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散记人生>破五

破五
——过年专辑之正月初五
  作者:随风赏雨 发表:2009/1/31 11:25:28 等级:4 状态: 阅读:1897
  编辑按:过了初五就要开始工作了.
  
  年过到初五,可以说是到了一开放日。之所以要这么说,是因为日前有关节中的一些禁忌,都要在今天给予破除。这也就是民俗中将这一天称为“破五”的缘由。
  由于从初一到初四,有不能扫地等等的禁忌,所以,等到了初五的黎明,人们便要告别床屉,开始一场浩浩荡荡的“大清扫”运动。这可有别于平时的大扫除:工作要从屋里开始,扫把要由里向外挥舞,同时鞭炮也要从屋里往屋外、边走边燃放,这样才能将寄居在灰垢、垃圾身上阴晦、贫穷一并清除,图一个新年的五谷丰登、安康阖顺的吉祥如意。在家中憋屈了多日的妇女们,也可以在这天花枝招展地迈出家门,游走在街坊四邻间送上自己的一封祝福。一个真正属于“全民”的春节,打今儿起,才刚刚开始了。
  忙活完了大扫除,就要为包“破五的饺子”的饺子做准备。北方人讲究,这破五的饺子,不但必须要自己动手做,而且在做的时候,要把寓意着“小人”和一切不如意的饺子馅儿一刀刀地用力剁,响动越大越能达到祛除“穷、恶”的目的。不仅如此,饺子一定要捏合死,不能留有开口、不能煮破,只有这样才能不给“小人、烦忧”以咸鱼翻身的机会。用具时髦话来形容我们的老祖宗:“实在是太‘有才了’”……。
  这天在包饺子的时候,有意将声响搞得响亮了许多。这到让一贯不骚扰邻里的老父亲大为不悦。老人家“不要为了防范小人而把自己变成小人”的语重心长,到是令我感慨万千:一生被“小人”所困扰的慈父,最终没能为了一己之利而随波于物欲横流的世俗。“心静鬼不找,自在贫中福”的家风,才是我必须的传承。
  正月初五被称之为“破五”,还有一种“送穷”的说法。传说姜太公封老婆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人们为了避穷神,于是把这天称为“破五”。唐代诗人姚合的“年年到此时,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诗句,描绘的就是这样的景象,如今在我国广大的农村,一直保留着在这一天“送穷、祭财神”的习俗。
  有关“送穷”,还有一种说法叫送“五穷”。“五穷”也叫“五鬼”是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民间有“凡此五鬼,为吾五患”之说,必须要把他们驱赶走。于是便有了人们在初五黎明到来之际便开始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的驱五鬼的做法。另外的一种说法是除夕夜祭祖是请祖先回家过年,到了初五要烧香,烧纸钱,恭送祖宗。此外,有的地方说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这天要燃放鞭炮庆祝财神过生日,意义在于把财神请进自家,保佑自家五谷丰登、财源滚滚等等。无论是那种说法还是那种做法,都是为了表达一个心愿:仰一方水土,保一生平安。
  如今相当一部份国人,简直是到了“谈穷色变”的地步。对钱的疯狂追逐,已经到了不管子孙后代生死的地步。即便如此,守着殷实的家底,还要在某些方面“穷字当头”。于是在正月初五这天,也就只记得是“送穷”了。
  
  
  
  
分享:
责任编辑:漂泊自由的阿杰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春田草 发布于 2009/2/1 11:04:49  
作者可能深谙“送穷”,才送出了如此精辟的文笔。 呵呵。真是一部年俗活字典了。
评论人春田草 发布于 2009/2/1 11:04:52  
作者可能深谙“送穷”,才送出了如此精辟的文笔。 呵呵。真是一部年俗活字典了。
评论人风飘何处 发布于 2009/2/2 22:02:45  
原来过年有这么多故事啊。 丰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