿 发布于 2008/2/19 10:03:57
谢谢站长的评论,我会经常来这里拜读学习的!
评论人鹤舞白沙 发布于 2008/6/6 0:49:42
不善写杂文的我,只好将就贴上一篇,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评论人光光 发布于 2008/6/6 14:45:12
很有哲理的故事啊,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喜欢!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08/6/6 21:12:22
面对一堵即将倒塌的墙迎而不避是愚蠢,但无限放大困境让自己丧失勇气就更不可取了!
评论人鹤舞白沙 发布于 2008/6/7 20:55:53
哈哈,贻笑于大方之家了!没有人支持这个论坛呢,我是一筹莫展啊!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08/6/7 22:11:00
呵呵,不用急,冷水泡茶慢慢来!
其实,可以先了解一下杂文的文体,介绍到论坛里来,大家好一起学习,有了沟通就好了! 问好!
评论人1351 发布于 2008/6/6 12:58:19
写的不错啊!支持!
评论人风啸马寒 发布于 2008/6/19 10:03:51
切磋切磋
评论人立群 发布于 2008/9/26 20:51:31
读后有悲痛感,三文鱼在中国叫大麻哈鱼,在日本叫三文鱼。
评论人米田 发布于 2010/10/6 22:25:25
我没有看过该小说,你的陈述让我真想看看.问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