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随心,随笔,随遇
![]() 最近工作出了一些可大可小的状况,老板或许还因为别的困扰同时造访,嘴不累,心累,散步去了,所有的事情都到了总监身上。我再次体悟,老板不易为。 想一想,改革开放三十年,出了多少大企业家,出了多少伪君子真小人?又有多少是在监狱中度过晚年的?这些设问句都只是一个概数,让人震惊的是概述背后的方程式。原来所有的成功不成功其实都不重要,关键是看你,我有没有碰到一个不该碰到的奶酪。 提到此,势必不能错开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他讲得很深刻。我着重向那些对历史、对经济不甚了解的人,推荐。读一本商业史书比你看100本文学名著更具功能性。 大势很艰涩,很难懂,只好选择以此为撬点,谈谈日常见闻。 跟朋友谈个人工作状态与瓶颈,一年,黑灯瞎火地摸索一年,我的职业生涯开始出现第一个高原现象。当焦灼洋溢于表时,我去做心理年龄测试,早生了11年。不算沉沉暮霭,正值一个可以与时光相好的年纪。遂又谈起另一些琐碎,聊同龄人的混世法则,感叹人与人的差异,真的因造世时间先后而决定的吗? 当然,出生甚至出身是一个参数。但其中包涵的经验与经历却是两码事,在不能拿经验作方法论突围的事件中,经历是矢量素材。 有的懂得谁也教不了,教不会,该向谁学习,学习什么,学到哪里为止都是限于既定的逻辑内,难道你要非得托人指出你哪里错了,你该改了,你这样不行,才极不情愿地回过头来剽窃两眼吗? 我记得小学三年级有一次考数学,我很快做完了试卷,兴致勃勃地拿上讲台去问,老师,你看这道题我这样做对吗?他白了我一眼,你是在考试还是在上自习?当时学校设施落后,一、二、三年级都是挤在一间大教室上课,下面哄堂大笑,求学至今我都不能忘记这样一个细节,总在告诫自己,记住,考试的时候不能问老师对错。否则,从古至今科举八股殿试乡试所选出来便无状元榜眼探花之流。 也谈到了感情这一庸俗话题。朋友在数月前狠心结束了长达近十年的初恋,曾经她以为那必将是她的归宿,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但是当她真正把全部纳入具体生活的时候,发现了瑕疵、裂痕、代沟,有些是致命地不能逾越,她手刃了爱情。刚听到时,我内心闪过的一丝惊讶仅是因为像她这样朴实的女子也有如此刚烈,但是瞬间又全都明白了,所有发生的这些,充其量不过是观念问题,一份对待感情观念的态度。 生活中,珍惜感情并非就是如胶似漆地饥渴相向,那多像是蚕食。刻意在热烈之间空出一块自留地,供双方独立琢磨,谁又说这不是牵手走天涯的根基呢? 爱情是浪漫的,世间俗物本该就要还她原来的样子。爱情是素颜的,各路情种何必要她苦苦卸妆。爱情是随性的,聚时浓烈,散时随缘,你怎么就不网开一面,成其鱼水之欢? 珍惜的意思与努力维持也相去甚远。两个已毫无爱意的男女硬要为一个圆满的名义捆绑在一起,长夜漫漫可以凑合着了却了生理需要,可是心呢? 世间俗物,别让你的追求绑架了爱情。淡定,随缘,随心,随遇莫过于是她最高的礼遇。 而这些,又不仅仅限于对待感情。 想一想,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这样活着。我们在哪里可以选择不激动,不焦灼,不怨天尤人,不被彷徨覆盖。宁愿被理想颠覆,也不要做那个捅了马蜂窝后只会哭泣的小男孩。 跟总监在最近的谈话中避不开“担当”这个逻辑,在最艰难的时候坚持了别人认为不值得的东西,最后我们就是成功者了。需要勇气,要耐力,要无知无畏的野性力量,也更要远行的目光与从容地胸襟。 不知道老板散步到哪里,但我相信他会遇见自己。他本质上是个书生,才是做企业的人,书生在经历之后,往往就能沉淀了很多别人没有的东西,吸仙境气息,食人间烟火。但他不是公共知识分子。 也不知道熬过这一段艰辛之后会有哪些掌声在等我们,但是掌声和鲜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内心已经开始看得见一片宽阔的绿色平原,我们就是那逐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寻找草长莺飞,寻找自己的家。 山间谷内,竹林深处,民乐族舞,清静净青。 ![]()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09/11/24 22:07:52
看似随意的文字,实则有心。人生面面观,生活慢慢品,随缘,随遇,随境而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