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杂说天下>“仙居”恩施

“仙居”恩施
  作者:久野 发表:2011/11/1 12:03:01 等级:4 状态: 阅读:4301
  编辑按:社会的飞速发展涵盖各个领域,百姓所期待的不过是生活水平的真正改善,这样所谓幸福指数才有可能有所上升。
  
  去年的某天,偶然兴致,想吃一回糖葫芦。一问,委实吓了一跳,竟然要两块一串。记得小时候在二街,这玩意儿,是只需几毛钱的。不得不令我感慨,这那是吃糖葫芦啊,飞涨的物价,分明是吃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嘛。今年的某天,偶然兴致,和女友一道去武商量贩买了只烤鸭,然后进了市一中对面的一家餐馆。拿来菜单一看,我的天,素菜一律十块,荤菜最低十五。若是别的什么地方,我倒能接受,看看这家餐馆,说不定用的就是地沟油,环境相当之差,竟然满纸天价,令人咋舌。三年前读高中,也算是光顾这儿的常客,那时素菜三块,荤菜五块,学生嘛,就图个便宜。不料,今日之下,已是这般昂贵,又是一番感慨。物价上涨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如果能划等号,足见恩施发展之快。
  近几年来,恩施的面貌的确可谓日新月异,今日通高速,明日通火车,跟在时代的屁股后面,也足以令我们骄傲自满了。就连尚无公路的我的家乡,也受到了一些惠顾。2008年金融危机,什么都不景气,实在害苦了家乡的种茶人——茶价一跌再跌,物价稳居不下。高速、铁路一通车,尽管还是金融危机,茶叶总算卖相比以前好,家乡人愁眉舒展了。今年,与我家仅有一山之隔的筒车坝,开始着手打造乡村旅游业了,在大山深处,已经挂起了“仙居恩施”的牌子。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大抵不错的。也难怪家乡不能发展,无“路”可走嘛。若有人问我家乡何处,一般答曰:芭蕉。问者随即明白,毕竟芭蕉也算小有名气了,尤其是枫香坡建成之后。倘有人能去枫香坡的背后看看,或许不免小小惊讶吧,不说老无所养,不说幼无所学,单是那地方的偏僻与破败,恐怕就很是令人看了忍不住要感慨——此地真乃仙居之处,人居不可也。当然,有了枫香坡,领导驻足了,游客也止步了。于是乎,坐在农家乐里觥筹交错,凭着栏杆临风把盏,“其喜洋洋者矣”。
  要说,居住在恩施也算不错。至少这地方富二代不多,打了人还狂妄声称“我爸是李刚”的也少。媒体很听话,少有爆料和炒作,就连因为涉嫌作弊遭老师惩罚而后跳楼自杀这样的事,也可以“雁过不留痕”,跳过也就埋葬了。纪委被谋杀,派出军队站岗放哨,以防愤民的暴动,算是大事件了吧,还是可以瞒天过海,不让全国人民担忧。有时候,也不免闹点乱子——邓玉娇案,神龙溪纤夫——聚焦一回全国人民的眼睛。不过,倒确实无大碍,我们破案的迅速,策略的周全,面向全国人民大显一回身手,反而赢来口碑。不好的无人知的就当不存在,好的无人知的就应宣传,不好的又有人知的就做给人看。于是乎,人民开心,领导舒心,国家放心,真可谓皆大欢喜了。于丹路远迢迢来一次,吃饱喝足,又承领导推崇与厚望,兜里还压了一叠“毛爷爷”,总得留下点什么作为回报吧,毕竟中国人都讲究礼尚往来。看看这连绵的青山,看看这拥挤的街道,心中叹了叹气,手上却是大笔一挥——仙居恩施,在她看来,或许根本不是个人住的地方吧。领导们错会了意,倒是兴哉乐哉,四处挂起了这金字招牌。既然是“仙居”,可见我们都已是“白日飞升”了的,生活在恩施,不乃平生之大幸么?
  我想,恩施的百姓,是只希望做人的,若是突然让他“仙”一次,倒会诚惶诚恐。做人,顶多挨领导们一句骂——不识抬举——却免除了和“仙”们去争夺名号。其实,中国的百姓要做人很难,也很少抱有要做人的希望,战乱的时候,就发“乱离人,不如太平犬”的慨叹,分明是连做狗也渴望了,和平年代,则又是“愿效犬马之劳”,可以名正言顺地做“犬马”了,于是乎,万姓胪欢,天下太平。社会毕竟是前进的,再说共产党的天下是人民当家做主,老百姓的位子也就从当初的“犬马”升而成“仙”,足见升之高,成之大了。然而,还是没做回人,究竟些微遗憾。“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委实一个人间仙境。若是砍掉了审美的幻梦,单就“寒山”又是“石径斜”,还在“白云深处”,足见地方偏僻,交通不便,所生活的人恐怕未必就多么“仙居”吧。如果有人不信,你不妨去到那儿生活一段时间试试!
  
分享:
责任编辑:香奈儿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守望散文小组 发布于 2011/11/7 13:56:41  
该作品已经收录到守望文学网10月优秀散文作品集锦,祝贺! [推荐]守望文学网2011年10月优秀散文作品集锦 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4&Id=11200
作者回复:我不大明白你们这个集锦,想问几句——集后在哪儿可以看到,有什么作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