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散记人生>毕业合影上的风景

毕业合影上的风景
  作者:卧读居主人 发表:2011/1/20 14:44:00 等级:4 状态: 阅读:2451
  编辑按:直白的语言亲切而鲜活,轻易就将过去的岁月拉近。描写细致到位,人物个性传神,给人以现场感。而在详实的文字讲述背后,流露出的正是作者深深的怀念之情,深情而感人。推荐欣赏!
  
  (一)雅人老吴
  
  老吴其实也不老,五十出头的光景,是我们班主任,教语文,毕业合影时老吴坐中间,大码的衣服穿在瘦削的身子上宽宽绰绰的随风流动,两只手在胸前摩挲着一个小白茶壶,显得很悠闲,也很飘逸。
  
  老吴原先不是我们班主任,老吴是初二上学期半道接过我们班的。那时候我们班很多同学还像小学生,爱在课桌上搞楚河汉界,划三八线,互相不准对方越过。有天中午,两同桌为这事闹着要挽衣袖。班干部见气氛不对劲,忙找老吴。老吴就端个茶壶赶到教室,说:“都从少林寺回来啦,走套罗汉拳给老师瞧瞧,看是真功夫不?”两个人刚才还脸红脖子粗的要干架,这会儿勾着头反倒不好意思了。老吴也不急着下定话。老吴有民主思想,老吴对我们说:“大家都来评评,划三八线对不对,对,对在哪里,错又错在什么地方。”说完,自己就退到一旁去了,边听大家议论,边瞄那两同学的反应。等一个个都说完了,不说了,老吴才踱上讲台,心平气和的问那两个同学:“他们都说划三八线不该,你们看呢?”都不说话,头勾得更低。老吴语重心长地说:“以后不要这样了,从前管在一个班念书的叫同窗,后来叫同学,现在你们能共一张课桌学习,多不容易。同学的情谊,要珍惜呢,懂不懂。”两个人点头,全班的同学点头。
  
  老吴也下象棋,有阵子还很来瘾。不但见了别的老师喊下棋,见了同学也招手,说:“来、来、来,杀一盘。”老吴棋术不高,比较臭,十局九输。但老吴下得有滋有味,赢了固然一笑,输了也还乐呵呵。别人就不大乐意和他下,说他太不计得失,抽了他的车吃了他的马他还冲你乐。赢了这样的人哪里还有半点胜利后的喜悦。老吴听了也不分辩,没人跟他下棋他就窝在办公室批作业看书写文章。老吴教语文的,自然笔杆子硬,好才情。做得格律诗,填得词,还会写对联。什么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自然是不在话下,来了雅兴还自己创作。学校附近谁家办个喜事或哪个店子开张,托老吴写上几副对联,老吴从不推托,铺开红纸,稍作思索,便蘸墨行笔一气呵成。拿去贴了,围看的人说:“有功底,是支好笔。”又说:“好对子,有味道。”老吴就拱拱手:“说笑、说笑。”人家要打个红包酬谢他。老吴却不收,呵呵一笑摆手说:“莫客气,受不得哟。”
  
  老吴不沾酒,老吴嗜茶。有个小白茶壶,看壶里的茶垢就知道有些年岁了,又玲珑精致。老吴说:“可是个宝贝呢。”没事成天捧在手上,上课也带到教室,时不时呷上一两口,舒舒服服的很惬意的样子。有回教育局的领导来我们学校检查,点名要听老吴的公开课。听说教导主任曾私下里提醒老吴:莫带个茶壶上课,要带带个保温杯吧。哪料老吴不管,仍旧一手执壶一手拿教案,不急不徐、不温不火的走进教室,行云流水般。宽宽绰绰的衣服就在微风中飘飘逸逸的要飞。老吴上课带书不翻书,带教案不看教案。一支粉笔一张嘴,书内书外,毫无疏漏。甚至书中的重要段落也一字不差背出。徐徐踱步,间或低头轻啜一口茶,佳句来历,文章掌故,便随口而出娓娓道来。兴致所致昂头长吸清茶,上下五千年,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无不有自己见解。然后身子突地一旋,联系至所学课文却并无半句废话。一课上完,老吴已捧着他的小白茶壶优哉游哉出了教室,下面的人还如痴如醉。坐在后面的领导更是一叹,对旁边的校长说了一句话,我坐最后,听得分明。
  
  他说:“这个老吴,雅人啊!”
  
  (二)陈其义
  
  陈其义比较矮,理个小平头,毕业合影时他在最前排蹲着,歪着脑壳得了宝贝一样龇着牙直乐儿。
  
  陈其义平时其实不怎么爱笑,就是爱看武侠小说。不但下课看,上课也看,别瞅他人小,胆子贼大。坐在老师眼皮子底下,陈其义照看不误,而且还看得光明磊落,不像别人,偷着藏着躲猫猫似的。他懂战略战术,知道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也。一本武侠小说,一不放在课桌下膝盖上搞地道战,二不包教科书封皮改头换面,陈其义大大咧咧的偏把它搁在课桌正中心,摊开了当教科书。时不时还煞有介事的在武侠小说上点点划划。嘿!你别说,跟真的一个样。眼看别的武侠迷纷纷落马,书没收的没收,人处罚的处罚,唯有陈其义稳若泰山,常在河边走,硬是不湿鞋。有人私下里取经,陈其义发扬风格,毫不吝啬的将经验倾囊相授:“饿死胆小的,胀死胆大的。”妙哉斯言,真是一语道破了天机,让闻者恍然大悟,佩服得五体投地。当然了,真正敢试的没几个。豹子胆毕竟不是那么容易吃的。
  
  可过了大半学期,陈其义对武侠小说的热情就降温了。“没意思,”他说:“瞄上几句就晓得结局,一点悬念都没有。”陈其义上课不看武侠小说了,那上课他干嘛呢?他不干嘛,他捣蛋。别人站起来回答问题他就移开人家的椅子,让人跌个四脚朝天。他还在人家背后贴纸条,上面写“我是一头猪”。让人家背着到处展览。当时我们班主任还不是老吴当时我们班主任还不是老吴,是个刚从师专毕业的小伙子,血气方刚,治人特厉害,曾让陈其义一人承包了两个半月清洁区。可陈其义这人生来稀泥性子,你处罚他他不当回事儿,每天早晨扛个大扫把上清洁区,大摇大摆的还一副耀武扬威的样子。逢人便说他想当劳模。“劳动最光荣啊!”他说。到了清洁区,就舞着扫把划大字,还撮着嘴吹口哨。瞅他那洋洋自得的模样,开心着哩!
  说句老实话,陈其义口哨吹得不赖,有事没事吹上一段,还真像那么回事儿。特别是下了课,两只手插在裤兜里,昂着头走过,一支一支的曲子便从他嘴里飞出来,叮叮当当撒在路上,响亮响亮的。初二老吴刚接我们班,搞了个中秋联欢会,班上的女生在上面舞的舞、唱的唱,表演了几个节目后,就嚷着吵着让男生上。别看男生平时一个个粗着嗓门男子汉似的,真到关键时全缩头缩脑的上不了台面。最后推来推去推到陈其义头上。陈其义倒不怕,大大咧咧上去,摆开架势,说:“吹个口哨吧,算是凑凑热闹。”就吹,吹的是《十五的月亮》。适时拐几道弯,来个颤音,听起来余音袅袅的很有些韵味。一曲终了,老吴带头噼噼啪啪掌声鼓励,说:“陈其义,看不出你还有这么一手绝活啊!”陈其义听了,考试得满分似的,咧开嘴儿笑了。
  
  (三)周德林
  
  周德林个子很高,毕业合影时他站最后,戴着近视眼镜,背显得有些驼,笑得比较压抑。很智慧很知识分子的样子。
  周德林成绩很好,老在年级前几名,就是不爱说话,碰到老师,他也红着脸勾着头擦身而过不打招呼。有的老师提意见,到班主任老吴那儿告状,说周德林这个学生太不懂礼貌,见了老师也装作没看见。老吴说:“这个孩子姑娘性子,害羞呢!”
  我们班一共53个人,排座位时,最后面有一个孤零零的座位,老吴问:“谁愿意去?”都不作声。周德林就去了。以后每期排座位,周德林总坐最后。老吴觉得过意不去,有回有意把他安排到中间。可放了学,周德林到老吴办公室,说要换回去。老吴纳闷,要问个为什么。老吴说:“你眼睛不是近视吗?坐中间有什么不好?”周德林低着头声音很小的说:“戴了眼镜,坐中间反倒不好些。”“哦?”老吴端着小白茶壶很奇怪的问:“有这事?”“嗯!”周德林脸红红的勾着头盯脚尖。老吴也没办法。周德林就一个人在后面坐了三年。他实在太高了,坐着也比别人高半个头呢。
  初三第一学期学校搞元旦汇演,要各班拿节目。老吴说:“你们这是最后一回了,像样点儿。”可同学们左拼右凑,也弄不出个叫节目的玩意。逼得老吴没法子,只好亲自提笔将初一语文书上的课文《买花》改成小品,拿到班上一传阅,都争着要上台。就分角色,分来分去剩下买花的老头没人肯要。老吴站在讲台上端着小白茶壶优哉游哉喝茶,然后慢条斯理地说:“都不肯,难不成你们串通了要逼我这个老头子上?”同学们都笑:“哪能呢,哪能呢。”就有人起哄,说:“吴老师,让周德林演买花老头吧,准行。”周德林听了冷不丁吓了一大跳,涨红着脸赶紧摆手:“不行,不行。”“莫谦虚呀秀才,你不行哪个还行咧!”陈其义嘻皮笑脸朝班上其他同学眨眨眼说:“是不?”“是哩,是哩。”“就是,就是。”同学们嘻嘻哈哈地附和。周德林急坏了,向老吴求救:“吴老师,我真个不行呐!”一向通情达理的老吴这回板紧了面孔:“哪有不行的,男子汉一个老扭扭怩怩怎么行,就这么定下来,你演买花的老头,别丢脸。”
  赶着鸭子上架,周德林还是练得很认真。平时总默记台词,中午在食堂吃饭,吃着吃着就冒出一句话来:“坑人哩。”搞得旁边的人莫名其妙。可真临到下午操练兵马,排练对白,班上的同学围着这么一看,周德林就出毛病了,不是忘台词就是结结巴巴,一句好端端的话让他咬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老吴也没法往下看,太惨不忍睹。老吴无可奈何地对我们说:“你们也别围着看了,让他们先练练,练熟了再说。”
  这一练就练到汇演那天,别人心里好歹也有点底了。只有周德林,按陈其义的话说:不晓得他锅里是熟饭还是生米哩!可总得上啊,是骡子是马都得拉出来遛遛啊!那就遛吧。
  台下乌压压千多学生。台上卖花姑娘对周德林表示慷慨:“再添两块,十二块你端去。”周德林低头捻胡子。卖花姑娘朝他使眼色:该你说了呢。还是捻胡子。我们这些在下面看的同学直捏了把汗,糟!可别是忘了台词。台上周德林照旧全神贯注捻下巴上的胡子。“怕是捻胡子捻出毛病了。”演买花青年还没上场的陈其义嘟囔。老吴捧着茶壶呵呵一笑说:“书上只写捻胡子,也没规定捻多久嘛。”台上卖花姑娘已急得要跺脚了。周德林这才吐出那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话:“10块,多一分也不买。”“吁——”天老爷。台上台下全都松了一口气。
  后来,有一天,陈其义对周德林说:“好小子,那天差点坏了咱们一锅菜呀。”周德林不好意思嘿嘿憨笑。陈其义看着周德林,忽然用手指指着周德林大叫起来:“快看,看啊!”大家顺指望去,周德林正用手在没有胡子的下巴上作古正经的捻着胡子呢!
      
  后记: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商枝啼乌,小川游鱼,曾把闲情托。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弘一大师《忆儿时》)
  
分享:
责任编辑:时光尽头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时光尽头 发布于 2011/1/20 15:04:08  
问候并祝福!
评论人光光 发布于 2011/1/20 15:53:50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我们一天天长大,一点点变老,可同桌同学的那份纯真友情却永远青春。问好,喜欢这样温暖的文字。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1/1/21 9:08:13  
祝福。为这份永不磨灭的记忆,问好!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1/3/1 12:00:34  
[公告]守望3周岁了 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20&Id=9340 感谢一路陪伴守望成长的朋友们!有你们的见证和不离不弃,守望文学网将会更加美好! 与同道者携手,共铸心灵安放之所,书写不老的纯真与美好…… 在时光的这头,在时光的那头,守望。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1/2/6 17:09:00  
[推荐]守望文学网2010年元月优秀散文作品集锦 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4&Id=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