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评论频道>文学评论>无知是奴役的第一步

无知是奴役的第一步
  作者:梦亦非 发表:2008/12/18 20:30:35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2624
  编辑按:从西欧的自由经济谈起,深化到中国的市场干预,条理清晰。
  
  似乎,一个城市自由的程度与它的商业成正比,在商业越发达的城市,自由越多,商业越落后的城市,自由越稀有。中世纪的欧洲也许证实了这一点,在享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一书中,他探讨了西欧在八九世纪因穆斯林的入侵和萨拉森人、诺曼人的入侵、骚扰而衰落,然后从十世纪十一世纪起,商业如何一点点地复兴,到了十二世纪后,商业如何如何带动城市的出现:商业在主教们的城堡附近形成集市,然后形成城市,城市中诞生了新的制度,政治自由如何开始萌芽。
  
  穆斯林对欧洲的推进要到八世纪才停止下来,因为它天生的反功利与反商业性,让9世纪的西欧商业消失,城市生活的痕迹也被剑与火抹去,在这种背景之下,主教们的权力像发酵面包一样不断膨胀,“在罗马帝国末期,尤其在墨洛温时代,主教对于城镇居民的权力越来越大。他们利用世俗社会的日益瓦解,接受或*越了权力,居民们尽量避免提出异议,国家对此不感兴趣……这时,已经如此广泛的主教权势变得无与伦比。”在没有商业的时代里,教权变成极端地专制。
  
  到了十一世纪,商业一点点地开始复苏,商业的复业是因为人口的增加,只有人口增加了,出现了“多余人”,才有可能出现长途旅行、冒险,商业就在这种迁移中发萌芽。有两个策源地,一个是欧洲南部的威尼斯和意大利,一个是佛兰德海岸。商业流通起来之后,因为交换的需要,在主教们的城堡附近出现市集,市场再成长为市镇,最后定型为城市。也就是说,因为商业利润触角的贪婪探伸和城堡的保护作用,在经过死寂的衰落之后,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出现了。
  
  自由也就随着城市出现。皮雷纳写道:“在城市出现之前,劳动是奴役性的;随着城市的出现,劳动成为自由的。”这种自由有两方面:一方面商人的身份是自由的(当然如何他们的主人找到他们,他们就不是自由的了);一方面城市中的劳动也是自由的(随着利润而变化)。“正如农业文明使农民成为通常处于奴隶地位的人一样,商业使人成为通常享有自由身份的人。”身份的自由还不足以让商人们满意,他们发明了城市成为“市民”阶层后,更进一步要求政治上的自由。他们要求特别法庭、治安、刑法、废除各种苛捐杂税,要求广泛的政治自治和地方自治。我把这种封建时代下的城市自由称为“前事实自由”,因为此时的这种“消极自由”不是当代意义上的自由主义的自由,也没有自由主义的理论提出。但它事实上成了“前事实上的自由”。
  
  为何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在西欧产生?在基督教的背景之下产生?这与自由主义的主体是资产阶级有着莫大关系,商人们不断与教权斗争并取得胜利,然后与王权、贵族斗争,在不断的胜利中他们成长为资本家,自由主义,也就开始萌芽了。自由主义之所以一直捍卫自由市场,就因为自由市场是自由主义赖起发萌的基础,也是自由主义赖以存在的架座,没有了自由市场,自由主义政治也就消失。这是哈耶克终其一生所要捍卫自由市场的主要原因,在他看来,对市场的计划意味着对自由市场的取消,然后带来政治上的奴役。
  
  而就中国而言,要从一个极权国家走向自由国家,自由市场是必经的之道,市场的改变会带来政治上的松动,自由的市场会造就自由的政治体制。但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这样认为,他们因为自身的经济泡沫的蒸发,而呼吁并乐于见到国家救市。殊不知,救市就是一种市场干涉,后面是价值、选择的干涉,让本来正在松动的政治形势之绳索再次收紧。
  
  无知是奴役的第一步,永远如此!
分享:
责任编辑:行之书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向日葵的光 发布于 2008/12/19 15:29:59  
在你的另外一篇文章中读到,“经济是处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当感性过头的时候,还是需要适当理性一下的。特别是在感性的功能还不那么健全的时候。
评论人向日葵的光 发布于 2008/12/19 15:35:06  
统治人的人生活得更幸福,还是被统治的人生活得更幸福?
评论人李袁坤 发布于 2009/1/8 11:06:21  
无知也是快乐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