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日记频道>心情日记>一些感悟

一些感悟
  作者:serena 发表:2024/5/19 13:02:20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158
  编辑按: 快手,多面手。生活与工作中,其实“好不如快”也是一种常识,追求精益往往误了时辰。赏读,问好,呈上敬意!
最近有些工作上的感想一直没有写出来,今天刚好有时间顺便整理一下,以供日后工作时留意之用。

2月份接到了一个韩翻简中的项目,有关韩国某大学人文课程的内容,有3万多单词,PM要求用Trados工具翻译,该内容是关于苏联解体前后各加盟共和国的一些介绍情况等。像这种大项目,我按照平时的习惯,先做一小部分发给对方,并询问其他要求,比如标点符号等等,因为对方说过这是用在视频字幕上的,韩国的视频字幕要求和我们国内的要求不一样,所以我想确认一下。

很快得到了回复,其他都要,只是句末的句号都要删掉,而且还给了我一份参照样本。之后就按照这个要求一直做完,并顺利交稿。之后过了两天,对方PM说,那所大学又加了一些内容,需要补一下新内容的翻译,这是基于翻译公司Review之后加上去的,所以最好不要修改原有的内容(除非有明显的),只需补一下。我看了,虽然是经过Review,但还是有一些错别字,多余字等等,于是修改后做了标注。趁还有时间,顺便看了Review之后的内容,发现此人的风格在于不按照韩文的内容,而是根据整体内容来修改的。偶尔有种同一句韩文和中文稍微不在一条线上的感觉。总之,顺利交稿。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了解具体内容,那几天我可是翻遍了网站,包括各独立日期 等等 (发现韩文中的日期与上网查到的日期不符,发了相关邮件请求PM回复等等),可谓是彻底看了个遍,与其说是翻译,不如说我在认真学习该国历史。

在人文类稿子快结束时,又接了一个网游类项目,这是要求使用在线Smartcat 工具来翻译的,一开始对方用英语联系,等我做完之后有些细节需要确认的时候,也用简单的英语发邮件,估计是表达不正确,一直得不到满意的答复,于是把我从在线下载的英文版本(如该行语句的数字为5,4)和韩文版本(该行语句的数字为4,4)具体的语句位置No.标出来发给PM,估计是她也着急,主动要求加我的KakaoTalk 用韩文联络,这下可把我乐坏了,怎么不早点用韩文沟通呢。总之,这一下她理解了,过了两天回复我,客户允许PM这家公司自行修改,于是交稿,完成工作。在翻译的过程中,因平时几乎不接触游戏类,于是,也是上网翻了个遍,相关术语也查了个遍。也算是得到了很多收获。

后面陆陆续续接了专做Halal认证的某公司网页(韩翻简中),国立韩巴大学简介 (韩翻简中) ,半导体企业网站 (韩翻简中) ,分销协议 (韩翻简中)等等。日子是忙忙碌碌的,但很开心,因为不耽误我翻韩剧的日程。

有天晚上,刚翻完韩剧准备休息的时候收到一封邮件,询问有没有意向试译一下医疗类的项目,我一看地址是国内的,心想还没有与国内翻译公司正式合作过,于是马上试译后发了邮件。这是关于试验类的简短内容,有些术语必须上网查,总之翻译那几段,我几乎花了两个小时。后来没过几天说试译通过了,签约,开始接项目。后来我才发现对方是某医药公司下属单位,包括各种医疗器械及医美产品检测报告类。看来我在国内学过的医学经验(虽然过了很多年),还有在韩国一有时间就听大学网课的经验(虽然平时听谈判类,生命科学等),以及医院协调员和护理员等等与医疗相关的课程,也算是派上了用场(与医疗沾边)吧。每一次的工作,都是需要大量时间上网查询资料,也通过这个过程学到了很多知识。

再说说前段时间接到的一个项目,关于某壁挂炉说明书的项目,从一开始对方就说很急,我看了对方PM发来的相关内容和参照用中文资料,觉得时间应该可以,于是接下了,大概不到8,9千单词。去除重复的也就7千多单词。在交稿的第二天收到短信,要在中午1点半通话。接了电话才发现这是电话会议,包括质检部负责人,PM,Review在场,第一句话就问我,发给你的资料看了吗,里面有修改内容。我说看了,对方问你认可吗?我心想,怎么觉得像被审问的感觉呢。之后就开始核对每一条修改的内容,有一处多了一个字,其他都是不通顺。当然,罗列的只有一部分。按对方的话说,几乎都是不通顺。我就说,我是按照你们提供的参照用中文资料(就是那家客户的中文说明书册子PDF文件)来做的,电话里我听到对方 Review 反问周围的人,我们提供什么中文资料?我一听就明白了,原来他们Review的标准和让我参照的中文资料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最后,我表示很抱歉未能达到贵司的要求,但是因日程关系,没法重做。

今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对方PM和质检部发邮件,写了自己的一些建议。重新找人翻译时,最好提示正确的标准。因为我发现如果按照贵司Review的标准,估计你们提供的中文说明书上的内容全都要修改一番。为了不影响进度,提前说明新标准。

我突然想起之前有一份稿子,是关于某学校的简介,另一家的PM给我发来邮件,问我原翻译的稿子和经过Review的稿子究竟有多大出入?我看了一下,原翻译是韩国人翻的简中,Review是我们国内人士。但我发现一个问题,有些机构的名词可以直翻,但Review百分百全给翻成了中国风,毕竟韩国的有些机构名,行政单位有自己的固有名词,何须如此呢?就像我们中国的年夜饭,韩国没有这个名词,这时我们会用拼音形式写出韩文,然后注解nianyefan,无需再造一个名词等等。总之,乍一看,这不是介绍韩国学校的内容,百分百就是中国学校,完全没了韩国学校的味道。最后我加一条,如果让我按照那位Review的标准去翻,自己也很难做到。我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告诉那位PM,她说现在不能完全重新翻,要尽量沿用Review用过的名词下,其他可以看情况更改。于是我在尽量沿用原有名词的情况下,还要反映出这是韩国学校的味道,就这样交稿了。总之没什么其他后续要求,反而又接了几个类似的稿子。

总结一下,也许对方会提供参照用的中文资料,但首先一定要问清楚,是否要按照这个标准来做,这个标准是否正确,还是只参照其中的重要名词等等。像我上面所述的壁挂炉的参照用中文说明书,应该是之前的款式也已经流通过的,在我看的时候也有很多不通顺的地方,但毕竟是客户提供的,只能参照。这就发生了与翻译公司Review的标准出入的情况。这也是一种经验,希望下次接稿时一定要问清楚,具体标准是什么,这样才不会耽误彼此的时间,不耽误工作。
分享:
责任编辑:然野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