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杂说天下>群氓冲动的地震诗歌

群氓冲动的地震诗歌
  作者:梦亦非 发表:2008/9/8 13:09:50 等级:5 状态: 阅读:2185
  编辑按:作者批判性的反思,如露入心,醍醐灌顶。
  
                                               地震狂欢节
  
  一场继唐山大地震之后的汶川大地震,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答案是:是中国文艺界,尤其是中国诗歌界。
  感谢大地震!它终于让我们的诗坛再次变成大斗技场;感谢大地震!它终于让我们的诗歌再次进入众声合唱的“地震现实主义”时代;感谢大地震!终于可以让我们发泄被压抑已久的盲目的情绪。
  在中国诗歌界为主义、写作立场、利益冲突闹得乌烟障气、狼奔豕突、哭爹叫娘的时候,在大家以为中国诗歌已经“爆机”的时候,终于来了一场大地震,让诗人们空前地团结起来,一起写诗,一起搞朗诵会,一起出杂志,这可比办家家酒好玩,办家家酒没有道德成就感,而以“地震”为中心思想的诗歌活动则有让人冒眼泪花的道德感,哪怕这种道德感是多么的廉价。
  要知道,我们一直具有将大灾难当成狂欢节的传统!
  狂欢节序曲:写诗。会不会写诗不重要,写的是不是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会写“地震”或“灾难”这两个词,并且会分行就行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有评论家胆敢从诗技的角度来要求?还有评论家胆敢像指出皇帝的新衣的小孩子一样说真话?写吧,这是千载难逢的“同题诗”大竞技!是万古唯一的“临屏”大决战!没有地震,何来一片诗坛大和谐中的百舸争流?
  狂欢节开幕式:出抗震诗刊诗报。诗写出来了一定要发表,不发表?别说你抗震,就是抗星球大战也没人肯动尊笔的,所以诗人们加紧时间出增刊、出专辑,要一本一本的抗震诗传到……呃,不是前线,前线的救灾者与灾民都没心情读诗,所以……传到广场与书店吧,赚点小眼泪,赚点小银子,赚点道德感。感谢地震,终于让诗歌又获得了“救亡图存”的高尚,让诗歌又有效地成为了一种时髦的工具——难道努力成为工具不是我们诗歌的传统吗?“如果我们不去抗震/地震会把我们的诗集震落进地缝里/说:看,这就是不抗震的下场”这是当年田间写的诗吗?我会不会记错了?
  狂欢节高潮:朗诵会。诗人终于露面了,在隆隆的余震礼炮中衣冠楚楚地登场,请不要朗诵安魂曲,不要朗诵安慰生者的快乐歌谣,一定要悲惨,实在不行悲伤也行,将灾难大文字与声音中再重复发生一遍,这是诗歌最好的效果。要整得台下民众们眼泪狂飚,要眼泪让他们将口袋中的银子投入募捐箱。不是有某首诗让盛大感动而捐了600万吗?诗歌与诗会,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有用与价值。所以首都要诗朗诵、各省会也要诗朗诵、各地县市也要诗朗诵,中国新诗史上所有的诗朗诵加起来,都比不过抗震诗朗诵,这说明地震的威力多么伟大,至少于诗歌而言。朗诵会是个很好的东西,可以划分自己群体,一向不是自己圈子中的人,一定不要邀请,自己圈子中的人邀请不来,就要将之逐出山门!能写诗不写的、能参加朗诵会不参加的,就是敌人,对于我们的敌人,就打倒在地踏上一脚让他永世不得咸鱼翻身。
  狂欢节尾声:伪NGO。诗写了、发表了、朗诵了,这还不够,我们要把狂欢进行到底,于是领袖们登高一呼,号令天下,小圈子莫敢不从,“此坛是我开,此人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拿钱来,大洋、烟土、现金,支票,或转账我的账户,再拿去红十字会或灾区(嗯,灾区得想想,怕去了有与灾民抢粮的嫌疑)。有钱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钱场不捧人场也不捧?以后别在诗坛上混了。
  狂欢节,不狂欢的人就是异己分子!
  
                                             苍白无知的诗歌嘴脸
  
  但是,自始自终,我们缺少的正是“异己分子”,也许异己分子的旁观与思考,才能更好地看清“地震时期的诗歌”写作的本来面目,当然,只是“也许”。
  从一个异己分子的角度看过去,整个地震时间的诗歌写作极不严肃、极不称职,只不过是一场荒诞的闹剧:群氓冲动突然占领了思想与美学的至高点,从而漶漫为三流以下的诗歌文本!
  整个地震时期的诗歌,在文本上无一成功。
  这种文本上的失败表现为:
  没有提供新的诗歌发展的可能性。我们要谈某个时期的诗歌有没有贡献,首先关注的是这些诗学主张或诗歌文本有没有表现出某出倾向,这种倾向是否预示着未来的诗歌发展趋势。但纵观整个地震时期的诗歌,它们是散漫无章的,它们不能形成某种共识,所以未能在诗歌精神上带来某种崭新的或者改良的品质,也就不能提供未来诗歌发展的某种可能性。
  没有提供新的
分享:
责任编辑:向日葵的光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罗稀音 发布于 2008/9/8 23:14:41  
不赞同啊,赞歌是工具,批判也是工具,因为地震诗人的心沉寂太久了,无论是同情还是歌颂,总比麻木要好得多。
评论人倩理 发布于 2008/9/8 13:45:04  
赞同。欣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