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行走笔记>游九鲤湖日记

游九鲤湖日记
  作者:行之书 发表:2009/3/23 21:15:48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2703
  编辑按:匆匆一日,不仅仅放松了心情,也领略了别有一番景致的那个据说留有徐霞客和唐伯虎印迹的九鲤湖。
  
  从仙游到九鲤湖的将近一个小时里,大部分是在蜿蜒盘旋的山路上。初次坐于行驶山路的车内,有些新奇,又有些紧张。或许是听到或者看到的类似从山路滚下山的事故很多,总觉得自己随时都有可能“一命呜呼”,尤其是在每一个拐弯处,迎面开来另一辆体积差不多的车辆。然而,车并为因为我个人的恐惧而有所减速或不断地鸣喇叭,而是使劲地往上冲,时不时地来一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这种架势一点都不亚于玩摩天轮的刺激。
  
  就跟摩天轮再刺激也有停下的一刻一样,这辆行驶于山间的客车,终于找到了一块平地,然后顺利地着陆了,朝着我们的目标——九鲤湖前行。
  
  车到九鲤湖正大门的时候,太阳脱开了层层迷雾,爬上了正中央。饥肠辘辘的我们,环顾四周,除了零星的几户人家,找不到任何可以填饱肚子的饭馆,而直觉告诉我们往九鲤湖大门一进,里头定有山珍野味。于是我们勒紧裤腰带,摸摸钱袋,一张红色大钞换来两张可以找饭碗的门票和四张随时可能贡献给交通事业的十元。
  
  九鲤湖的大门很肃严,也很大气,让人觉得门内应该是一片游人络绎不绝、人声鼎沸的场面,但当我们选择从旁门左道进入后才发现,它第一眼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安静的湖,三个像船一样的亭子或者三艘像亭子一样的船,相隔十多米一致排开依偎在长有一排婀娜的柳树的岸边,一只白鹭从湖面上飞过,两只不懂得如何命名的、煽起翅膀有点优雅的鸟,在湖边的草丛中若隐若现。如此清净的景致,让人有些怀疑自己的视觉和听觉,虽说不喜欢每次旅游都是“人看人”的场面,但一个人都没有的旅游,恍如探险,或者有种上当的感觉。可“既来之则安之”,考虑不得许多,往有路的地方一直走下去,看个究竟。
  
  沿岸走下去,左边是成排的柳树,柳树的左边是拉长了的平静的湖。带着这种“风景在左,我在右”的雅致,走在弯曲的汉白石铺成的石阶上,犹如穿插于柳树间的音符,人突然变得轻飘飘。轻飘飘了一段,孰跟附近一家饭店的饭菜飘香混杂在一起,忽地一下从天空坠落到人间,顿时间,空空如也的肚子有犯起嘀咕。
  
  散发出饭菜飘香的饭店是在写有徐霞客《游九鲤湖日记》的宣传板正对面,从厨房叮叮咚咚的声响和一两口敞开的小窗口看到店内的人头攒动,依稀判断这里不仅饭菜不菲,而且已经“人满为饭”了。因此咽了下口水,用鼓舞性的言语对自己说:不饿、不饿!而后捂着肚子继续赶路。
  
  路在脚下有两条,一条是朝观瀑石,一条是朝东凤寨景区。面对选择时,我们几乎是同时做出决定,朝观瀑石的方向前行。
  
  沿着观瀑石的方向走着,湖的尽头逐渐清晰可见。湖的尽头是一块树立的石坝,不是很高,因为经年的缺水少雨,水流已不从坝上溢过,而是仿佛沙漏一样从湖底渗水下去。如此微弱的水流,难怪湖的下流,一块块石头都裸露了。望着干涸的湖的第一个下流,心情些许沉重,或许在“中国水周”里,这样的画面是应该被记忆的,于是我拿起了相机拍下了它。
  
  往观瀑石的方向要经过一座桥,一座石头砌成的拱桥,桥拱的幅度很大,这也正面了先前水流的湍急。桥有个很好听的名字——通仙桥,经过的人便通往仙界,或者已成神仙。走过这座桥,仙界忽然映入眼帘。一座寺庙,三个和尚,一匹白龙马,水流在经历干涸后,在这里有了些生机,呈现出溪水长流的画面,偶尔还有拍打石头的调皮。白龙马站在一块石头上,一动不动的,傍边放着一张椅子,一位老者坐着,莫非这又是另一种行为艺术。
  
  人们都是向往仙界的,原来看不到的游人都在这里汇合了,每个人脸色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抑或是汗流浃背后的喜悦。当然仙界不及这些,我们得在傍晚的最后一班车开走前,把仙界走一遭。
  
  我们在仙界走着的时候,路过一家面馆,停了下来,叫了碗面汤,面汤入肠胃,精神状态焕然一新。三步并作两步,沿着阶梯走下山。先是嘘嘘的声音,再着就是轰轰的声音,瀑布的身影越来越近了。
  
  我们走下山时,有人却气喘吁吁地上山。看来要到山谷观看瀑布,路还长着了。然而我们已经有足够的精力可以走下去,至于下去之后的再上来,那是之后的事情。
  
  走下山的时候,瀑布的影子透过树丛可以看清,可大部分的时间是被树林遮住的。要寻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还是得到山谷。幸运的是,山谷并不像那些上气不接下气的人给人的错觉那样很难到达。到达山谷的时候,已经有人在那里打牌、拍照、观瀑布。和大多数的他们一样,我也是第一次见到瀑布,于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攀过几块岩石,往它飞奔过去。临近的时候,水的雾气扑面而来,再靠近,水花溅起,从山顶落下的激流拍打水面,声音宏大,山谷的一切声响都被它所掩盖。
  
  靠近它的时候,我们疯狂地拍照,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也在那里驻留了很久。但我们总要离别的,有些不舍,所以在远去的时候又给它拍了一<
分享:
责任编辑:风飘何处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09/3/28 14:29:42  
“人满为饭了。因此咽了下口水,用鼓舞性的言语对自己说:不饿、不饿!而后捂着肚子继续赶路。”那一刻,是不是喝了风,才让自己不觉得饿?哈哈,这个选择很不错嘛。
评论人风飘何处 发布于 2009/3/23 21:46:23  
风行九鲤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