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感情去祭奠亡者
![]() “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曾放言四字:“死便埋我”,这样豁达不羁的态度令死亡不再变得沉重。可如今,死去和活着的人却再也找不到这样的轻松了,办丧事成为了一个负担,使我们突然意识到“死不起”了,于是民间便有了这样一句调侃之言:“死不起,火化下葬一万几”。 说实话,这一万几的费用只是农村办丧事的一个平均数字,稍微往城市里走走,一万几恐怕只是一小块普通墓地的价格,都不敢细算,恐怕仅是酒席摆下来,都会高于这个数字。殡葬行业的暴利确实让人切齿,以至于有些地方的墓地价格高过了房价。就纳闷殡葬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怎么就越来越让老百姓感觉自己死不起了呢?就连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都没有撼动殡葬行业日进斗金的现状,但在百姓憋屈的同时,还有一点点宽慰,毕竟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我们也为拉动内需做了贡献。 殡葬费用是百姓无法承受之重,这一切都说是殡葬垄断造成的,可当私营的殡葬公司出现后,百姓们以为树立一个竞争对手会有价格博弈的局面,岂料我们面对的竟是一个价格联盟,或者等于又是一个更大的牟利陷阱,于是在家有丧事时,不可能比从前花的少,稍有不慎还会被殡葬公司的业务员忽悠,买上一块超豪华墓地,这一幕在影片《非诚勿扰》中就曾出现。 在面对丧葬形式时,百姓们的心理是矛盾的,因为几千年来的孔孟之道始终在影响着国人,“百行孝为先”这句话也是孝道文化中一直在弘扬的,这就是百姓的软肋,所以就老百姓来说,他们也不是很情愿去搞奢华的葬礼,但又不得不把葬礼搞得体面,究竟是什么在作怪呢?是面子,如果你在挑选墓地时去回避高价推销者的目光,那么你很有可能被鄙夷,说重一点,就会有人拿孝道来压你,使你不得不掏空荷包,去买脸上那薄薄的一层皮,周瑜打黄盖,没有人逼你,都是自愿的。在街坊邻居的眼里也是如此,丧事简办反而会被扣上不孝的帽子。 当然,改变观念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做到的,这需要引导,体现孝道不能在亲人逝去后用奢侈来衡量,你做的这些亡人根本看不到,都是做给活着的人来看,这没有意义。人无法选择逝去的时间,就无法左右后人们的行为,活着时对他好一些,比死后花万金办后事会更心安,这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活着的人去思考。 这里又牵出一个话题,如何让百姓接受一个新的殡葬形式?国外的殡葬形式很多,有些我们可以去借鉴,譬如树葬、草坪葬、鲜花葬等等,这样既环保,又不占用土地资源,还不会给活着的人增加负担。我们需要一个平民化的殡葬形式出现,不要在陵园分出三六九等的墓地价格,毕竟人都是好面子的,穷人也一样,互相攀比只能让垄断行业更加暴利,使穷人陷入一个被亡人拖垮的怪圈。 不要再用金钱去铺张,要用感情去祭奠,让逝去的人心静,让活着的人心安,形式其实根本不重要。有一个统计数字,从2004年到至今,殡葬业连续五年跻身国内十大暴利行业,且一度排名前三。这一数字说明了什么?我们无力去抗击殡葬业的暴利,但我们对亡人有另外的追思方式,如果你心里装着逝去的亲人,那陵园中豪华的混凝土建筑其实不如一束盛开的黄菊花。 ![]()
评论人风飘何处 发布于 2009/4/8 19:16:28
人死了,什么都得不到了,讲究那么多排场那么呢? 生前多孝顺吧!
评论人向日葵的光 发布于 2009/4/9 0:34:31
回归温情,回归人本。
评论人简单 发布于 2009/4/16 0:18:02
感谢大家的捧场,管理拧成一股绳,守望才会更好!
评论人行之书 发布于 2009/4/8 19:12:12
莫让孝心多了攀比的成分!问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