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散记人生>蒸馒头

蒸馒头
——过年专辑之腊月二十九
  作者:随风赏雨 发表:2009/1/25 12:21:36 等级:5 状态: 阅读:1876
  编辑按:学习了!
  
  腊月二十八发好的面,自然是用来蒸二十九的蒸馒头的。在我童年居住的大杂院内,从二十九的一大清早儿,家庭主妇们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蒸馒头”的运动。
  过去制作馒头、枣馒头、花卷、豆沙包等等面食,可是件讲究手艺的细活。
  用面肥作酵母发出来的面,因具有很强的酸性,所以在制作成品前,必须要经过揉碱中和这道工序,使发酵出来的面达到酸、碱适中的程度,这样蒸出来的成品,才雪白、可口,中看又中吃。所以说这个活细,就细在碱的用量上。多了,成品出来色黄、口感糟且苦涩;少了,成品不但口感酸且死性,全无发面的喧腾、柔软。所以说这馒头,在那时可是检验白案师傅水品的一大标准。
  老话中有一句叫“不争馒头蒸口气”,据说就是从这腊月二十九的蒸馒头说起的。
  过去人居住的大杂院,居室相邻、厨房相连。只要闻一闻飘荡在空气中的气味,就知道谁家的主厨正在忙着什么活计。如若从您家的蒸锅里传出浓烈的酸或碱的味道,不用揭锅就知道您蒸出的准是不中看也不中吃的货色。搁在平常的日子里,还能够将就。可在这腊月二十九这天,可是个极其晦气和丢面子的事情。按照老理儿,这天的馒头等成品,是要拿出一部份送给街坊四邻,有来年在这乡里乡亲间图个和睦、吉利的讲究的。老北京人好面子,这日子口要是蒸不好这馒头,那可真是给自己填堵。所以家庭主妇们,只有在平日里就要苦练内功,才能在这大年根儿给自己和家人挣足了面子,也就有了“不蒸馒头蒸口气”的誓言旦旦、也就有了腊月二十九蒸馒头的轰轰烈烈、也就让过年有了足足的一种味道……
  如今有了自发面粉,蒸馒头变成了随手即来的简单活计。而从大杂院走进楼房的人们,也少了邻里间的走动。这虽然让我们没有了丢面子的忧,但却添了过年乏味的愁。细想起来,只是我们在乏陈出新的自然法则面前,缺少了一份“去糟取精”的思考和心境,自然也就失去传承和乐趣……
  
  
分享:
责任编辑:漂泊自由的阿杰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刁谗 发布于 2009/1/27 9:02:11  
传统,在农村的某些地方还沿袭着.而在城里,继承最多的大概是放鞭炮吧.时时响,响震天,有时候让人感受不到年味,而是想到某些人的攀比和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