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倌的糖
![]() “当——”、“当当——”、“当当当——” 收废品的唐老倌摇着铃铛,挑着箩筐,打着招呼过来了。 “吃饭啦!”“下地去?”“淋菜呀!” 遇上我们这些小孩,他也要勾下头来: “小把戏,散学啦?” 小把戏不回答他,眼睛盯着他手里摇着的黄澄澄的铜铃铛。 “你摇摇。” “当——”、“当——”、“当——” 声音真好听,在头上一圈一圈的绕来绕去,比弹弓好玩多了。 唐老倌一只手扶着担子,一只手伸到衣兜里一掏,然后握成拳头伸到小孩子面前。 “小把戏,猜,猜到了就是你的。” 这还用猜么? 有几个小孩没有吃过唐老倌的糖? 唐老倌的兜里总是有糖的,唐老倌的糖最好吃。 在我们这些孩子是眼里,唐老倌好像就是一个糖罐子。 唐老倌为什么总是带着糖呢? 其它收废品的人鄙夷的说:“这是因为唐老倌精明,收废品收油了。” 想一想,似乎真是这样。谁家没有几个空酒瓶,几个废纸箱呢?可你真要去收,人家却未必会为这值不了几毛钱的东西翻箱倒柜。有时甚至还要不耐烦:“没有,没有没有,到别家去,这里没有。” 如果,家里的小孩乐意帮你找呢? 那就不同了,因为,只要小孩子愿意找,任何旮旯里的废品都是跑不了的。 唐老倌一户一户的进,一家一家的出,空空的箩筐里废品果然就小山似的堆了起来。 父亲却不这样看,父亲说:“唐老倌是个实在人。” 父亲从不乱说人,父亲说话,都是有根据的。 那回,父亲从旮旯里翻出一堆废书,抱给唐老倌:“不要称了,你拿去。” “老弟,这样要不得,要不得。”唐老倌头摇的拨浪鼓一样,不肯。 “放在屋里还要占地方,碍手碍脚,你拿去,倒是帮我的忙。”父亲把废书塞进筐里,父亲说的是实话。 唐老倌急了,慌了,忙拦住父亲的手:“要不得,要不得,老弟,要不得,要称。” 父亲不管,硬是往筐里一塞,走了。 第二日,父亲从菜地松土回来,看到桌上摆着一包烟,问母亲,母亲说,刚才唐老倌来过,说你不要钱,就买一包烟给你抽。 这怎么行呢,那点废纸值得了什么钱呢? 父亲后悔自己的莽撞了。 也有人说,十商九奸,收废品的也好不到哪里去,净吃称。 真是这样的么? 别的我不知道,唐老倌,这样一个人,你想他会做那样的事么?绝不会的,至少,我是没有听人说过。 将废纸扎成一捆,往里塞土砾,填碎砖头,再卖给唐老倌的人,倒是有。林子大了,不是什么样的鸟都有么。 这样的人,如果硬要说他是为了多贪几毛钱,那是冤枉他了,他只是搞搞恶作剧,他只是想让唐老倌回去打开纸捆后目瞪口呆、七窍生烟。他只是想让唐老倌下次来跟他理论,然后把唐老倌驳个理屈词穷。 可奇怪的是,唐老倌似乎并不知道生气,下次见了,照旧以礼相待,照旧“老哥、老弟”热情的招呼。 这、这怎么行呢,他怎么会这样呢。捣鬼的人觉得没有意思了,觉得惭愧了,觉得过意不去了。 没有人再干这样的事了。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 唐老倌的背越来越驼了,他没有儿女,却不愿意吃五保,不愿意进敬老院,他仍旧挑着烂了边的箩筐,摇着黄澄澄的铃铛走村串户。 “当——当——当——”夕阳里铃声灿烂。 “多有味。”唐老倌说。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说走也就走了。 唐老倌孤身一人,后事全是邻里料理的。 唐老倌的丧事一点也不风光。 收了这么多年废品,又这么省吃俭用的唐老倌,居然没有留下什么钱。 那他留下些什么呢? 一担破烂的箩筐,一个黄澄澄的铜铃铛,几大坛价格不低的糖果。 ![]()
评论人阿丑 发布于 2009/8/7 15:09:37
“丁丁当,kao麻糖,麻糖酸,一角三,麻糖苦,一角五,麻糖甜,不要钱。”(四川话)儿时最爱麻糖,呵呵。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09/8/12 18:30:27
直立的背影可以被人扭曲,人性总是在错误到无法挽救时才能直行,变善。庆幸还是可悲?慢慢琢磨吧。问好卧读居主人。
评论人卧读居主人 发布于 2009/8/17 8:48:09
谢谢晚亭、阿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