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杂说天下>我受邀去过的城市(二)

我受邀去过的城市(二)
  作者:石拓 发表:2016/10/8 10:43:28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1214
  编辑按:与城市也讲究“缘分”,这回作者谈起两次到过的“桂林”。
  
  【二】桂林
  桂林是我国山水最美丽的地方之一,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山秀、水清、石头美是桂林的特点。美丽而清澈见底的丽江,贯穿于整个桂林。
  桂林我去过两次,第一次是我在读中学的时候,时间是1972年的暑假。
  当时,父母希望我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单独出了远门。这次远门,既算是探亲,也算是“白相”(旅游)。这是因为曾在贵州修文“插队落户”的二哥,此时已经上调到了,在贵州平坝建设“三线”的一个建筑公司,做了建筑工人,建筑公司属于国家建委,是一家国营单位。所以旅途的终点是贵州平坝,我的二哥处。
  去贵州平坝是探亲加“白相”。古人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来形容贵州,真是恰如其分。贵州地处云贵高原,那里的大山几乎“一毛不拔”,大山上稀稀落落长着几棵碗口般粗的树,山脚下散落着许多面积不大的梯田,梯田里种有玉米或者水稻。由此可见,生活在云贵高原的各族同胞的生活水平了。
  探亲后回家的旅途,倒是纯粹的旅游。当时的长途火车票,自规定的乘车日期起,十天内有效。因此乘坐的火车,只要在有效期内,可以中途下车。旅客可以或旅游,或办事,完事后改签车次,仍可上车乘坐。
  在湘黔铁路开通以前,上海到贵州的铁路,走的是黔桂铁路,即经过广西的桂林进入到贵州。所以我回程的时候,在桂林下车,旅游了两个白天,住宿一个晚上。
  第二次去桂林,我已经是一个科学工作者了。1987年初秋,我参加了中国兵工学会非金属学会,在桂林召开的“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应用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了我的研究成果。
  人类进入到1980年后,出现了带有计算机数据处理功能的,现代分析测试的技术和仪器。这些分析测试技术和仪器的应用,无论是在兵器工业,还是在民用工业、农业等领域,都是十分的重要。因此会议开得十分紧凑,并且还要对论文的可行性,作研究判定,忙得连上街的功夫也没有。
  其实,会议和住宿的地点在桂林市的近郊,想要看看桂林市区的风土人情,有一定的难度。不过,晚饭后到住宿附近的田间去散步,倒是经常性的。
  桂林的农村与桂林山水一样,也是相当的美。桂林地区属于喀斯特地貌,石灰岩的山峰拔地而起,山峰上虽有植被,但其树木似乎永远长不大,若有碗口般粗的树,则是了不得了。连绵不断的石灰岩山峰,与山峰脚下绿油油的农田,构成了一个硕大无比的盆景。山峰脚下的平原,水网密布,看到的是大片的水稻田。据说,桂林地区的水稻,一年可种三季,其富庶的程度,可见一般。
  桂林地处我国的西南,与上海有一定的时差,尤其是热天。每当晚饭吃好后,太阳正在落山,所以到天黑还有一段时间。
  走在桂林乡间的小路上,太阳落山后的余光,照得天空一片灰白色。远见,拔地而起的山峰,山峰上岩石的缝隙中,镶嵌着绿色的植被。近看,田野中正在等待成熟的稻子,绿油油的一大片。微风轻轻地吹动着稻子,发出了沙沙的声响。放牧归来的小孩,坐在水牛背上,时而唱着山歌,时而吹起了短笛。简直就是一卷美丽的田野山水图。
  桂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两千多年来,桂林的山水一直如此之美。芦笛岩中的钟乳石,似乎也没有什么变化,
  民国时期的大人物李宗仁和白崇禧,他俩不仅都是桂林人,而且出生在同一城市内。李宗仁,桂林西乡人,出生于1891年8月13日。白崇禧桂林南乡人,出生于1893年3月18日。
  军阀混战时期,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是桂系军阀的头目,在国民党内均属“桂系”。李宗仁在“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取得台儿庄大捷。1948年当选中华民国副总统。白崇禧是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有小诸葛之称。
  到桂林而不去阳朔,那将是件遗憾的事。72年我单身到桂林旅游,由于年少胆小又不认路,所以没有去阳朔,只游玩了市内的几个景点,如象鼻山、芦笛岩、七星岩等。这次到桂林,在会议结束前,我有幸去了一趟阳朔,与同去开会的科学家们一起去的。
  阳朔位于桂林市的南面,是桂林市所辖的一个县,即阳朔县。阳朔县城距桂林市区65公里,阳朔的美景,具有“阳朔山水甲桂林”的评价。因此,到桂林旅游的朋友,阳朔是必定要去的。
  我们到阳朔旅游,属于一日游,旅游的线路是,清晨在桂林的丽江码头,坐船到阳朔景点,午饭是在游船上吃的。然后,坐旅游大巴从陆路经“大榕树”景点回桂林。当回到住宿时,天色已经黑了。
  在阳朔的一日游中,“大榕树”景点我没有去浏览。这是因为从停车场到“大榕树”景点,需要步行一段路,我觉得很疲劳,懒得走动,留在车上休息。后来听浏览过“大榕树”的同行说,“大榕树”有着近千年的生长史,树大无比,树冠覆盖了好几百平米的土地,看了此树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大树底下好乘凉”。
  桂林的阳朔传说是“刘三姐”的故乡。桂林人喜欢吃甜食,桂林米粉是一道精美的大众美食,桂林的老酒“三花酒”闻香醉人。(待续)
    
分享:
责任编辑:行之书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