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饭余茶谈>皇城之旅——天坛

皇城之旅——天坛
  作者:石拓 发表:2022/7/4 21:41:05 等级:4 状态: 阅读:478
  编辑按:无论皇权多么至高,总有敬畏之心,哪怕是形式。
  
  皇帝号称天子,是天的儿子,而且还是嫡的。皇帝为了表明自己的权力正当性,说是天授予的,是受天意来治理天下(人间)。因此,作为天下的人,必须服从天子,即皇帝。但皇帝因为是天的儿子,所以要听天的话,孝顺天,因此就有了祭天(对天行礼)。
  
  天坛是皇帝用来祭天的场所。祭天有仪式,是一种庄严而隆重的仪式,这种仪式只有身为天子的皇帝才能主持。祭天的目的是感恩天对人及万物的哺育之情,除此之外祈求天的保佑。明、清二代皇帝的祭天是在位于皇城南面的天坛举行。
  
  天坛由一组建筑构成,是一组独立完整的建筑群,中轴线上的建筑有三个,它们分别是三层屋檐的“祈年殿”,一层屋檐的“皇穹宇”,以及没有屋顶的“圜丘”。中轴线的两侧还有一连串的副建筑。天坛建筑群中的道路、广场、建筑布局,充分凸显了古代人流行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
  
  皇帝的独裁专制,不仅掌有生杀天下百姓的大权,而且掌握了人世间的物产,权利至高无上,不可一世。但是,皇帝也有软肋,这就是敬天畏祖。不过,有人怀疑恐怕是用来装模作样,糊弄百姓的。
  
  皇帝之所以敬天,这是因为,皇帝要掌管天下,他就要寻找掌管的理由,因为天比地大,故自称是天子,因为是天子,于是就成为了掌管天下(地)的理由。于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就顺理成章的成立。这个理由在于说明,皇帝的权力来自于天意,是天授予的。既然皇帝的权力是天授予,那么,天也可以收回赋予的权力,所以敬天是必然的结果。
  
  皇帝之所以畏祖,这是因为,天下是包括通过阴谋在内的流血和杀戮等手段取得,这就是所谓的改朝换代。而杀戮的元凶,正是那些以天子自称为首的集团。然而,集团由人组成,人是父母所生,因此天子(皇帝)也不例外,由于皇帝的世袭,血缘的延续,“畏祖”成为了皇帝精神生活的一个部分,否则就要背负数典忘祖孽债的罪名。因此有些来路不明的皇帝,为了不背负罪名,于是就装装样子,所以有些人的怀疑不无道理。
  
  其实,细细看来,皇帝的出身无可非议,确实是父母所生,可是这要与权力扯上关系,看来有点牵强,虽然历代高参极力为皇帝的权力,寻找各种理由,例如天子说之类的。但总是掩盖不了阴谋与杀戮的基本事实,所谓的“成者为王败者寇”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因为古人敬天,视天为神,西周制礼(典章或称规矩的制度)乐(或称调解的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因此皇帝自称天的嫡长子,理所应当继承天下,于是矛盾由此产生。这是因为,皇帝既是父母所生,同时也是天的嫡长,两者并不相干,如果非要扯在一起,只能不伦不类。为了自圆其说,祭天只能在皇城外,在众目睽睽之下举行。明清二代皇帝祭天的做法是,在皇城外高筑天坛,皇帝以天子的身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对天行三跪九拜之礼。
  
  皇帝除了祭天,也要祭祖。祭祖是家事,只能在自己的家里关起门来祭,皇帝以小辈的身份在家庙祭奠祖宗。明清二代的家庙在皇城内(故宫奉先殿)。因为皇帝祭祖属于皇家内部的祭祀活动,与外界无关,所以闭门谢客,因此活动情况外人一概不知。
  
  祭天是公开的祭祀活动,因此活动情况以及建筑的功效,民间略知一二,例如,天坛的祈年殿既是祭天,又是祭地的场所;圜丘是个祭坛,等等。
  
  由于中国古代皇帝独裁的官僚体制,以及天子学说的矛盾性,注定了阴谋与权术成为了热门课题,其学问之深、研究之透,可谓世界之最。至于科学技术,自十四世纪中叶起已经落后于西欧。
  
  或许因为天子学说的矛盾性,或许因为江山轮流坐的宿命论,或许因为前车之鉴等原因,终于导致了明、清两代的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发明了闭关锁国政策,试图采用闭关自锁的方法,用来延长皇朝的寿命。加上朝中士大夫们热衷于阴谋与权术,中国社会停滞不前了,与当时的世界发展完全脱节。从此以后,皇帝独裁天下的日子逐渐走到了尽头。
  
分享:
责任编辑:香奈儿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