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军平:秋天是一个大词
![]() 秋天说着说着就来到了,孩子们的暑假似乎还没过得尽兴,瞬间,就开学几天了。时不我待啊!似乎到了秋天,人们往往能够清醒地意识到时间的短促。 你看,立秋一到,一场霏霏小雨就下个不停,天地间忽然降了灼人的高温。可是,在人们还没尽情享受饱这舒适宜人的温度,紧接着又是一场连绵不断的秋雨,天地间忽然就感觉凉了起来。 夜晚,小巷的街头路灯下忽然少了许多谝闲纳凉的人们。城郊的夜晚,忽然安静起来,闯入耳膜的,尽是那些“唧唧”不息的蟋蟀声。在路边,在院子的墙角,在校园花园的草丛里,到处好像是它们喋喋不休的二重唱,秋的意味就似乎更加浓厚了。 白天,走出院子,走到郊野,只见天高云淡,四野清肃,先前的闷热一扫而光,清爽透明的清秋已经姗姗来迟。孩子们背着书包上学了,一向精短的衣裤变成了长袖长裤,不远处似乎还有蝉儿的余声,但这不过是强弩之末而已。不过,秋蝉的鸣声倒是有一番意味的,深深懂得古典文学的人们知道那是一个令人忧伤的意象。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嘶鸣似乎还在耳边,而此时,那些去了远处、抛家别业的学子们则一个个踏上了西去或者北去、南去、东去的列车,在声声汽笛的长鸣里做着深深地告别。 秋天是一个大词。带着忧伤、悲欢离合情绪的人们就消失在南来北往寒蝉凄切的鸣叫声里。秋天,似乎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不,向远处看吧,秋天的山愈来愈明朗,秋天的水愈来愈明净,秋天的风愈来愈凉爽,秋天的郊野愈来愈美丽,就连秋天的雨也似乎带着千种情、万种意。 秋天是一个大词。这个美好、亘古的大词里包含着成熟、悲伤与凋落,也包含着疏朗、明净与高远。不知是巧合还是冥冥中固有的情愫,秋天成了众多文人学士生发感慨的一个时节。 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苏东坡在一个清秋的季节,也是一个寥落的季节,一个失意的季节,带着对人生的茫然和疑惑在月夜下畅游赤壁,终得大彻大悟,随后写下了千古绝唱《赤壁赋》。经过秋的思索,诗人终于走出忧伤与迷茫,从而迈向达观和高远。 似乎也是这样一个季节,一代文豪欧阳修夜闻秋声而作《秋声赋》,感万物之寥落,抒人生之悲哀,得自我之超脱,令人感慨不尽。而一生颠沛流离的大诗人杜甫,则在夔州之地饱尝秋味。诗人面对清秋百感交集、写下千古登高第一首。“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样的诗句不知融合了诗人一生多少沧桑、多少悲慨。人生如秋啊! 秋天是一个大词。可是在那些达观的人们眼里,秋天却是一个红于二月花的美好季节。可以想象,秋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不亦是一幅壮美的画面吗?一生虽然也曾落魄失意潦倒的刘梦得,却也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情,他的心中,还能飞出一群白鹤,矫健的翅膀牵引着无边的诗情飞到那青碧的高空。而一代伟人毛泽东,却能满怀信心独立于橘子洲头,感慨万千,豪情万丈,问天下谁主沉浮? 秋天是一个大词,有山高路远、望尽南飞雁的惆怅,也有秋高气爽、瓜果怡人的欣慰;秋天是一个大词,有征途遥远、前途漫漫的迷茫,也有登高望远、满地黄花飘香的告慰;秋天是一个大词,让我们在秋的感怀中走向秋天般的成熟,让猎猎秋风带去自己的美好心愿,嘱咐他人,嘱咐亲友,嘱咐自己别忘了“天凉好个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