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饭余茶谈>良渚人的遗憾(下)

良渚人的遗憾(下)
  作者:石拓 发表:2020/4/17 10:29:58 等级:4 状态: 阅读:1066
  编辑按:很有意义的发现,如果真如作者所言,如今的江南人带有良渚人的基因,那对研究良渚人的文化更具价值。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群的繁衍与消失是一个自然现象。例如,目前虽然不能肯定二万多年前尼安德特人的消失,是因为他们的智商不够发达,还是因为他们不愿迁徙去寻找适合生存的地方,还是因为其它的因素。但是,尼安德特人在第四纪冰河期,被寒冷所吞没,几乎已成定论。虽然不能排除,有少数的尼安德特人与今人的先祖混血,但是作为独立的尼安德特人人群,确实是消失了。
  
  然而,与尼安德特人相比较,良渚人的消失,距离今天至多只有4000年。良渚人消失后约400年左右,即公元前1600年左右,中原地区首先出现了既有文字(甲骨文),又具备冶炼金属(青铜器)、使用金属工具的人群。这个人群建立了自己的王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商朝。稍晚一点,生活在西北地区的人群,也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朝。商朝与西周朝,在历史上称为商周。
  
  位于上海青浦区的福泉山文化遗址中,考古发掘表明,发现了包括良渚文化在内的多个时期的文化。根据地层中的土色变化,考古认定是不同时期文化的叠加。由下往上依次为“马家浜文化”(约公元前5000——前4000年),“崧泽文化”(约公元前4000——前3300年),“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前2000年),,以及最上层的战国(公元前475——221年)时期的墓葬等。
  
  换言之,上海福泉山文化遗址考古告诉了我们:现今中国境内的新石器时代,在长江三角洲,曾经生活过多种人,这些人,分别以其“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地命名。
  
  先是为马家浜人,马家浜人创造了“马家浜文化”。后来,马家浜人走了,但痕迹留了下来,这就是最底土层(青灰色)的文化。
  
  马家浜人走后,崧泽人来了。崧泽人创造了“崧泽文化”。这就是青灰色土层上面的黑色土层中的文化。后来,崧泽人走了。
  
  崧泽人走了以后,良渚人来了。良渚人创造了“良渚文化”。这就是黑色土层上面灰色至黄褐色土层中的文化。后来,良渚文化神秘地消失了。
  
  良渚文化消失后,先秦人出现了,这是因为考古发现了,最上层的战国时期墓葬。
  
  根据历史记载,约公元前1000余年,也就是良渚文化消失将近千年之后,良渚地区已是西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771年)的一个诸侯国——吴国的领地。遗憾的是,至今无法了解,从良渚文化的消失到西周朝,在这个时间段内,良渚地区到底发生了什么?
  
  或许,良渚人并没有完全消失,消失了的只是良渚人中的“贵族”和“贵族文化”,譬如,玉琮、玉斧之类,以及象征“贵族”权力的玩物。一旦“贵族”被消灭,“贵族文化”必将随之消亡。或许,“贵族”们才是文化的毁灭者。
  
  在新石器时代,由于没有文字,也没有发现旁征。所以我们不知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以常理推断,良渚人中的贵族,是葬送良渚人的元凶。良渚贵族不仅毁灭了自己,也毁灭了良渚人的前程。
  
  根据浙江良渚文化博物馆现有的资料,今天的某些江南人,带有良渚人的基因。这些人或许就是幸存下来的良渚人,与别人混血的后裔。但是,作为一个群体——良渚人,早已不复存在。
  
  良渚人最终没有跨入文明的大门。
  
分享:
责任编辑:香奈儿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