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制”作风
![]() 幽灵具备的它都具有,且有强大、旺盛的生命力,像南山不老松,以顽强的毅力矗立在岩缝中,抖动与众不同的苍翠,俯身傲视群雄。它从几千年的封建窠臼里蜕变而来,起初仅是一粒微小的种子,不曾想巧遇块龌龊的土壤,吸着别人唾弃的养料,自以为是靠过硬的能力取得地位与权力的魔杖,其实翻开成长史就不难发觉,不过是只狐假虎威的悍夫走卒罢了! 某些人不知是眼神不好,还是醉晕了头?竟然称呼人家“老大”,瞧那副得意的表情,只差架云梯登天揽月摘星星。“老大”是你叫的吗?你又是什么东西,不摸摸屁股,到底腥臭几分?以为这是江湖呀,嘴上一套义气就管用,严肃地告知你,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得用智慧的光芒审视身边的一切。光说是不行的,叫得好听最多留下个良好现象,若想进一步搭上称兄道弟的班车,你得有实际行动叫人家信服。誓言少点不关事,但你得有看家本领,拿出精心存置的银炮来,用吨位重的炮弹向目标轰去,那固若金汤的堡垒焉有不溃之理?如此,下次再称呼人家“老大”,定会扭过硕大的头颅来,报上“定心丸”似的微笑,你自垒的冰山雪景从此释怀,化着淙淙兴奋的溪水流向梦想庄园。 人家在极少数崇拜者那里颁发了“老大”依靠症,容留“小弟弟”们共患症。这些都是通过努力争来的,跨入荣誉殿堂一点不为过。说三道四者请住嘴,要有能力的话,自个去努力个来瞧瞧,那才是真本事!既然事实胜于雄辩,“混得好”,“有能耐”等等不别再小气啦,迎上前去,准备好户口簿过户给人家。 “老大症”不是人人皆可得到的,那就不会成为人羡人爱的香饽饽了。人家年纪稍轻点的,你要称他为长辈,叫“老子”是效果很理想的。你怕折寿,人家觉得增寿,跟唐僧肉一样,可以长生不老,什么“千年王八万年龟”比都不要比,简直不在同一级别上,混在一堆有失身份,影响圣洁的名誉。 岁数大点的,你不要乱叫,嘴巴扣紧些,大脑多生个弦,称呼错了有辱爵位。再说,激起生理的强烈反应,你可吃不了兜着走。其它先放放,人家不理你,明知是行礼当作没那回事,余光都不愿扫扫,老脸绷得与“蒙特丽莎”一样,现场就缺知名画师来捕捉灵感。此辈出炉,你最好叫他“爷爷”,当作神像供起来,弄个精致的龛放好,怀着崇敬、仰慕、严肃的心情去瞻拜。 称谓上属于虚的,与虚职一样,挂挂好看,并无实质性的权力。但到达一定的高度,弄个虚的也能满足虚荣心,否则,这么资深的人士面子上过不去,赤身空拳会被人耻笑。此类一般属退居二线的势力范围,较为传统有保障的一块“殖民地”。 “家长”的交椅上坐上后,屁股感觉稳当,他的喜怒哀乐开始转化,带上浓重的主观色彩,一切以他为中心,向他看齐,叫着服从命令的口令,挥着指挥棒,叫你向东就往东,叫你喝西北风就赶紧起鸡皮疙瘩打寒噤。 你办的事忘了,一下子慌乱的双腿迈错地方,迈进豪华大院,伸出愣愣的头朝里瞅,想窥出点什么来。这一下,你心里有底了,在坐的大多数是熟人,某某人的七大姨,某某人的八大妈,高某的外甥,孙某的内侄,陈某的嫡孙,沈某的挚友,杨某的同窗,董老板的千金,郝局长的公子哥,事情肯定好办得多!所谓的“家长制”,原来是把近亲属轮番放到岗位上,做回名符其实的家长,此乃惊奇一绝也! 都把脚下的那块地当作自留地,想种什么就播洒什么种子,杂粮种类一年比一年多,吸引营养的渠道大为改善,五谷丰登!不合口味的,觉得比幽灵还幽,那有吃大米舒畅!话又说回来了,这不时代不同嘛,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就不会落伍,无端生莫名的感慨来! ![]()
评论人行之书 发布于 2009/4/2 18:53:29
“家长制”的作风,要不得,应该给晚辈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问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