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家,隔了一扇门
![]() 家,在端午节来临之时,具有温馨而甜蜜的意义,尤其是对于那些新成立的“家”。组成这一个个新“家”的,有可能是我的朋友、同学或同事,我与他们之前玩得甚是开心。但至从她,嫁做他人妇;他,为她人夫之后,我与他们的往来不那么频繁、也不那么热络了。他们有了自己的家,而家门就摆在我的面前。不止于有形的家门,无形的家门也树立在彼此的心中。 从前的无话不说、从前的打打闹闹……因为他成了她的他,她成了他的她,而将去年夏天在环岛路骑单车的美好记忆全部锁在心房里,然后把钥匙丢掉。我一开始还不适应这种突然的转变,我总是天真地以为,我们永远都会是好朋友。的确,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只是话不多,见面次数渐少,相处时的场合选择在公共的所在、彼此眼神不再含情脉脉、距离保持在1.3公分以上……他与她的距离是产生美,我与她的距离是却为了成全他与她的美,我默然离开。 我并不想,我与他们有着怎样的相处,仅仅是回到过去,回到那个不会让我感动孤独寂寞的时光。然而,我苦苦地等待,他们渐行渐远,把背影留给了我,把正面留给了他或她。或许,该习惯去继续一个人的生活或适应两个人的生活。毕竟众人的欢闹最终都走向的是两个人的安宁。 一起欢乐的伙伴,似乎一起的相聚都是为了排除彼此的寂寞,直到被检验寂寞的排除不需要那么多人,只要两个人就足以排遣寂寞的时候,众人散了。后来,他们纷纷组成了小家,寂寞被关在门外,别人的喜怒哀乐,他们无动于衷;别人的辛酸苦辣,他们置若罔闻。世界,因一个小家的建立,多了几分生机,却也因一个小家的建立,自私地把孤独抛给另一个小家或者还没有家的人。 残酷的自由组合,冷漠的表情、男女的授受不亲,古代人的三从四德披上了二十一世纪的外衣。在这些虚虚实实面前,我的热情被打回,识时务地缩回自己的角落,谈起的事情也不再带有关怀的心态。他们成家了,我不想迫害他们的家,但他们给的我的错觉是,他们畏惧一切的“自由往来”,而我终于理解了,这也就一种生活状态,别人的家门始终是掩着的,没有特殊情况,谁也不会为谁开门,甚至一辈子关着门。 之于这样,那么我又何苦硬着头皮地去证实,世界是没有友谊不可超越的。我错了,我沉默了! ![]()
评论人风飘何处 发布于 2009/5/27 23:16:07
等你成家了,你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