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饭余茶谈>上海老城厢掌故—缘起

上海老城厢掌故—缘起
  作者:石拓 发表:2022/9/10 14:58:18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494
  编辑按:在我的印象中,上海就是大城市的象征。
  上海是一个东方大都市,可是关于上海发展的历史,估计各家学派有着不同的论述。不过,记得三、四十年前,各大媒体关于上海的历史,有过一个几乎相同的说法,大概的意思是:上海原本是个渔村。后来因为“门户开放”成为了通商口岸。于是海纳百川,人才济济,成为了东方大都市。如此云云。
  
  其实,我们汉民族是农耕民族,渔业只是副业,因此一定要把历史的上海归结为什么属性的村,那只能是农村而并非渔村,是从农村发展起来的大都市。
  
  事实上,上海历史悠久,先秦时期曾是楚国的领地,据说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楚国春申君的封地,所以上海古称春申。正因为如此,春申或申是现在上海的别称。
  
  到了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的东吴赤乌年间,据说吴王孙权在春申(上海古名)为其母在黄埔江的西岸,即浦西,建立寺庙,这个寺庙就是后来的江南名刹龙华寺。有确切历史记载的龙华寺,即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龙华寺,是吴越王钱弘俶或钱俶(chu第四声)于公元977年重建。
  
  龙华古寺在上海的历史上几经浩劫,所幸的是现今仍然保存完整。寺内至今保留着古老的砖石地面和台阶,以及国宝级的佛教造像,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建筑精美的江南古刹。
  
  与龙华古寺遥相辉映的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宝塔,宝塔名叫龙华塔。龙华塔是一座古老的宝塔,至少在宋代已经存在。民间传说当时建塔是为了镇河(黄浦江),也有与龙华寺有关联的说法。总之,龙华塔确是一座千年古塔。
  
  据记载,南宋嘉定年间,有僧人将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的静安寺,搬迁到如今老城厢城西的南京西路。静安寺和龙华寺一样,都是有着1700余年历史的古刹。不过,在历史上,静安寺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遭到了严重毁坏。现今我们看到的静安寺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重建扩建的。
  
  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上海建县,属松江府管辖,当时上海县衙的地址,就是在如今的上海老城厢内。
  
  上海虽然建县于元朝,但当时没有圈地围建城墙。据史记载,上海的城墙始建于明朝的嘉靖年。现今的人民路中华路(环城路),就是过去上海县城的护城河,龙华古寺被划在了城外。后来由于上海城市的扩展,护城河内的地区被称为老城厢。
  
  上世纪70年代,有人偶然发现有家工厂的部分建筑类似城墙。于是经过多方位考证,确实是上海仅有留存的,极为珍贵的建于明朝嘉靖年的一段古城墙及城楼,这个城楼就是上海历史上著名的大镜阁,也就是说,这家工厂是建在古城楼的内外。
  
  不久工厂搬迁,修缮了破损的古城墙及城楼,即大镜阁。如今修缮一新的大镜阁,不仅是文物保护单位,而且还是游客光顾的上海一景。
  
  如果说城墙是低于外敌入侵的防线,那么城墙内就是达官贵人的天堂。老城厢内有许多江南园林,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江南园林就是著名的豫园(上海5大古典园林之一)。豫园建于明代嘉靖年。是明代官吏的私家宅院,占地70余亩,后来几经易手。19世纪50年代,反清秘密组织小刀会起义(后被清廷镇压),攻克上海县城后,豫园成了小刀会的司令部。
  
  公元1927年(民国16年)上海成立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特别市,即上海特别市。从此,上海县衙迁往城外的莘庄镇,原上海县城内的地区成为了特别市下辖的一个区(南市区),现在称其为老城厢。公元1992年,上海县撤销县制,建立闵行区。因此上海从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建县至1992年撤县共计700年。
  
  1927年的上海特别市,包括了上海老城厢在内的区,如吴淞区、闸北区等,以及上海县的大片土地。上海特别市和上海的外国租界(20世纪40年代中叶全部收回)构成了东方大都市。因此上海历史悠久,她见证了从一个古代农业、手工业的县城,怎样发展到近现代的工商业大都市。
  
  
分享:
责任编辑:香奈儿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