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山沟沟游记(2)
当时,相隔十余年后的故地重游,心里总有一种不是滋味的感觉。十余年前的旅行,是因为父母的省吃俭用;十余年后的疗养,或是因为自己的工作,或是因为其它,所以才会有度假疗养的机会,况且又是免费的。然而,之所有免费疗养的机会,是与我的工作有关,我的工作是我成长的结果。而我的成长,离不开我父母的省吃俭用,尤其是那次出去“开眼界”。 同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先后两次游览。一次是少年时代“干饿急奔”式的游览,另一次则是,青年时代的度假疗养,在疗养中“细嚼慢咽”式的游览,细细品尝山岭溪流的韵味。两次游览的反差,是易而显见的。因为有了反差,自然产生了不是滋味的感觉。 如今,因为是去杭州余杭“山沟沟”景区“农家乐”旅游,再次来到了“九溪”,尽管是路过,眼前看到的也不过是“九溪十八涧”的入口。可是,曾经忘记了的往事,因为“路过”而重新想起,尽管想起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片段。不过,公交“九溪”终点站仍在,仍在原处。进入“九溪十八涧”的道路,也是原来的走向,只是原先的小碎石路面,换成了柏油路面。五云山还是那样的翠绿挺拔。想必“五云山庄”还在,山顶上的那口古老的水井还在……。虽然一切都已经时过境迁。 旅游车早已驶过了“九溪”,驶进了浙北的崇山峻岭。在崇山峻岭中,朝着“山沟沟”景区的方向穿梭。可是,我的思绪还是停留在了往事中,寻找已经失落了的碎片。 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驶进了钱塘江边的一条叉道。大巴进入叉道后便加速行驶。于是,渐渐地远离钱塘江而去。不一会进入到了杭州郊外的深山。 大巴在深山中穿行,时而上坡,时而下坡,偶尔也盘山。坐在车中隐隐约约感觉到,与海平面相比,地面的海拔不断在上升。不过,与西南高原的大山相比,江南的山区属于低海拔的丘林。虽说海拔低了一些,山也不算高大,但是对于生活在申城的人来说,已经是算是很神奇了。 从车窗向外远望,只见连绵不断的山峦,在蓝天白云下一片翠绿,翠绿的竹山,翠绿的树山。尽管车速很快,还是能够分辨竹子和树木,并且注意到了竹山上不长树木,树山上不长竹子的现象。山与山之间以山沟为界,泾渭十分地分明。看来只有造物主的安排,才会是如此的巧妙与周全。 不知过了多久,我在迷糊中见到大巴沿着一条并不宽大的溪流,朝着上游的方向驶去。大巴在半山腰的公路上,溪流在山的脚下。放眼朝下望去,很是险峻。或许是因为日前“菲特”台风带来的暴雨,或许因为深山里雨水充沛。所以山沟中的溪流比较湍急,尤其是水流撞击岩石时,所溅出的水花,十分地好看。 旅游大巴终于在大山深处停车熄火,停在一块不太大的水泥地上。水泥地的大小,估计相当于一个多点篮球场,这就是我们住宿地的停车场。 旅游的住宿地到了,我习惯性的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液晶屏上的显示,已过下午3点。尔后,我又仰头朝向天空看了看,天上已经没有了美丽的云彩,只见一片阴沉沉地灰白色。有道是“山里的天气孩儿脸,说变就变”,一点没错。 我们入住的旅店名曰龙泉山庄。山庄坐落在“山沟沟”的一个名叫“彩虹谷”的景点附近,因此环境十分地优雅。客房的建筑是五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浙北民居的建筑样式,具有鲜明的地方个性。 “龙泉山庄”建筑在山坡上,所在的位置是四面群山,中间有一条通往山外的溪流,沿着溪流是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这条公路是“彩虹谷”景区以及山庄,通往外界的唯一快速通道。公路的尽头就是那个不太大的停车场。停车场也是外界前往“彩虹谷”的公交终点站。 在这山峦重叠的深山里,除了山沟与山林,几乎没有平坦的地面。深山里的人家都是沿着相对平坦的山沟,在山沟边上的山坡上建房。因为山坡是斜面,所以人工把斜面“削”为平地,并且在边缘处,用坚硬的岩石块和水泥,砌成保护墙。因此,人家与人家之间高低错落,出入家门需走台阶,或是坡道。我们入住的“龙泉山庄”,就是属于这样的人家。 我站在山庄的阳台上,远眺青山,青山重重叠叠;俯瞰山沟,沟内流水不断。溪流从高处的“彩虹谷”中倾泻而下,一路上从不知疲倦地演奏哗哗的音乐,欢腾地奔向江河与湖泊。 山里的溪流与平原上的河流相比,没有涨潮和落潮,水流永远朝着一个方向,自上而下的流往低处。溪水在流动的过程中,或者冲刷阻挡水流的岩石,而溅起水花。或者顺着悬崖而倾泻,形成了瀑布。来自高山上的流水,最后汇集成河流与湖泊。 溪流品质的最大特点,是在于她的纯洁,清澈透明。溪流之所以纯洁,因为不含杂质,即使从顽石上冲落下的沙粒,也是沉入到了水底的石隙之中。所以,纯洁的溪流,永远伴随着欢乐的哗哗声。这声响,来自于柔软的水与坚硬的岩石撞击。可贵的是,溪流的哗哗声与城市中的噪音相比,虽然节奏单调,但是自然,自然是生命之源泉。我们的祖先,就是从那单调的自然声中走来的。 晚饭时,山庄内外已是灯火通明。我们旅行团的一行人,酒足饭饱以后,天色已经完全黑了。 晚饭后,除了客房内发出的灯光外,整个山庄早已沉寂在了黑暗之中。我躺在床上,细细地倾听山涧的溪流声,丝毫没有睡意。于是,我起身拉开了房门,再次来到山庄的阳台,在哗哗的溪流声中,探窥深山的夜景。 虽说已是深秋时节,可是,因为今年的气候有异于往年,气象意义上的夏天特长,所以没有一丝凉意。尽管已是夜里,但气温却仍然停格在了夏末,没有一点秋高气爽的感觉。 月亮被厚厚的云层遮挡的严严实实,夜幕下的景色,昏暗茫茫的一片。然而,昏暗茫茫的深山景色,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看到。也许因为是第一次的关系,所以非常地惊奇。特别惊奇的是,眼前看到的溪流是白色的,犹如一条白色的蛟龙,在夜色中不停的摆动。大自然的造化,人类的智慧,成就了多彩的世界。 江南地区雨水终年充沛。因此,江南地区的平原,例如:苏(州)、沪、杭(州)地区,河流纵横,湖泊密布,镇上人家依河而建,故有水乡之称。与平原相比,江南的山区,也是因为雨水充沛的原因,在连绵的深山中,溪流纵横交错,沿山涧流下,终年不断。因此,江南山区的村落,沿溪流而居住。 如果说江南平原的人家,是听着潺潺的河水声入睡,那么江南山区的人家,就是耳闻哗哗的溪流声睡觉。 夜,已经很深了,别人早已熄灯休息。我回到了客房,带着倦意躺在床上,关灯睡觉,在欢乐的哗哗溪流声中熟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