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烈士,悟思悟得
![]() 曾数次踏进二七烈士纪念馆,此次再次瞻仰之行,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数次的参观使自己对二七烈士纪念馆的每样东西都快如数家珍,陌生是因为每次看到先辈们为了民族希望甘冒抛头颅,撒热血的极大危险,面对迫害大义凌然,视自己生命如草芥的大无畏精神所传递给我的感触都屡屡得到升华,不尽相同。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在悄悄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与精神导向。有时在想自己为什么对烈士们的英雄壮举情有独钟,这种莫名的钦佩与偏好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定位的导引,价值的体现与境界的吻合所造就的精神依托。 这种依托来源于生活,成于生活,却不止于生活。说实话,自己虽常常反思自我,但在这个较为普遍缺乏一定精神层面升华追求的氛围下,自己难免遭受世俗尘世的侵扰,从而滑向物欲的泥塘。也许这属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系的不够完善,也许这是作为社会人固有的缺点,也许是自身学习不足,思想境界有待进一步提升之故。不管缘由何起,只觉得每次二七烈士纪念馆的重温都会让人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业已浮躁的心平缓许多,正是有感于此,每每都会向身边的同学朋友推荐到二七烈士纪念馆一观。 记得第一次参观完毕,心中浮现的是二七革命发生始末以及施洋、林祥谦的就义壮举。此次参观,自己是以一名党员的身份瞻仰烈士,悟思悟得。参观之余,思索更多的是我党取得今天之成就实属不易,是无数革命先辈力挽狂澜才铸就今日太平盛世之基石,作为继承衣钵的我党后起之秀如何心持共和国的高尚信念为我党做出应有的贡献。 结合自身所见所思,比照二七革命烈士之举,结合大学生党员之实际,意觉当前部分学生党员存在如下不足: 一是部分学生党员政治信念根基不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业已建成,但并非固若金汤,我党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诸如腐败,行政效率不高等问题的影响以及西方国家一直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全面西式渗透的加剧都在强烈冲击大学生党员的心中信念。轻者,消磨大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认为上述诸事系我党普遍之实,其一力难为。虽据实有理,但其言甚劣。今日如若不帮助其解决学生党员成长过程中的疑惑和困惑,他日很难成为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负责任的优秀党员。重者,淡忘自己当时的入党誓言,以非建设性的无理质疑我党之种种,朝秦暮楚,其党性沦失,后果严重。 二是在相对的评价体系下,发展起点不尽相同,党员素质良莠不齐,而后又缺乏足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是具有强烈的入党愿望和优秀在校表现的就予以考虑和发展,其中“优”属相对之概念,何为优,此优彼不优皆是弹性之定夺,于是发展进来的党员就要全部统一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而这种境界并非一蹴而就所能达到,需要党组织持续引导和自身的不断学习。显然,市场经济的影响已使大学生这个群体注意力重点是实现自身利益的发展而无暇顾及自身的思想政治学习,其后果可想而知。 三是部分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体现不够。其中涉及到体现什么,为什么要体现,如何体现。体现什么即对应于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表现在那些方面;为什么体现即体现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意义何在;如何体现即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以何种方式能实现先进性的最优化以及发挥其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目前开展的争先创优活动对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体现指明了方向,也营造了先进性体现的土壤,进一步弥补了体现不够存在的缺陷。 四是部分大学生党员不善学习。没能达到胡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所说的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的这样一种要求。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精英,社会之支柱,国家之栋梁,肩负着一种崇高而又神圣的使命,故需要加强学习,不断强化自己的政治素养,夯实自己的文化底蕴,永葆党员的先进性,练就服务我党的有力资本,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党员更是青年中的精英,大学生党员的表现如何直接影响到青年对我党的认识和认可程度,做好大学生党员自身的应尽之务,做好我们对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
评论人时光尽头 发布于 2011/9/25 23:48:16
因此文杂文元素多于散文,顾转来杂文频道。问候作者,祝快乐!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1/9/25 23:55:28
欢迎来守望,祝文字快乐,问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