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散记人生>走亲戚

走亲戚
  作者:风外声 发表:2009/11/18 21:31:19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2604
  编辑按:由走亲戚的怀想引出一段岁月,一段美好的童年时光。质朴的文字,传递出一种真实的温暖,也是一份真情流露。
  
  这些年来,走亲戚的次数逐渐变少了,除了春节时到姥爷家坐坐,平常基本上没有什么走动。一则是一年之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了学校里,一则是面皮吃紧,总觉得这么大的人了,再跟随父辈到亲戚家是有一些难堪的。
  如今想来,有一些亲戚家的门槛甚至都不太记得了。倘使现在母亲要我到那几家稍微远一点的亲戚家去探望长辈,我就会很迟疑,并在心里捏把汗。然而,怎么说呢,静夜里枕在床头仰望天屋顶的木椽发呆的时候,我会莫名地很怀念以前的时光。那些时光像是冬日明媚的阳光下的雪一样,发散着晶莹的光芒,玲珑剔透。有时候,很喜欢一个人找一片寂静的角落静坐,任无涯的时间在我心海来回流转,徘徊,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最早的时候,是跟着爷爷到舅姥爷家。
  他家离我们这很远,就是在交通十分发达的今天,到那里去也得要个三十多分钟,可以想见那时候去就至少得花上一个晌午了。爷爷有很多次是步行去的。第一声鸡叫刚过,他就动身启程,只带上一两个硬窝头。一路上紧赶慢赶,总会在将近中午的时候到达县城,由于身上没几个钱儿,就只能望饭兴叹。找一个好心的生意人讨碗水喝,然后接着赶路。舅姥爷家在县城南边约略二十里处的一个村子里,幸好有别人踩出来的近路,便省下了不少气力。
  我一共去过舅姥爷家两次。第一次去的时候,我还不记事。听奶奶讲,爷爷跑遍了近半个村子才借来了一辆自行车,还再三向那一家人保证车子一定不会有损伤的。就这样,一辆瘦小的车子载着我们三个人缓缓上路了。至于第二次,我就印象非常深刻了,现在想来犹在眼前,触手可及。那一次,我们是赶着驴车去的。驴子和架子车皆是自家的东西,使用起来就很省心,心里也舒坦,不必向这个那个保证什么了。我们慢慢悠悠在路上走着,有说有笑。爷爷坐在驾驶的位置上抽着烟不怎么说话,烟圈被风吹散,刮过来直呛得我们呼吸困难。奶奶的眼睛总是盯着路两边的庄稼看,还不时发出或赞扬或贬损的感叹。她有时候大声说几句话,既像是在跟爷爷交谈,又像是说给我听的,爷爷光点头,而我就直发笑了。我站立在车子上,伸开双臂,仰望着天空。蔚蓝的天空,云朵奕奕,有轻风吹拂,偶尔也有成群的麻雀叽叽喳喳飞过。奶奶担心我会掉下去,一直拽我的衣角让我坐稳,而我总是不听话,非要站着。走了很久,天越来越热,我们都流了很多汗。终于在快要走到那个村子的时候,出现了一条小河,上面搭建着一座小桥。水很清澈,哗哗的流着,但又不是很急促。于是,我们停了下来,都下去洗了把脸,爷爷还牵着驴子让它饮了一通。驴子喝完水后,神情激越的样子,走起路来果然大大快于之前了。
  说也奇怪,我就只记得这些发生在路上的事情,至于之后到舅姥爷家里又怎么样了,我倒是记不起来了。这或许是所有人的通病,我们总是期待路上的故事,而那目的地的风景就黯然失色很多了。
  八岁正换牙,讨人厌的时候,和父亲去过一个姑姥姥家。那时自行车已经基本上普及乡村了,我们家里就有一辆凤凰牌的车子,很高大,骑起来自然很费劲儿。也是一段很长的路程,所以早早的我们就出发了。那天刚好是逆风,风很大,就是步行,尚且艰难,更不用说骑着一辆笨重的车子了。父亲很吃力地蹬着车子,身体向前曲,几乎与地面平行了。有时候上坡,上到一半左右,他实在蹬不动了,车子就快速地向下滑去,我吓得直喊叫。他也慌乱起来,急忙双脚着地,用力撑着使车子不倒下。车子安全地回到了坡下,只好推着上去。我们就这样骑一会儿,推一会儿的到达了那远方的亲戚家里。谁知姑姥姥家的人在地里面干活儿还没有回来,我们不知道他们家的地在什么地方,周围又没有熟识的人,便只好蹲在门口苦等。实在无聊,父亲要我和他下棋,可我当时只会下一种极其简单的只有孩子们才玩的棋。然而父亲也顾不了那许多了,于是我们便你来我往地摆了起来。这种棋本来就很难分出胜负,两边的人只要都好好下,不出现失误,就不会输掉。因此,那一局我们下了将近一个小时,但仍然没有结果。最后,父亲失去耐性了,故意走错了一步棋,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逼进了死角,结束了这艰难的势均力敌之战。临近中午的时候,亲戚们总算是回来了。父亲热情地与他们寒暄,我看清姑姥姥那时已经满头白发了,然而精神很矍铄,估计她的身体还很硬朗吧。那天中午吃了什么饭不记得了,但记得她家的水是咸的,我刚喝第一口的时候差点吐出来。姑姥姥说,她刚到这里的时候也很不适应,但时间长了就习惯了,现在喝起那些不淡不咸的水还觉得索然无味呢!
  姑姥姥已经去世了好些年了,因为我就只见过她一面,因此我对的所有印象只是满头的白发,沧桑的脸和矍铄的精神。下葬她的时候我正好在学校念书,家中只有父亲一个人去了。后来我很遗憾没能见上她最后一面,就总追着父亲问她的一些情况。他或许是由于不想再次陷入悲伤之中的缘故,便一直敷衍我几句了事。于是,姑姥姥的事情在我这里便永远渺茫了。
  再长大一些的时候,我和弟弟去姥爷家的次<
分享:
责任编辑:晚亭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随风赏雨 发布于 2009/11/21 21:45:46  
亲戚,能走就还是要走。亲情,必定是用什么也换不来的财富。问好风外声!
评论人风飘何处 发布于 2009/11/21 22:33:01  
物欲横流的年代,亲戚日渐疏远了。如果能保持联系,经常互相走一走,毫无物欲在内的话,那会是一种真实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