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的读者
|
闲读《小窗幽记》
![]() 《小窗幽记》,明代陈继儒辑著,与明代洪应明的《菜根谭》、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本必读书。 读《小窗幽记》可品出人生之味。其一味淡,人生之福莫如清静安逸,富贵功名、荣辱得失皆仿若过眼云烟,倒不如保持一颗淡泊之心,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笑看天边云卷云舒。其二味闲,“从冷视热,然后知热处之奔驰无益;从冗入闲,然后觉闲中之滋味最长。”全书整一个清静、清凉、清新的境界。 闲读《小窗幽记》,淡、闲、清三味透过历史的尘烟扑面而来。觅一清静时刻,一杯清茶,伴点音乐,仔细品味书中妙语,实为人生快慰之事。 一本好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心灵,我也不知道《小窗幽记》到底能不能列入好书的范围。《小窗幽记》把“醒”列为第一。其曰:“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何谓“醒”也?人世之“清凉散”何处寻也? 当今社会,有人说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有人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社会;有人说是一个人性与道德遭遇危机的社会;也有人说主流还是和谐社会。总之,如今的社会是五彩缤纷的,五光十色的。在它繁华与喧嚣的背后,少不了追名逐利,少不了蝇营苟且,少不了世态炎凉。在如此多元化的社会中,若不平心静气,多为不益。然而,平心静气绝非易事,安闲之境实难追求。一卷《小窗幽记》或能解你心中烦恼千丝。 以往,临睡前总喜欢看上个把章节的《三国演义》,每每都带着唏嘘与感叹入眠。“浪花淘尽英雄”之豪迈与“白发渔樵江渚上观月听风”悲与喜无时不在梦中萦绕。但看多了,看久了,书中的“英雄”也好,“歼雄”也罢,对我一点吸引力没有了。我不再唏嘘,悲与喜,只觉得那些都是常态,英雄是社会造就的,歼雄也是社会造就的,只要有社会,就会有英雄,没有英雄就没有歼雄。那些事,只能付入笑谈中了。 如今,睡前,喜欢翻阅《小窗幽记》,求得一丝清凉而入眠也。那书中上至先秦,下迄明末,包涵儒释道诸子百家的思想集粹,将人生哲理、世态炎凉、山川水月随性道来,让人内心空灵淡泊、清静无为,无梦而眠。由此始悟出,一本好书,就是一剂“清凉散”也。也再次体会到“书犹药也”这话的个中真味。 “书犹药也,可以医患”,悲观时,你可读励志之书。得意时,你读修身养性之书。“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危急之时,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就是对你最好的忠告。人生之患何其多也,患得也,患失乎?患于心来,患从书去也。 读书先养性,养好性再读书,这是我的真切感受。每晚,先读一两句受用之清言,再读点专业之书,效果还真的是好。 闲读《小窗幽记》,与君知:“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便不了。”唉! ![]()
评论人风飘何处 发布于 2009/6/7 21:04:51
越是浮躁,越该读书。用心读书,方能让人彻心安静。
![]()
评论人随风赏雨 发布于 2009/6/7 20:28:55
“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便不了”这句话,存在标点错误,应为: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便不了。意为:佛只是个善于了却俗尘的神仙,也是个善于了却执著的圣人。人虽然聪明,却不知该如何了却所有的烦恼,不知了却万事便是聪明;倘若心中尚有未放下的念头,那便是还未完全放下。 ...
![]() 读古文因各人断句习惯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见解。随风赏雨说的也有道理,书中的注释也有自己的角度。凭我的能力还分不清孰是孰非,或者思想根本就没有“是与非”。感谢随风赏雨的热情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