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
![]() (一) 瑶河收藏了大人的恐吓,也收藏了童年点点滴滴的快乐。小时候总喜欢和一群同样穿着花裤衩的伙伴,顶着夏日正午的烤晒,避开大人的视线,跃进清粼粼的瑶河。拾掇各式各样的贝壳、河螺,或者用自制的鱼竿钓鱼,抑或在水里如鸭子般嬉戏。一上午、一下午恍然间没了,披着斜阳蹦蹦跳跳回家。回去免不了被大人呵斥一番:“书就不好好读,整天跟野孩子似的,待会水鬼把你带了去”。一身湿漉漉的我们早消失得无影无踪,空气里回荡着大人的愤怒:“回来给你们好好算账。” 喧闹的城市里自然没有穿花裤衩奔跑的伙伴,也没有如镜子般清澈的瑶河水。只剩那无忧的笑颜、愤怒的呵斥在岁月流转、城市飘荡间生根、发芽,然后成长,在有月亮的晚上绽放。 (二) 没有看过琼瑶的小说,唯独记得她的电视剧《梅花三弄》(包括《梅花烙》《鬼丈夫》《水云间》。有评论道: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梅花三弄风波起。看人间多少故事,最销魂梅花三弄)。那时候铁牛还没有替代水牛,我们这些孩子每天还得帮大人放牛。一点钟开始连放一下午,为了不错过每一集,大中午我们饭也不吃跑去把牛放了,掐表奔回来看电视。边看边争论,有时候为一个情节吵得不可开交,惹得正在隔壁午休大婶总得无可奈何地哀叹:“你们啊你们,这电视怎么还没播完,这学怎么还没开……” 这样的痴迷与急迫,现在是怎么也不会有了。去影院看电影,被最纯洁无暇、最震撼人心等词迷惑,出来却耐不住失望。帅哥再怎么帅也比不上马景涛,美女再怎么美也赛不过陈德容,沉淀在心里的情节再怎么雷同也不粗俗。看《牡丹亭•慕色还魂》段总觉得似曾相识,原来《梅花烙》里也有这么一段“生相从,死相随,午时钟响,魂魄与你相会,天上人间,必时相聚……” (三) 电视毕竟是奢侈的。频道少得可怜,除了江西卫视和我们市台能正常播放,其他都是麻麻点点,重复的类似“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的广告看多了厌倦了。不看电视的时候,三五一群下棋。象棋、军旗、跳棋、飞行棋、五子棋。而下棋多是两个人的棋战,多个人的舌战。惹火了,在下棋的人气急败坏道:“这到底是谁在下棋啊?谁在下棋啊?”然后以高八度的嗓门扯:“不许叫了!” “马行日,象走田,炮隔山打,车走直线,将帅不出城,小卒一去不返乡。”我们玩棋没啥步法的,仅有的一点棋艺也是旁观来的,偶尔端着饭过来的大人也会指点下。有人一连输了几盘,旁观的人实在看不下去了,把台上的轰下去自己挂号挑战来了;有人输不起了,哭着嚷着把在一旁摇头晃脑听戏的大舅爷给搬来了。如今谈及这些,常胜将军们还是一脸坏笑:“当年你们可是欠我不少棋啊!”只是我们再也不下棋了。 (四) 每个乡都有自己的集市,隔三天一集。两边的街道,中间摆肉摊、鱼摊、杂货。两边则是从各地赶来的农民自家卖的蔬果。赶集是我们这些孩子最喜欢的事,看他们用被抚摸得光滑无比的秤称出柑橘、苹果、雪梨、山楂片、酸梅粉……会嘴馋、眼馋不得了,大人多不让去的,去了免不了要闹着买零食。看大人去了,我们后面偷偷跟着。 村子里的大婶在集市开了家杂货店。每次看我们三个在后面跟着,她总会叫进店里拿吃的,我们三就坐在那里饶有兴致地啃雪花冰棍、七个小龙人、小雨点、小浣熊。等妈回来她再招出我们在这里吃啥啥啥了。大街上妈也不好发火,给了钱来句:“回去给你们算账。”后来八岁,上小学了,不偷偷跟着大人了,不过借口买文具顺便带零食也是经常的。现在想想大婶是很有销售头脑的,她家的三层小洋楼,我们这些孩子都为它添过砖加过瓦的,见了我们还乐呵呵的偷笑。 ![]()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0/11/1 11:02:30
[分享]守望文学网10月优秀散文作品集锦
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4&Id=8655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1/3/1 12:08:35
[公告]守望3周岁了
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20&Id=9340
感谢一路陪伴守望成长的朋友们!有你们的见证和不离不弃,守望文学网将会更加美好!
与同道者携手,共铸心灵安放之所,书写不老的纯真与美好……
在时光的这头,在时光的那头,守望。
评论人割风子 发布于 2010/10/11 18:50:33
我们的大半灵魂被童年的记忆喂饱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