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的读者
|
一把锄头和一把锄头
![]() 下班后,乡政府的工作人员骑着摩托、推着自行车三三两两的向政府大院门口走去。 快出院门的时候,走在最前面的一位停了下来,一只手扶着车把,侧过身子,去看旁边通知栏里的通知。 后面来的人都跟着在通知栏旁停住了,通知栏前就围了一大群人。 通知栏里的通知很简单,只有几句话,最前面的那位还把内容给念了出来:通知,明天是植树节,机关已购置树苗八百,请全体同志务必从家里带一把锄头和一把锄头,并按照事先分好的责任区,一人一个山头,参加义务植树劳动。 通知是王乡长亲自用粉笔写的。王乡长写通知总喜欢把“通”字的走字旁写得老长老长。 看了通知后人们就议论起来。一个说我家里耙头倒是有两把,锄头却只有一把,得跟别人借一把。另一个说怎么要带两把锄头,一把不就行了。又有一个说一把锄头和一把锄头,不如写两把锄头省事。念通知的那位曾在中学当过几年语文教师,他得意的笑了笑说:“王乡长这叫水平。后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人家鲁迅都这么写。” 人们就都点头笑了起来。 “应该是一把锄头和一把铲子吧,没有铲子怕是不好填土呢。”大学毕业刚考进来的小林挤在人群中说。 人们本来没有笑了,听到小林说的话,人们又笑了起来。然后就三三两两骑着车出了乡政府大院。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除小林外,乡政府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扛着两把锄头来到山脚下的。 王乡长随后也坐车带来了几大捆树苗。 王乡长下车健步走到队列整齐、意气风发的植树队伍前,清了清嗓子,正准备发表动员讲话,忽然就愣住了。王乡长惊讶的盯着人人肩头扛着的两把锄头。王乡长疑惑的问:“怎么……” 王乡长话没有说完,那位当过教师的乡政府秘书就一脸敬佩的插话:“王乡长,我打包票,您肯定对鲁迅有研究!带一把锄头和一把锄头,一般人哪个写的出来?” 王乡长又愣了一下,但马上就恢复了常态。王乡长谦虚的笑着说:“哪里哪里,这个这个,也就是平时爱翻翻,要干好工作就要强学习嘛。”王乡长接着很威严的咳嗽了一声说:“同志们都按通知带好了工具,这很好。”王乡长又用眼睛将士气昂扬的植树队伍检阅了一遍。王乡长发现站在最边上的小林带的是一把锄头和一把铲子。王乡长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王乡长非常严肃的问:“小林,你是怎么搞的,为什么不按照通知要求,带一把锄头和一把锄头?” ![]()
评论人郑力萍 发布于 2010/3/14 11:17:15
有的人错了是对了,对了还是对了.感觉关于这个面子问题到处都存在,不知道为什么类似的事情总是在这些机关部门,也许是因为他们起着一个带头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