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散记人生>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
——过年专辑之年三十
  作者:随风赏雨 发表:2009/1/27 20:18:44 等级:4 状态: 阅读:2045
  编辑按:先生文章给我带来了很多民俗知识.
  
  年三十,又称除夕。有月末日尽之意。是中国人国春节最为重要的一天。按照旧理儿,一切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庆典诸如“祭祖、踩岁、供奉天地桌迎请诸神下界赐福”等等,几乎都集中在除夕夜举行。
  贴窗花、贴门神、贴对联是要在年三十的的白天进行的。当我们三口人回到父母家的时候,母亲已经把这一切都收拾停当。看到大门中央的斗大的“倒福字”,便打开话匣子和女儿讲起我曾经闹过的一个笑话:
  十八岁以前的春节,都是在姥姥家所在的大杂院中渡过的。那个时候年少、混沌,并没有留心过街坊四邻的屋门上到底贴过什么。等到18岁那年在奶奶家过年的时候,对左邻右舍家门上倒贴的福字甚为不解,到是奶奶“傻孙子,那是福倒(到)了的意思”的解释,让我增长了见识。
  “你说这个门神、福字、对联到底应该贴在什么地方?”
  母亲接过我的话茬问道。
  原来是母亲把对联和门神贴在了防盗们上,把“倒福字”贴到防盗门里面的二道门的做法,遭到了邻里的非议。
  “我认为您的贴法没有错,虽然现在住楼房的条件就是这样,但像他们那样让门神、对联、倒福字全挤在防盗们上的做法是错误的”。在农村,院门上只贴门神和对联,有影壁墙的,福字贴在影壁墙上,否则,“倒福字”则贴在正房的主门上,也有把对联和倒福字一起贴在正房主门上的做法,但,最为忌讳的扎堆在一起,或者是贴在厢房的门上……。
  “你说的没错,报纸上也是这么说的”母亲终于为自己的做法找到了文字上的佐证。
  “什么时候给压岁钱啊?”
  见我们没完没了地聊天,在一旁的女儿有些等得迫不及待了。
  “等着吧!离给压岁钱还早着呢,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做,等什么时候让你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那就离拿压岁钱不远了”
  “得了,别难为孩子,现在就给,后面什么祭祖、踩岁、供奉天地桌的事情,城里人不讲究了,咱也就不做了”
  母亲接过我的话继续到:
  “给完孩子钱,咱们就准备饭,这顿饭可难为人,真不知道搞点什么新鲜的玩意儿吃”
  “这些东西不是很好吗?年夜饭谱上。该有的都有了”
  走进厨房的我,看到条安上摆放好的鸡、鸭、鱼,便顺口应对着:
  “尽管现在吃的天天和过年一样,但这年夜饭,再怎么着,还就得是这个吃法,就像那春晚,再怎么觉得它没意思,可还是得看……”
  “还缺个丸子”“吉(鸡)庆有余(鱼)齐了,就差个‘团团圆圆’!”
  “我现在就窜丸子,赶紧做、赶紧吃,吃完饭,咱们好玩麻将”
  父亲一边说一边加入到年夜饭的烹制工作当中,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开始过这简单化的大年三十了。
  之所以说是简单化的大年三十,是因为这一夜还有很多现如今城里人不再讲究的讲究。
  譬如说祭祖;是一切活动的序曲,年夜饭开始之前,全家老幼必身着新装,焚香秉烛、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礼闭之后,年夜家宴正式开始,长辈入座上手席,晚辈则一次团团围坐周围,取“阖第团圆”之意。因为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所以事先准备好的菜肴可以不分荤素一起上来。丰盛的菜肴预示来年的丰衣足食、事业兴旺。席间,老少互相祝愿、兄弟间推杯换盏,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再譬如说“踩岁”,年夜饭后,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此刻,大人们聚在一起娱乐,等到午夜鞭炮声响起,齐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馅水饺,迎接诸神下界。礼成后,宣告新年来临,晚辈开始给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给未成年的孩子一一引进压岁钱。最后全家人吃上一顿被称之为“五更饺子、团圆饺子”的素馅儿饺子,年三十的庆典便宣告完成。
  因为母亲要打这一年一度的麻将,包饺子的工作也推迟到了初一。因为女儿的困顿,放鞭炮的热闹,也改期到初一的晚上。新年的钟声敲响之后,又是在女儿再三的要求下,我们和往年一样驱车回归自己的小巢,熬夜的习俗,自然是被省去。越来越简单的化的09年大年三十,也就在简单中成为了过去。
  
  
分享:
责任编辑:漂泊自由的阿杰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