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书边小语>秋,冷了月光

秋,冷了月光
  作者:行之书 发表:2009/10/6 22:23:51 等级:4 状态: 阅读:2400
  编辑按:秋冷了月光,唤醒了一连串的记忆,关于孩提时的传说;关于中秋明月和思亲;关于爱情的若即若离。秋冷了月光,澄明了那颗纯洁的心,堪比那片月光,皎洁又平静。
  
  天凉
  一路斜斜的夕阳
  街道上景色被染黄
  画面很温暖
  开心的模样
  那笑声如一串铃铛
  故事里说书人语调很缓慢
  孩子们在台下轻轻唱
  那甜甜的过往
  我们一起尝
  满月让爱充满了想象
  秋冷了月光
  夜色很好看
  我们有梦一起讲
  弯弯的小巷
  祝福不能断
  团圆写在红纸上

  天微凉
  藤蔓攀上了老砖墙
  而风筝牵挂在屋檐上
  我把门带上
  你在我身旁
  手拉着手谁都不准放
  秋冷了月光
  夜色很好看
  我们许下了愿望
  在风中酝酿
  思念很漫长
  幸福是一种力量

  天微凉
  灯笼的剪影在摇晃
  小镇里屋内在透着光
  咿呀的木窗
  风轻推摇晃
  我们探头瞧见了月亮
  你叫我跟上
  脚步声放慢
  你说婵娟名字很浪漫
  ——《秋冷了月光》

  (1)
  熟悉的旋律响起,写曲的人已不在;充满着画面感的文字,可那画面会让人在几千年里古人惆怅过的地方继续惆怅。忽然喜欢上了这首歌,而后反复地听,或许是它的音律让人想起一些过往,或许是它的辞藻再现了某年某月某一天我们的淘气,又或者两者都是。

  (2)
  秋风萧瑟,从小巷子里穿过,带出来了孩提时的传说,喉的一声,想起当年抱紧床头的那一阵颤栗。今晚,秋风依旧,月光皎洁,透过稀疏的瓜藤,竟斗胆地与黑影面面相觑。

  (3)
  还停留在书写初秋的羞涩,不经意间走到了中秋。中秋,拣些简短的文字当是最佳选择,虽迎合不了“多事之秋”,但不必“画蛇添足”。不用去抒写,秋已经写满了诗意;不用去歌唱,秋已经滔滔不绝。

  (4)
  人道是:月是故乡明。是一种情怀,总是借助这一轮明月,思乡油然。人道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一种情结,总会在一年一度的佳节里,期盼着天伦之乐的淡然。思乡,思亲人,明明知道相思苦,能回的为何要远去?能抒发的为何要藏在心头难开?游子啊!亲人啊!几千年的呼唤,又有几人在应!

  (5)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曾几何时,月亮代表我的心,但你说月亮不牢靠,所以,关于爱情,你远离了月亮。月亮无动于衷,月光依然明媚动人,你愿爱情天长地久,缠缠绵绵,可人生不变的又剩几样。永恒,月光是永恒的,大海是永恒的——用海枯石烂来代表我们的爱情,兴许这只是一个美丽的秋天的童话。谁不想这一辈子过着童话般的生活呢?可常圆的月亮,少了些新鲜和期盼;常聚的亲朋好友,怎能体会“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痛楚。爱情,应该若即若离,合乎大道自然,合乎“阴晴圆缺”。

  (6)
  秋,天高气爽。万物昭然若揭,连月光也格外分明。定是那颗纯洁的心在作祟,不然绝不会抬头望月,不会窃窃私语,不会左顾右盼,不会家里长家里短的。定是那颗返璞归真的心在骚动,不然绝不会有那般的雅兴,不会有秋冷了月光的遐想,不会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7)
  秋,冷了月光,月色好美丽——冰清玉洁的,像出水芙蓉,像沐浴更衣后的少女。如此的良辰美景,怎叫人不思量、不思量呢?纵然醉卧沙场,倘使有这一轮明月,又何在乎兵戈铁马,何在乎江山谁主沉浮。
                                                                      
                                                                           ——2009年10月6日石头小镇
    
分享:
责任编辑:风飘何处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09/10/12 15:26:21  
秋,冷了月光,冷了岁月,冷了期盼,冷了绿意成荒。第7小节的末尾句的标点,感觉还有斟酌的必要哦。呵呵,个人感觉而已,问好。
评论人半雪芽 发布于 2010/1/17 1:03:17  
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