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狗眼中的文明
——从另一个角度讲述金山文明社区
![]() 我出生在农村的一户人家,在那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但童年还没过完就被当时主人的好朋友,也就是现在的主人带进了金山小区。那年仿佛是2007年,又或者是2008年,只记得那年的第一场雨比以往都来得早一些。当然雨不是为我的背景离乡而下的,而是为了浇灌这小区的一草一木,使它们显得更是生机盎然。 我的新生活在金山小区展开了,虽说是新生活,其实只是换了个新的生活环境,我的一些生活习性还是保持得很好的。比如,在农村我们有广大的田地可以随地“撒野”,在这里有美丽的草坪,但于我们没有两样,解手的时候,总能很快地找到一个所在,然后“顺势而下”,美其名曰“给花草施肥”。当然我们撒野的地方不止草坪的边边角角,即便是行人出入的过道,只要灵感一来,我们都会把持不住,紧接着在路边实行了“减负”政策。如果个别的阿猫阿狗这样也就罢了,关键是很多我的同类对于文明的理解就是那么的迟钝。因此,小区的领导开始对我们的主人进行“文明引导”,而我们的主人在经过言传身教之后,对我们进行了“狗的文明,我来维护”的宣传教育。他们对我们进行“文明洗礼”的第一步是在我们要“放肆”之前,在地上或草坪上放了个塑料袋。幸好这些塑料袋没影响到我们的免疫功能,不过说实在的,一开始还真有些不大习惯,我们的主人也觉得。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塑料袋,我们小区的卫生保持着很整洁。现在,我们想要“撒野”,没有塑料袋还真有点“撒”不起来,哎!不知不觉中自己竟成了一只爱讲卫生的小狗。 一只小狗爱讲卫生很好,但要做一只文明的小狗,这点显然是不够的。保持小区的安静,这一点就对我们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知道,我们的警戒性是很高,稍微有些风吹草动,我们就能感觉到。以前在农村,人们就是运用我们的这一特点来防贼防盗的,久而久之我们养成一种习惯,只要外面一有动静,我们就使劲地吠,一来吓跑小偷,二来喊醒主人。还别说,我们的这一技之长,在农村或者在一些社区还是挺管用的。然而,就跟人们喜欢说话一样,我们也想打打狗语。但至从进了金山小区之后,我们的这一技之长被埋没了,不要说小偷小摸,晚上深夜的时候,家家户户安安静静地休息,连个走动的人影都没有。这么安宁的社区,我的警惕性可以有所松懈了,我的主人说了,社区的安保工作做得很到位。这下,我可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只狗对着天空发呆。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成了一只安静的小狗,一只懂得按时看看天空、数数星星的小狗。 如果说以前人们很排斥我们的入住的话,那是因为我们不爱干净,还会喧嚣,那么现在我们的这些阻隔文明的藩篱被推开之后,他们很是欢迎我们的到来。您瞧,他们早晨在练健身操、打太极拳的时候有我们的身影,午后在草坪上自由杂耍、在中庭排练音乐、在活动室下象棋的时候,也有我们的身影,晚饭之后,在过道上散步、闲聊家常的时候有我们的身影。当然,在他们的身边,我们除了和邻居家的小母狗打情骂俏、围着主人或者小主人团团转外,没做些什么,但这种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正是我们想要,也是我们的主人和他的邻里们想要的。 狗的感悟:文明是一种习惯,文明是一个过程,文明需要你我的共同维护! ![]()
评论人漂泊自由的阿杰 发布于 2009/3/29 14:34:32
读了这篇文字,虽然视角和手法独特,但我不明白这是人类的悲哀还是狗的悲哀.文明是需要这样体现的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