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饭余茶谈>皇城之旅——颐和园

皇城之旅——颐和园
  作者:石拓 发表:2022/7/4 21:27:55 等级:4 状态: 阅读:421
  编辑按:带着思想游历才是最有意义的游历。
  与圆明园一样,颐和园也是一座皇家园林。颐和园的前生叫清漪园,是乾隆皇帝在乾隆15年(1750年)开始修建的,后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所毁。到了光绪皇帝时开始重建,重建后的清漪园改名为颐和园。
  
  1900年,因为庚子事变,颐和园被八国联军毁坏,后来被逃难西安回宫的慈禧太后修复。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修复后的颐和园。
  
  颐和园是一座山水合一的皇家园林,也是江南地理地貌的人工版。仿制苏州太湖和杭州西湖的昆明湖,以及湖旁的万寿山,是清漪园的遗存。当年乾隆皇帝命人开挖昆明湖,将挖出的泥土堆砌在岸边形成山丘,山丘被命名为万寿山。万寿山上建筑了楼台亭阁,由于湖光山色互相映照,因此而美不胜收。
  
  据说当年的清漪园建成后,有水道(路)从昆明湖直接通往故宫,水道既是故宫的水源,也是乾隆皇帝等帝后和随从,乘船进出清漪园的通道,因此水道属于皇家独有。颐和园重建后,光绪皇帝和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也是从这水道往返于故宫。后人将此水道称为慈禧水道。
  
  因为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曾被太后慈禧软禁在颐和园,因此颐和园成为了光绪帝一家的伤心之地。慈禧以后,光绪皇后(隆裕皇太后)不再游颐和园,从此水道断行。百年后的2008年重新通航,成为了游客从水路入园游览的专用通道,航路为园外的万寿寺码头到颐和园内秀漪桥码头。
  
  我们的颐和园之游是乘坐游船走水道开始的。所谓的游船,实为水上公交,船窗内摆满了供游客乘坐的椅子,虽然乘客额定在一百人,但还是比较拥挤。无数条游船在河道内来回于颐和园和水道码头之间,把数以万计的游客送往颐和园游览。
  
  与南方的河道相比,慈禧水(河)道的水位很低,尽管游船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已经最大程度的提高船窗内座位的高度,可是向外望去,两岸的田野景色仍被岸堤遮挡。岸堤上的垂柳成为了唯一的美景,真不知当年乾隆爷的赞美是否属实。
  
  游船驶入颐和园后,高高的秀漪桥(又称罗锅桥)展现在眼前。不久,游船停靠在了离秀漪桥不远的码头。下船后我们在秀漪桥周边转转,等候经昆明湖到万寿山的游船。在等候的间隙,观赏了昆明湖与慈禧水道交汇处的秀漪桥。
  
  秀漪桥是一座石拱桥,建造十分精美的石拱桥,桥面连接颐和园的东堤与西堤,桥面下的水域则是慈禧水道与昆明湖的汇合。秀漪桥之美,可以说是中国园林中最美的石拱桥之一,是石拱桥中的精品。
  
  桥底下开阔的水面是昆明湖,桥的远处便是高高的万寿山。若不是历史有记载,还真不知是人为的工程,由此可见其营造工程的浩大。如果说浩大的工程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的话,那么颐和园的工程告诉了后代,还有专门用来自家享受的另类工程,这就是帝王的私家工程。
  
  我们坐上了前往万寿山的游船。游船在静静的湖面上行驶,著名的十七孔桥由远到近映入眼帘。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犹如一条镶嵌在湖面上的美丽的玉带,它融合了苏州宝带桥和北京卢沟桥之精华,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远远超越了前者。
  
  十七孔桥连接昆明湖中南湖岛和东堤。我们的游船在南湖岛码头下船,然后走上造型精美的十七孔桥。桥面上的石板路,已被游人的鞋底摩擦的光滑如镜,桥栏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石雕狮子,似乎始终笑脸欢迎前来游览的客人。
  
  行走在熙熙攘攘人群的十七孔桥上,我不时的遥望远处神秘的万寿山,在胡思乱想当年挖湖造山的情景中,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桥的另一头东堤。东堤旁便是浩瀚的昆明湖。
  
  昆明湖承载着太多的清朝历史,目睹了大清皇朝的兴衰。乾隆爷的挥霍,慈禧老佛爷的专横,光绪皇帝的无奈,痴迷的殉清者王国维。20世纪20年代,曾任溥仪小朝廷的南书房行走(皇帝身边的要员)、北大、清华的导师王国维先生,投昆明湖自杀(自杀时任清华导师)。至于自杀原因,则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的说法是,作为前清遗老留恋独裁专制的皇朝而以身殉清。
  
  东堤的北面是皇家的生活区,是皇帝、皇后、太后们起居生活的场所。生活区由许多封闭的四合院组成,但其中有一个其实是三合院的特殊院落。因为三合,所以不封闭,因此在外面可以一目了然里面。这个三合院,这就是著名的玉澜堂。玉澜堂是慈禧用于软禁光绪皇帝的院落。光绪住在玉澜堂,慈禧在外可以监视其一举一动。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紧跟”西太后。西太后去颐和园,光绪幽禁在玉澜堂;西太后回紫禁城,光绪幽禁在中南海的瀛台,直到两人归天为止。
  
  玉澜堂的后面是宜芸馆。宜芸馆是光绪皇后隆裕的寝宫。光绪皇后是慈禧的侄女,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后,这就是隆裕皇太后。1912年2月,隆裕皇太后颁布退位诏书,即《清帝逊位诏书》,从此,中国终结了二千多年的皇帝独裁统治。
  
  玉澜堂的前面是乐寿堂。乐寿堂是生活区内风水最好的建筑,是慈禧太后居住的寝宫。慈禧是同治、光绪两个皇帝的母亲(同治的生母,光绪的养母),也是同、光两朝的垂帘听政者,实际掌握皇权长达40余年。
  
  乐寿堂与长廊相连,因此走出乐寿堂就可进入长廊。长廊是颐和园的景观之一,它始建于乾隆年间,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据说慈禧太后经常在长廊内欣赏昆明湖的美景。
  
  长廊的特点不局限于长,建筑与布局也是十分的精美而自然。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要算长廊的彩绘。长廊的顶部用绘画的形式,彩绘了古代四大名著中所讲述的故事,以及山水、民间传说等,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据说彩绘源于乾隆的母亲,因为她喜欢听故事,所以在她行走的长廊上方,彩绘了山水人文合一的故事长卷。
  
  江南地区,特别是苏杭,历来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间仙境之美誉,是满清的故土所无法比拟。满清入主中原后,采用人造仿制的办法,把江南的山水和园林建筑复制到皇城,已达到不出家们看天下美景之目的。因此,关内满清的皇家园林无不烙上江南山水、建筑的印记,颐和园就是一个例子。
  
  
分享:
责任编辑:香奈儿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