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饭余茶谈>随想

随想
  作者:石拓 发表:2022/3/4 16:04:17 等级:4 状态: 阅读:552
  编辑按:思想深邃,看出一个文化人忧国的情怀。
  
  每当肚子饿了的时候,总是想方设法去弄吃的,假如口袋里实在没钱,又饿得受不了的话,此时,哪怕是“泔脚缸”里的食物,也是好的。虽说“泔脚缸”食物有点异味,但比起观音土、草根、树皮之类的食物,我猜想,“泔脚缸”里的食物则要鲜美的多了,虽然都是免费的食物。当然,不包括吃人。
  
  每当肚子吃饱了的时候,总是会有许多不由自主的遐想。吃客们,挖空心思地想吃的,例如,吃饱了鱼,想要吃鱼翅,吃了鱼翅,想吃海参,吃了海参想吃鲍鱼。吃腻了海生的,吃陆生的和飞翔的,吃腻了养殖的,想吃野生的了。
  
  权力者们的肚子,总是吃的饱饱的,即使饿了,也是有现成好吃的,而且一定是新鲜可口,营养一定也是全面的丰富。因此,权力的爱好者们,挖空心思地弄权。只要弄到了权,就相当于弄到了好吃的,当然还可获得其它的好东西。所以,因为弄权而弄出人性命的人,也为数不少。有的人把权力,作为终生的追求,终生的职业,自古延续至今。
  
  我既不是吃客,也不是权力者,只是一个用“卖力气”的所得混口饭吃的人。既然有口饭吃,肚子自然也是算吃饱了的,尽管吃的是粗茶淡饭。而每当肚子吃饱时,胡思乱想也由此产生。
  
  以前总说,我们有古今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即中华文明(或者叫华夏文明),并且因此而为引以自豪。
  
  其实,历史书上所叙述的始于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可以用来考证的实物实在太少。既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也无法断定夏朝是否已经使用金属,至于是否有了国家雏形,似乎现存的证据,也是少了一些。仅仅凭据后人的传说,免不了缺少公信力。因此只能期待在以后的考古发掘中有惊人的发现。或者,再一次“夏、商、周断代工程”,继续工程,想方设法的去弄点证据出来。
  
  商朝倒是有文字的,例如甲骨文。虽然我们至今无法全部破译甲骨文所书写的具体内容,但是到底也算是文字了。商朝不仅有文字,而且有金属,例如青铜器。自从有了青铜器,商(朝)周(朝)人由此发明了“金文”(或叫钟鼎文,是一种铸造在金属上的文字)。
  
  因此,可以确定,商朝是一个有着文明历史的王朝。
  
  可惜的是,商朝在“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中的表明,是开始于约公元前1600多年到1556之间的王朝,距今也只有3600多年的历史,离“五千年文明史”的说法,差别还是较大的。
  
  因此,我猜想,夏朝(假如有这朝代的话)这个朝代,是黄河、长江流域的原始社会进入到古代文明社会的过渡期,至于夏朝以前的“三皇五帝”,那更是后人的传说了,或许还包含了许多被后人臆想了的成份。
  
  实际上,至少在夏朝以前,也就是说四千多年前,中国大地上生活的人,可能还处在使用石器、陶器、骨器的新石器时代。当然,文化肯定是存在的,例如:石器文化、陶器文化、骨器文化等。
  
  或许,缺少了殷商以前古文明的依据,尤其是考古方面的依据,原本引以自豪的,古今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现在已经很少提及了。
  
  上世纪的80年代,提出了“五讲四美”,后来与“三热爱”相结合。于是有了“五讲四美三热爱”。不久以后,“五讲四美三热爱”成为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国人的道德准则。可是,多年以后,尤其是进入到了21世纪,不知什么原因,国人的道德状况似乎没有提高,反而有着降低的趋势。现今,“五讲四美三热爱”几乎被人们所淡忘。
  
  那么,当今的国人还有没有道德准则?如果有究竟是什么?在哪里?
  
  近年来,有人认为,当今国人之所以道德品质降低,其原因归结为不重视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而儒家文化,已经有了二千多年的历史。因此,有关今人的道德准则,应当在儒家文化中寻找。例如:儒家文化中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和“五德”,即“忠孝廉耻勇”。“五常”与“五德”弃之可惜,拿来,则可作为当代道德的准则。
  
  可是问题在于“五常”与“五德”原本就是传统道德中的核心。这个核心,曾被认为封建糟粕。假如当真是糟粕,现在拿来作为道德准则,岂不是笑话?假如不全是糟粕,假如还有点精华的话,或许精华的部分倒是有用的。所谓的“传承”,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据说台湾岛上的国学,在某些方面比较正宗。于是,有人渡过海峡到海岛上去。渡海过去引进一点自以为有用的传统国学,用来作为“老戏新唱”的脚本,理由当然是冠冕堂皇的,这就是海峡两岸文化教流。至于国学中传统道德的部分,是否真的会提高当今国人的道德品质,或者,是否有利于国人的道德,那是另当别论了。
  
  夏朝的存在与否问题,道德的传承与进步问题,看来还要继续工程,继续探讨。这是因为留给后人的,总是要有一个完整理由。
  
  
分享:
责任编辑:香奈儿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