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些有关《天道》的内容,有了想看看这部剧的念头,于是找时间看了一遍。
首先,我要说的是,男主人公丁元英的起点本身就很高。 丁元英的家境很一般,他父亲经营了一家茶馆,但是生意一般,生来就不是“富二代”。清华大学毕业,毕业之后去了德国,为了德国的一纸永久居留权在德国熬了10年。在德国从事私募基金运作,因为掌握了规律,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就赚到了两个亿,还让身边的所有人都跟着大赚一笔,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丁元英一年的成就就超过了很多人一辈子的成就。 再看看女主人公的起点也很高。芮小丹自身具有德国永久居留权而选择回国,拿着刑警好几倍收入的酒店分红,却心甘情愿干着既累又危险辛苦的刑警工作。再有她放着父亲安排的影视编剧不去学,而是想靠自己的法律知识,通过律师行业来谋生。她放弃丁元英的高段位安排,而是靠着自我认知做好自己的事情。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丁元英谋划扶贫的这一整个过程。从计划到落实生产,以及打开欧洲的销路,最后打响音响的知名度。 在进展的途中,有三名发烧友退股,这段我看得很仔细。平时经常能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句话——你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你能赚多少钱。之前对这句话也就是字面上的理解,但看了这部剧,觉得这种感觉非常清晰,与丁元英的格局一比就比出来了。因为他们三人只看到了打官司的这一步,而且对方还要求赔那么多的钱,压根就没有应诉这个概念,马上连夜见面统一想法,找欧阳雪要求退股。 再看看欧阳雪,她的格局在开饭店这一件事上,对其他的事情既不感兴趣,也没精力去管。所以当她把三人的股份都退了之后,关上门大哭一场。 肖亚文的格局就大了很多,毕竟她在丁元英的手下工作过一段时间。按照她的话,认识丁元英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东西,能够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够让人思考、觉悟。于是大胆接下三人的退股,掌管公司并且自愿代理诉讼。结果如丁元英所料,打赢了官司,也与对方顺利签约。 看丁元英这个人,把各种知识琢磨透了,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一套逻辑,再整合这些想法钻研某件事。比如音响,那也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甚至让三个发烧友都觉得自叹不如。于是就有了通过生产音响来改变贫困村的这一个想法。 按理说,丁元英是股市鬼才,但同时又对诸多宗教都有研究,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文化层次的修炼,可以说他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所以,我想这样的人,他的思维和格局肯定高于常人,做出的事情也是与众不同。 还是九九归一,琢磨不同领域,再融会贯通,最后自成一体。用自己的认知去应对眼前的事情,自己的格局有多大,就能办多大的事。 另外,只有自己看过了这部剧,才能明白网上看到的一些话是在何种背景下、针对哪些人说的、以及当时的心态。记得有一本书写了这么一句,有些箴言,要看当时是谁对谁说的,还要看在何种情况下、为何这样说等等。 网上有关《天道》的一些台词,只看文章,还不足以了解什么意思,但看完这部剧之后,总算大致明白了。总之,想知道其中之意,最好亲眼看剧之后,再自己体会其中的含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