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减压供水更可怕的是……
![]() 该来的终归是会来的,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说的这来者,便是鹭岛难得一遇的四天减压供水。正如,《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说的:我猜中了开头,但我没有猜中结局。我能想象传说中的9月18日夜晚11点之后的水流的“奄奄一息”,可万万没想到在我码字的9月17日傍晚7点,就出现了水“时断时续”的现象。 其实我在经过三家批量着水桶在卖的店面时,看到络绎不绝的“有人问津”,多少可以估摸减压供水已经变成了疯狂的储水。但我还不至于揣测人们的心理,就好比鲁迅先生说的“我向来不善于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所以我固执的以为事情应该是井然有序的。也许是我想得太好了,把人性的弱点过分地抬高了,要知道人都是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同时人的这些本性又是如此的趋同,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几乎不约而同地进货水桶来卖,而且哄抬了水桶的价格;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不多考虑四天后水桶的何去何从,一窝蜂地抢购;也不会,在还没到官方正式公布的减压供水的时候,“减压供水的现象”已经提前出现。这如同去年暴发的金融危机,温家宝总理关于危机说过:信心危机比金融危机更可怕。言外之意是,对危机的莫名恐慌比危机本身更可怕。鹭岛的这次减压供水,何尝不是一次危机呢?人们的举动何尝不说明了对缺水的恐惧。大多数人对危机的恐惧,竟造成了危机,危上加危。 水的珍贵性,好比自由流通对市场的重要性一样,只有经过的人才会更加深刻。因此,这一刻,恐慌也好,未雨绸缪也罢,这种心理造成的“心理危机”已经悄无声息地形成了,好比一条公路再宽畅总还是莫名其妙地堵车了一样,结果谁不肯让谁,只好让交通协管员去调节。不过这偌大的供水公路,“堵车”了,又有谁去指挥、去调控呢? 文字码到这里的时候,水压仍旧很弱,估计这个时候,很多人如我一样在做饭,或许已经在抱怨、或许已经一筹莫展、或者干脆扔下煮了三分熟的红烧肉准备下馆子,而这时候馆子里估计门庭若市,这个城市的饭馆有了从未有过的热闹。 由此可见,比减压供水更可怕的是,人们对减压供水带来的不利因素的提前恐惧而慌里慌张的有所作为——抢在水压还强的时候储水、选在临近减压供水的前天储水。抢水、储水这都是人在判断外界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而做出的本能反应,恰恰也是这种本能反应使危机,即减压供水现象,看上去比想象的更混乱。 人们的疯狂举动在可以预见的“灾难”或者“危机”面前,表现得像一匹挣脱了缰绳的野马,完全失去理智,有的只是冲动,有的只是从丛,即便此刻有权威的声音加以引导,局面也已经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鉴于人的本能,以及即将出现的减压供水,人们能做的是储水、逃离,至于哭爹喊娘,那到不必。毕竟这只是短短的四天减压供水(不是停水),相信如果人们不是过分恐慌的话,克服一下,艰难的四天就会很快过去;而如果是一味的恐慌,那迟早会由减压供水变为停水。 2009年9月17日20:07 ![]()
评论人风飘何处 发布于 2009/9/17 23:13:38
停水,对你来说,应该不陌生了。
评论人向日葵的光 发布于 2009/9/17 21:32:34
个人认为这样的惶恐大半来自信息占有不完全,对未知情况的不确定。政府在通告减压供水的时候应该做详细的说明,有责任消除群众的惶恐不安情绪。
![]()
评论人金石为开 发布于 2009/10/14 15:04:57
“我向来不善于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比减压供水更可怕的是人心的……,沿着这条线挖掘也许更有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