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桂花为谁开
![]() 今天早上,我起床时,秋阳已经洒满了整个庭院。在慵懒的阳光下我慵懒地伸伸腰,顺便来两个深呼吸。谁知,一股淡淡的幽香侵入鼻中,瞬间弥散在五脏六腑中。我的第一感觉告诉我,这是久违的桂花香。所有人苦苦期盼了三百六十个日夜的桂花,竟在昨夜寂寞地开花了。 闻香而寻迹,幽香源自于小院门口水沟边哪株桂树。走到树前,只见碧绿的伞状树冠中满是点点金黄,只不过还只是花骨朵罢。昨夜露水太重了,以至阳光满地时,花骨朵上的晨露依然未干。晶莹的露珠和着金黄的桂花在晨风中摇曳,一树的波光艳影,好不壮观。 可望眼四周,除了这一树的金黄外,并没有其它的树木,只有它身旁耸立着一座冰冷的高压线铁塔,旁边还是一条臭水沟。可想而知,在冰冷的静夜中,当这株桂树花开时,它是多么的寂寞啊!花开为了谁?幽香谁又知?唉!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八月十五桂花香”的现象好像已成了迟到的约会。而不守时者却恰是这桂花仙子。人们已经很少有机会体验那沐浴着桂花香边吃月饼边赏月的浪漫故事了。现在,桂花总是在中秋时节过后了好长一段日子,才在某一天夜里羞羞达达地开放,迟到的幽香已不能让人有一丝惊喜了,顶多是早上大家早上见面时互打一下招呼:“呵呵,好像桂花开了哦。”迟到者注定是要寂寞的,寂寞的桂花,你为了谁而开花啊! 从古到今,虽然赞美桂花的诗词有很多,比如宋朝时的吕之声的《桂花》诗这样写到: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秋,果若飘来天际香。清朝张云敖的《品桂》诗: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等等,不乏对桂花的溢美之词。但我说桂花却是寂寞的,其实也不无道理,且看唐朝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中的桂花不是寂寞与孤独的见证者吗?更有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东城桂》这首诗中写道:“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唉,桂花也寂寞啊! 小时候,听大人们讲吴刚伐桂的故事,故事的大概内容是:“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听完后心中觉得吴刚好了不起,他为了自己的追求而不断地努力着,尽管成功之日还有多远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可他一直在努力着。现在看来,可吴刚也还是幸运的,他寂寞时还可拿桂树来开刀,而桂树呢,只有寂寞地等待伤害罢了。寂寞还要受伤害,这是何等的雪上加霜。有时,我还会天真地想,月宫里那株经常受虐待的桂树会开花吗?如果开花,它寂寞吗? 寂寞的桂花,悄悄盛开于寂寞的夜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注定无人第一时间欣赏到它最动人的花开瞬间。寂寞的桂花为谁而开,桂花的寂寞谁人能知。 唉,桂花啊,谁叫你不再伴着中秋的明月而怒放呢?错过了花期是会寂寞的啊! ![]()
评论人飞飞儿 发布于 2008/10/6 12:19:15
寂寞开着的桂花,不是让你的心里香了一阵吗?这美丽的文字就是证明呀
评论人春田草 发布于 2008/10/6 20:48:51
百花有百味,俺只是看到那株桂花有点感触,编辑却给我套上了生不逢时的帽子。呵呵,俺写的时候绝对没有这想法,可谓仁者见仁也。感谢各位的捧场。
评论人山野粗人 发布于 2008/10/7 7:50:27
桂花迟开也许是一种寂寞的表现,可她寂寞吗?不,她不寂寞,寂寞的是作者,寂寞的作者是否有什么不如意的经历呀?
评论人光光 发布于 2008/10/6 20:08:42
近日常看到金灿灿的桂花洒落一地,香气四溢,路人闻到这香气的人都会为之一笑,好甜的桂花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