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饭余茶谈>杭州余杭山沟沟游记(5)

杭州余杭山沟沟游记(5)
  作者:石拓 发表:2020/3/24 16:51:26 等级:4 状态: 阅读:947
  编辑按:一篇游记也打上了思想的印记,历史在展现它的风貌前都是以各种后人的疑惑存在的,一旦被作为历史呈现,也并非满身都是答案,这需要后人更多的认识来佐证还原。

  我们回到了旅游大巴上,领队清点了人数之后,随即发车上路。大巴驶上了沪杭高速公路后,朝着申城的方向飞驰。我不由自主的闭上了双眼,刚才在博物馆内,看到了的良渚文物,像走马灯似的在脑海中轮回出现。
  我想,良渚文化的伟大之处,在于人类的早期,在一个丘陵与平原结合的地带,开创了定居的农耕生活。人们就地取材,利用泥土和山石,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制陶工艺和石器文化,虽然距离文明只有一步之遥,但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如果说,使用金属、冶炼金属,是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之一。那么,至今确实没有发现,良渚人有任何的金属制品。事实上,迄今为止,在良渚地区,没有发现任何具有价值的金属矿床。因此我想,良渚人没有金属,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问题是良渚人已经有了刻在器皿的“记号”,这些简单的“记号”,会不会就是文字的前奏呢?此外,虽然没有城邦存在的痕迹。但是村落确实已经存在,良渚遗址中发现了比较完整的村落遗址。
  “记号”和“村落”是文字与城邦的萌芽。可是,良渚人为什么没有继续朝前发展呢?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良渚人停留在了萌芽状态?而一个最大的谜团是,良渚人存在了1300后,突然消失了,神秘地消失。
  于是,我们不仅要想知道,良渚人消失的原因,还要想知道,在公元前2000——1600年左右的这段时间内,良渚地区是否有人生活?如果有,那是些什么人?那些人为什么没有踪迹留下?假如良渚文化的消失,是因为良渚人的迁徙,那么迁徙到了哪里?假如良渚文化的消失,是因为良渚人的消失,那末因何而消失?甚至直接想到的问题是,现代的江南人,是否与良渚人有关联?
  至今为止的考古表明,良渚文化以后400左右,即公元前1600年左右,中国境内中原偏东地区的商人、西北地区的周人,以及西南地区的三星堆人,先后发明了文字或冶炼,或使用了金属。
  商周人不仅发明了文字,即甲骨文和金文,而且也发明了冶炼技术。商周的冶炼,不仅制造了青铜器,而且青铜器还是一种“书写”文字的载体,金文就是“书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三星堆遗址没有发现文字,只有青铜器,以及黄金制品。
  从此以后,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先民,进入到文明社会。尤其是中原人建立了商朝,稍后的西北人建立了周朝。由于商周有文字(甲骨文和金文),所以自商周起,就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并且一直延续到今日。
  良渚人有着高度发达的农耕技术,有着高度发达的制陶技术,他们之所以没有跨入文明社会的大门,或许因为良渚人生活的所在地域,没有任何的金属矿床,也没有天然的金属存在,如黄金和天然的紫铜。
  事实上,在如今高科技的时代,良渚地区也没有发现任何可以用于冶炼的金属矿床。因此,良渚人没有产生冶炼技术,也是情理之中的,客观上距离文明一步之遥。但是,文字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良渚人虽然出现抽象思维,然而仅仅停留在了萌芽之中,因此终于没有迈进文明的大门。
  三星堆人,不仅有农耕,而且拥有金属和金属制品,已经进入到了文明社会。但是,良渚人和三星堆人,他们都未曾产生文字,他们最终都是神秘的消失。由此可知,文字的产生,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是多么的重要啊!
  深秋日短夜长,当旅游大巴停靠在了申城的下客站时,已经华灯初上,天色已黑。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了家。可是,脑海中的“良渚文化”,始终时隐时现。
  
分享:
责任编辑:香奈儿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