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的婚联
![]() 迎亲的花车在门外一个劲地响着喇叭,司机按喇叭的兴奋劲好像是他自己结婚一样。男方家负责接新娘的押礼公也在房间外多次彬彬有礼地催促着老郭:“亲家啊,你看该让孩子动身了吧。都下午三点了,男方家还要等着新娘子进门好开始喜宴啊。”每催促老郭一次,男方来迎亲的小伙子们就会起哄起来:“呵呵,催什么催啊,人家还没对上对子呢?再催人家不让女儿嫁了,你就让你家小翠嫁给王小泉哦。” 房间内,以老郭为中心六七个脑袋趴在一堆,全神贯注地盯着桌子上那张红纸。每个人嘴里都叨着烟,每只烟都差不多烧到海绵嘴了,但上面还有一大截烟灰死也不肯跌落。烟雾在他们头上缭绕,房间内怎么看怎么像是火灾现场了。烟雾中,老郭紧握一只毛竹,不时用笔蘸蘸墨汁,想在红纸上落笔却又在犹豫。他不时转头环视旁边的几个脑袋,似乎是想从他们口中听到点什么。旁边的人脸上都显露着一种无奈的表情,老郭只好长叹一声:“算了,就贴无字对认输吧。” 今天是老郭嫁女的佳期。女儿的嫁妆早就准备停当,此时,女儿正在跟母亲及家中的其他长辈辞行。女儿已是哭得雨带梨花了,见老郭出来就过来向他辞行。老郭只好摸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塞给女儿。“娃儿,好好上路吧,到婆家要多孝敬公婆,别给人家说咱老郭家的不是。”女儿带着哭腔答应着。 本来今天应该是高兴的,可老郭心里老是窝着一股火。同时也后悔不该弄个什么对对子的事情出来。唉,要怪就怪自己在男方家来商定迎亲日期时,自己一时兴起就出了这么个主意。现在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有苦说不出来了。 原来,老郭的女儿要嫁的地方叫桐甲屯,老郭呢,住在一个叫坡玉屯的地方。老郭平时喜欢读点书,字也还写得可以。平时屯里有个红白喜事的,他总是到场帮忙写写对联,久而久之,他也算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文化人了。恰好,那天来商量婚期的桐甲人中,也有一个跟他有同样爱好的人。酒桌上,两人聊上了对联,深感对联这东西差不多给人们遗忘了。对联后继无人啊。聊到酒醉时,老郭一拍对方肩膀说:“兄弟,既然咱们有缘相聚且都对对联感兴趣,那就让小女的婚事来个新鲜的吧!结婚兴半边对好像消失几十年了吧,这回咱们就来复回古。你们来迎亲时要在车子头上贴上联,由我们来对下联,咱们好好地切磋切磋一回。” 桐甲的人回到屯里后,几个爱好对联的老人们就聚在一起了,按约定的他们要想上联。上联想了几个,都还觉得不够理想。最后,留着几绺山羊胡子的老边在差点捋断他那几根老胡子之后蹦出了一句:“就用‘坡上蓝田栽碧玉’好了。”众人一阵推敲,还行哦。首尾两字坡和玉刚好就是新娘家坡玉屯的名字。“蓝田碧玉”恰好赞美对方养了个小家碧玉,又暗含“蓝田日暖玉生烟”之典故。于是在迎亲那天,桐甲人的迎亲车子头上就贴好了上联“坡上蓝田栽碧玉”到了老郭家。一路上,这辆奇特的迎亲车引来了众多人的围观。 迎亲车到后,老郭安排来迎亲的人用酒饭后。马上钻进了房中,和本屯的几个文化人聚在一起研究起来。可他们想来想去就是对不上来。因为这是一副嵌名对,上联嵌了“坡玉”两个字,下联就必须要对“桐甲”了,管它平仄对不对都应该这样了。可怎么对“蓝田碧玉”就让老郭他们为难了。去哪里找一个典故和它对上又能嵌上“桐甲”二字呢。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迎亲车返程了,车头上依然只是来时那个上联“坡上蓝田栽碧玉”在招摇着,下联则是一张空空的红纸。沿路看热闹的人大失所望。半副对子似乎是长足了桐甲人的面子。 看着迎亲车绝尘而去,“什么破对联嘛,没晓得你们自己对得上不”老郭一边嘟哝着一边把手中烟头往地上一摔,还不忘了狠狠踩上一脚。本来是应该随车去女婿家的,他也没有心情了。 ![]()
评论人江城云雨 发布于 2008/11/21 20:16:02
很生活哦!很有情趣的文字,喜欢!
评论人刁谗 发布于 2008/12/5 13:48:16
有来未必有往,何苦自寻烦恼?自古绝对甚多,也不差你一个。
评论人蕊寒香冷 发布于 2008/12/7 19:33:34
多少有点遗憾呢!真想看到绝妙的下联,可惜我也不会对对子,真该多学学了.
评论人金相玉质 发布于 2009/4/1 18:03:26
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