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饭余茶谈>礼物

礼物
  作者:石拓 发表:2015/11/23 13:43:53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1188
  编辑按:简单的送礼也透视着大大的学问。
  
  礼物是用来送人的,即所谓的“送礼”。送礼就是将礼物送给他人,而不是自己享用。因此礼物的大小,要视自己的经济能力而定,“礼轻情意重”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亲朋好友之间的送礼,纯属亲情友情,礼尚往来是常有的事。
  我年轻的时候,到朋友家做客,总要带些礼物。礼物通常是一包油氽花生米;一包熟菜;一瓶土烧酒,这三样东西。朋友高兴的收了礼,桌上摊开了油氽花生米和熟小菜,另外再热上几只朋友家的剩菜,倒上一小杯土烧酒,礼物随即变成了酒宴。大家喝的酒水糊涂,畅所欲言。我既是送礼者,也是吃“礼”者,不仅吃了自己送的“礼”,还吃了朋友的菜。
  还有一种礼物,是送礼的人要有求于他人。这种礼物大有学问,由于学问深奥,我始终没有弄懂。一来是,我除了油氽花生米和熟小菜,最多另加几瓶土烧酒,是我所能够承受的礼物。二来是,我所要“求”的人,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即使通过朋友的朋友,也没有认识的可能。这也就是常说的,所谓有“礼”也没有送的门道。因此,我从不求于他人(朋友除外),只求于老“天”,听天由命。
  西方的“圣诞节”,据说同时也是一个送礼和收礼的节日。我没有去过西方,甚至连国门也没有跨出一步,关于“圣诞节”的场面,只是从影视中看到。只见白头发白胡须的圣诞老人,肩上背着一个大口袋,大口袋里装的全是礼物,圣诞老人是送礼的天使。收礼者不分长幼,不问性别,也不分肤色,统统可以收礼。
  其实,礼物是圣诞老人买的,礼物也是送给过节的人。圣诞老人很多,礼物也很多,收礼的人更多。几乎家家都有送礼的圣诞老人,家家都在收取圣诞老人的礼物。浓烈的节日气氛,热闹非凡。
  西方的“圣诞节”,除了圣诞老人的礼物以外,商家也有礼物。不过,商家所谓的礼物,其实就是把所有商品打折优惠。于是乎商店里人山人海,大家买到了自己理想中的物品,即使沒有买到,來年还是有机会。
  人们一年的辛苦,在热闹的送礼和收礼中收了场。
  我国的中秋节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节日,是一个家人团圆的节日。中秋节的夜晚,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团圆在一起,一边欣赏着天上明亮的满月,一边品尝着各色的月饼,各自讲述离奇的经历,十分惬意。
  “中秋月饼”本来是,一种包着馅的普通的面制食品,由于它的特殊含义,充满了美丽的神话故事。所以月饼成了中秋节的主角,同时也成了节日里人们互赠的礼物。
  不知从何时开始,中秋节似乎成了送礼和收礼的节日,礼物当然是节日里,唯一的“中秋月饼”。于是,月饼被分成了许多不同的档次。虽然还是那种包着馅的面制食品,但是有的月饼能吃,有的“月饼”则不是吃,那层面制的皮除外。
  据说不能吃的月饼,它的馅是用黄金、白金或钻石做成,档次最高,分量也最足。这种高档的月饼是一种专门的“礼物”,即专门用于送人的“礼物”。显然,送这种“礼”的人,想必是一定有求于他人。如果真是有求于他人,那么,还要点头哈腰老半天。收礼的人倒也不客气,一盒月饼也算不上什么,礼轻情意重嘛,收下再说。
  票证时代已经结束了许多年,唯独中秋节的“月饼票”,有的地方还存在。凭着不同的月饼票,到不同的商店,领取不同的月饼即可。值得一提的是,用月饼票领取月饼,无需另加钞票的。不过,能够分发到“月饼票”的人,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人。
  “月饼票”是有价票证,月饼的价格就是“月饼票”的面值。于是,月饼票也就成了送人的礼物。有人把月饼票在“黄牛”处换成现钞,发点小财。有人用现钞从“黄牛”处,购买月饼票,从而领取几盒体面的月饼,作为礼物,用于送礼。“黄牛”们则从中赚取一定的差价。
  礼物的种类很多,许多礼物很诱人。诱人“礼物”的背后,或许有着其它用意。
  
分享:
责任编辑:香奈儿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