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杂说天下>不读小说

不读小说
  作者:梦亦非 发表:2008/9/17 9:59:55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2137
  编辑按:“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养人”,读什么书,“养”什么人。想要了解一个人,从他读什么样的书就能窥见一斑。
  
  不知从何时起,我竟然认为读书不包括读期刊与小说。期刊是不能算入藏书的,这是藏书界的规矩,那么读书当然不能包括读期刊。而小说之所以未被我列入读书的范围,则自有一番歪理,哪怕这歪理也不能自圆其说。
  有的读者可能会猜想到,我之所以排斥小说,一定是因为我对小说期望太高和失望。没错,基本上是这个原因。我读小说年龄是在二十五岁以前,二十五岁以后便基本上不读小说,包括炒得震天价地响的杜拉斯的《情人》、韩少功的《马桥词典》之类,或者金庸池莉美女作家们恶俗的文字。
  在四大古典名著中,我最后读的是《西游记》,这部幻想小说读得我反胃,所有的故事都那么相似:遇到妖魔,降妖伏魔,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们无能为力的时候,观音大士太白金星之类的头面人物便从天而降手到擒来。越读到后面越没有新鲜感,模式化的故事情节,没有乐趣与智慧的结构。当然了,古典小说大多是这个样子。罢了罢了,从此不再读古典小说吧。翻译小说(我不懂外文,没读过外国小说,只读过一些翻译小说)呢?除了博尔赫斯那些玄想性质的东西与马尔克斯的魔幻性质的东西外,我从未对其他人的小说再读过第二遍。最糟糕的是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总在那超长的对巴黎的描写处断下来,真该死,读了三次都这样,没有勇气再读下去,从此对雨果的兴趣全消。巴尔扎克与托尔斯泰们的对事物的罗嗦也让我忍无可忍。现代一点的如卡夫卡萨特罗伯—格利叶,也让我难受,因为我十分不喜欢恶心呕吐或者平面,在我看来,他们的小说读了不但眼睛不舒服而且胃里也不舒服,更要不说收获了。我不是受虐狂,对翻译小说从此一概敬(鬼神)而远之。
  换到中国现当代小说来说,鲁迅的《故事新编》不错,里面那篇《铸剑》犹好,想象力非凡,三颗头颅在沸水里搏斗,呵呵有意思,这个故事很纯粹,没过多的负载。他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倒一般得很,还不如《孔乙已》,后者短短三几千字便成功地刻划了一个落魄文人的形象,极见功力。解放前的小说,也就鲁迅小说留下的印象好的点,最没意思的是钱钟书的《围城》,这是我迄今为止读过的名气最大却最名不副实的小说,写的极糟糕,一个白痴级的故事,一些模式的比喻比方。刚开始读时还能为他广为人知的幽默笑一笑,但这种比喻重复上十次以后我但笑不出来了,既不幽也不默。对名家,尤其是大学者的名作,大家常常不敢表露自己的看法,跟着别人说喜欢喜欢,好好好,真是可悲。至于八十年代以来的小说,有一段时间我挺喜欢,也读了不少,前几年没事干,找出余华马原们再重读一遍,却不是以前读的那样子,马原的故弄玄虚余华的干涩孙甘露的堆砌……以至于连他们的新作我也不读了,哪怕是余华那本叫好的《许三观卖血记》,我记得他的《鲜血梅花》刚出来时叫好声也不断。
  放眼看去,似乎无小说可读了。年轻时曾为张承志的《心灵史》《西省暗杀考》之类的小说激动过,现在看到伊斯兰教徒在世界制造的恐怖与血腥,也没有兴趣再读他的东西。贾平凹从《废都》起每况愈下,颇有贾郎才尽之相,《白夜》《土门》《高老庄》……一部比一部更烂。同样烂的还有二月河,他竟然说写小说是一件重体力活,你还能相信这种人写的东西?高产的中国作家基本上都是烂作家,不值得我去买他们的书读他们的书。而美女作家们除了卖弄小才华与露阴之外还能干什么?
  我知道我过于偏激了,但每当看到别人在读小说的时候,总自然地认为那是在消遣而不是在读书。这个偏见现在是改不掉的了。有时候以为读一本小说不如去玩一部电脑游戏,《轩辕剑》或《三角洲》等给我的东西远远超过小说给予的,更加刺激更加享受。记得小时候,家人是不许我读小说的,在他们看来,小说不是书。或者我现在的想法也与小时候受到的家人的影响有关吧。
  
  
  
分享:
责任编辑:向日葵的光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