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味儿汆面
![]() 路过一家新开的快餐店,见到其窗口的招牌上写有“羊肉味儿汆面”,便迫不及待的闯了进去,似乎稍慢一点,那寻求多日美味就要立马溜走。在招呼服务员的时候,一种期待已久的淡淡的羊肉的膻香,已经让我不得不极力控制着就要流淌下来的口水。看到我情不自禁得几乎失态的举动,一旁的妻子便略带嘲讽地提醒道:“别太奢望了,到时候失望更大”。果不其然,妻子的话再次言中。当那碗羊肉味儿汆面端上来的时候,只是用鼻子轻轻的一嗅,便和往常一样令我沮丧到了极点,不甘心地尝了一口羊肉以后,便全然没有了食欲:“这叫什么东西,羊肉没有膻味不说,哪里还有用淀粉拿肉的道理……”。 如此垂涎羊肉味汆面,还得从孩时说起…… 能吃上一碗香气夺人的羊肉味儿汆面,对于孩童时的我来讲,如同过大年一般。在那个配给制的年代,像我这样生活在大杂院里的平头百姓,别说吃羊肉,就是想,一年也不敢想上几回。因为母亲那几年不吃猪肉,所以姥姥总要想尽办法去搞一点羊肉。东家兑、西家换,搞来的羊肉自然不够全家饱餐,于是姥姥就会做上一锅羊肉味儿汆面,让全家人都能沾光解馋。尽管那个时候我还很小,但对那经过葱花、味精、酱油拿捏过的羊肉的膻气,却有了终生的记忆。所以那个时候,总是盼着在母亲来看我的时候,“采购”回来的姥姥手中能有哪怕是一小块的羊肉,有了它,便有了热盼已久的淡淡羊肉的膻香…… 上学以后,在姥姥身边的时间少了,吃羊肉味儿汆面的机会反而多了起来。每到假期回到姥姥身边的时候,老人家总要精心地做上一大碗让我们解馋。老人家做面的时候很讲究;羊肉要尽可能的用羊腿上的,先切成细条,然后加上葱花、味精、酱油腌制待用。切羊肉条有个学问:既不能太宽厚,也不能细薄。否则羊肉不是火候不够出不来香味,就是火候大了老的嚼不动。因嫌买的切面不好吃,所以老人家腌好了羊肉后,要自己抻面条。姥姥抻面条不但麻利,而且抻出来粗细均匀、筋斗儿耐嚼。等面条煮到八成熟,再将腌好的羊肉倒进锅里,等到羊肉颜色由红变白,就可断火出锅。香气扑鼻。肉嫩面筋。着实要让我吃个肚歪儿。 上班以后,可以一个星期看望姥姥一次。这时的经济条件和物质条件都已经和配给时代不能同日而语。每到周末,姥姥就要做上几道像什么侉顿鱼、米粉肉之类的新从邻居那里学来的菜肴。随着老人家学会的新菜越来越多,我们对那碗羊肉味儿汆面也就越来越淡漠。即便是生日那天吃上一回,也不再有往日的狼吞虎咽。也开始抱怨起羊肉的膻气。虽然知道姥姥对我的行为有些怨气,但的确是没有让老人家的不满走到自己的心里去。“肚子里的油水大了嘛,谁还会稀罕那碗面”。身体越来越肥胖的我,也时常这样为自己开脱。 香港回归的那天,姥姥走了。带着对生命的留恋,带着对儿孙的惦念,永远的走了!擦干了绵绵的眼泪,安葬了操劳一生的姥姥。恍惚间觉得把一生的爱都留给了儿孙的姥姥,好像还带走了一样我怎么也想不出来的东西。直到来年我生日的那天夜里。忽然间看见姥姥端着一碗热气腾腾、膻香四溢的羊肉味儿汆面站在我面前,猛然惊醒的我顿然明白:姥姥还带走了那碗羊肉味儿汆面! 于是我便开始了寻找,只要见到有卖羊肉味儿汆面的饭馆,就要进去寻找那曾经拥有却被淡漠的味道。于是便有了屡次失望后的咆哮。徒劳之后,我不在寻找。他人的羊肉味儿汆面里,永远找不到姥姥用爱精心调制的味道,那曾经滋养了我但却被我淡漠的味道……。 擦抹掉悔恼的泪水,回味着姥姥的恩惠。就在老人家逝去九周年的祭日的那天夜里。我终于又吃上了姥姥亲手烹制的羊肉味儿汆面。那一夜我吃得很贪婪,慈爱的姥姥如同往日那样站在身边,安详地看着我,一边轻轻地摇动着蒲扇,一边擦去我额头的热汗。还不时地提醒我:“不要着急,当心烫着!锅里还有面……” 阳光透过窗纱照射进来,突然醒来的我,急促的扯拽着厚窗帘,试图让黑夜重现。“天别亮啊!再给我几分钟时间,也让我给姥姥盛上一碗她在天堂都舍不得吃上一口的羊肉味儿汆面……” 哽咽的我,任凭泪如雨,流淌心间……。 ![]()
评论人作者 发布于 2008/12/1 14:17:35
任岁月飘逝,却止不住那份存留于心底的思念,如果生命可以再次重来,相信你一定会更懂得珍惜!
问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