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随势而动
![]() 前几天看了一本书,作者提过另一本让自己印象很深刻的书, 他用一句话概括,有些事自然而成; 看到这里我不免有些疑虑, 因为他自己的书中强调着走在无人区, 那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热情才能坚持下去的事情, 怎么会提这么一句呢, 于是我在书店找到了他提过的这本书<能成的事情早晚都能成> 看到一半,我忽然明白,其实他说的只是自己认为的某种说法, 并不是那种随波逐流,顺其自然; 这本书的大意如下: 人们的大脑和心中每天无时无刻都在形成很多‘杂音’ 这些杂音带领着我们做出无数的选择, 人生就是因这些选择而得以延续。 这本书的作家将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写了出来, 连他自己都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他本身喜欢做冥想,每天都以冥想开始以冥想结束, 自己遇到的种种事件都是那么出乎意料; 遇到一件事,脑中和心中不断发出‘杂音’ 释放着诸多顾虑,不安,恐惧, 每时每刻都被这些思维围绕着, 但是他的意识却能清晰地认清局势, 以至于在他自己还没察觉过来的情况下做出判断, 而且事后也证明,这些判断都是非常正确的。 看到这里我想起狄公说的一句话, 要跳出圈外看待问题,分析案情, 保持头脑清晰,这样才能理清过程,循序渐进,做出正确的判断; 还有很多书中也有提及,要用第三者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自己深陷其中,反而适得其反,诸如此类。 我想这本书的含义也是如此, 只不过作者通过冥想,将大脑和心中的‘杂音’全都排除体外, 用极其清晰的意识来看待眼下的局势, 按他的话,就像有双电眼在自己周围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而那双电眼就是另一个自己的意识状态。 开始翻起这本书的时候确实有点莫名其妙, 虽然以前也经常听他说起冥想, 但也只是当做耳旁风,从来没有尝试过何为冥想, 看来我不懂的事情真的太多了, 最近总觉得,越看书越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再次想起,有书看真的是一种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