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的读者
|
喝酒
![]() 一个朋友说:“男人的杯子是用来盛酒的。” 又有一个朋友说:“对男人来说,不是有没有酒量的问题,是敢不敢喝的问题。” 是的,我觉得他们的话很有道理。 记得很多年以前,我看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乔峰和段誉拼酒,乔峰谈笑间,一碗又一碗,一坛又一坛的酒倒下去,笑傲天下的豪气、坦荡磊落的胸怀,当真让我折服不已,大概,好男儿就当如此吧。对段誉,我是鄙视的,喝不过人家也就罢了,毕竟天下如乔峰者能有几人,为什么不爽爽快快的认输呢,却使些旁门左道,反倒更让人瞧不起几分。可惜,当时年少,我是没有资格喝酒的,饭桌上,常见大人们推杯换盏,心里痒痒,也不敢表现出来。这方面,父亲对我是严格的,甚至是严厉的。后来,我看汪曾祺先生的《多年父子成兄弟》,说他少年时,父亲抽烟,也要递给他一根,他喜欢上班上一个女孩,写情书,父亲在一旁出主意。我感到惊异,羡慕,世上竟还有这样的父子。 时间永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快,当你盼望自己长大时,你已经成年了,当你觉得自己成年时,你差不多就老了。 当我觉得年龄是我喝酒的障碍时,已经没有人阻止我喝酒了,出去和朋友聚会,父母只是说:“少喝酒。”少喝,只是量的问题,并不是不准喝。到了饭桌上,朋友会劝酒:“多喝点,尽兴。” 好啦,什么问题都没有了。不怕没有酒喝,酒桌上的酒总是喝不完的。不怕有人拦着,年岁上来了,喝酒好像是一项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可是,我竟然开始怕起喝酒来。原因是,我的酒量太差了,喝一点白酒或者喝一点米酒就头晕,甚至,喝几杯啤酒,胃就不舒服。望着杯中的酒,却不能喝下去,实在有些无奈。尤其是在酒桌上,喝不喝酒,喝多少酒,怎么喝酒,并不仅仅只关乎酒的本身,其象征意义甚至比喝酒更重要,就如我少年时以喝酒褒贬乔、段,人家同样也会以喝酒来评价你。与朋友聚餐,你左推右挡,难免让人觉得极不爽快,不讲交情;与上司同桌,你闷头吃饭,更是让人觉得上不了台面,难堪大用。 “兄弟,对男人来说,不是有没有酒量的问题,是敢不敢喝的问题。”朋友又开始用这句话教诲我。 或者,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吧,但是,你能保证它是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吗?我有点同情段誉了。 一个人,酒量好不好,应该是命中注定的吧,当然,发挥主观能动性,后天加强锻炼,总会有一点小小的进步。不过,这种锻炼,我不敢强求。常常在酒桌上看到豪气干云、纵横捭阖、一斤半白酒入口而面不变色的高人,他们往往口吐莲花,能在轻松愉快的调侃中让朋友喝足、让上司喝好。对于这等高人,我愿意献出我的敬意,同时,也不隐瞒我的羡慕。但是,作为低人如我,面对高人,却也不自卑。因为,人世间的事,高高低低,又岂止酒量,凡事争高低,哪里争的过来,只要衣足暖身、饭足饱肚,就让他们去褒贬吧。再者,凡人喝酒,是一种爱好,高兴时饮之助兴,苦恼时饮之消愁,享受的是一种心情,体悟的是一种感觉,只要适合自己,就行了,其它的,管那么多干嘛呢。 具体到自己,大概,白酒米酒都是不适合我的,要喝,我只能喝果酒;拼酒敬酒也是不适合我的,要喝,我只能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一个人喝酒,抛开了人情的羁绊,抛开了功利的计算,不用花言巧语,不用强作欢颜,喝酒,仅仅就是喝酒,这样,或者更能接近酒的真味吧。 东坡问:“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 我思索再三,终究不知怎么回答。 ![]()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09/8/7 0:08:20
欣赏这种来源于生活的文字,只是此篇文字断句过多,如能注意长短句结合使用,文字读来会更流畅的。个人意见,供您参考。问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