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城厢掌故——工商业
![]()
古老的上海老城厢,从元朝至元年建县之前,就有相当发达的(手)工商业,明清二朝继续发展。可是,老城厢的工业一直是作坊式的手工业。近代以后虽也出现不少实业家,但因为场地等因素制约,所以兴办的机器工业都是在城外。因此,甚至到了上世纪的后期,老城厢仍旧保留着祖上留下的手工业作坊,以及古老的货物交易市场。
竹子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材料,江南盛产竹子,原材料充足且便宜。用竹子制造竹器制品是我国古老的手工业,自古至今江南人家的日用器具中,有数不胜数的不同用途的竹器制品,例如用篾竹编织制成的凉席,即俗称的竹席;竹丝编织的淘箩(洗米用的器具),竹片编织的箩筐以及蒸食物的蒸笼(笼屉),以及买菜的竹篮、用于晾晒的竹竿竹匾等等。 明清二朝,尤其是到了清朝中前期,由于上海城的人家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对竹器的需求不断增加。原来分散在各乡镇的篾竹匠(生产或修理竹制品的手艺人)和生意人,看到了上海城的商机,因此纷纷来到上海,开办前店后工厂的上海人称之为的篾竹店,专门生产经营竹器。久而久之,在大东门到小南门一带,形成了以生产经营竹器的市场。不久,索性将市场内的主要通道,用篾竹来命名,因此有了叫篾竹弄的街路。位于篾竹弄的竹器市场是当时上海的最大竹器市场(现已动迁成为历史)。 自从宋末元初上海的黄道婆引进棉花种植,并发明新型棉纺织手工机械,上海地区由于棉与棉制品的发展,一跃成为了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并保持至今。 上海的棉纺业经明清两朝的发展,尤其到了清朝中前期,在老城厢的小南门附近,逐渐形成了以棉花与棉制品交易集散中心。老城厢有条名为花衣街的街路,就是这个集散中心的主干道。街名中的花衣二字分别指棉花和棉布(特指)。甚至到了本世纪,小南门的董家渡路,仍旧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的轻纺市场。 近代以后,由于洋布的进入,有的商家开始了在经营(本)土布的同时经营洋布。也有民族资本集资创办以经营洋布为主的布店,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创建于清末民初的,上海老城厢方浜路上的协大祥号。若干年后,协大祥号在老城厢外相继开办了二个分号,这就是宝大祥和恒大祥。协大祥、宝大祥和恒大祥被誉称为老上海呢绒绸布三大祥。 在没有发明缝纫用拷边机前的古代,裁剪后布料的毛边,由于布的经纬十字结构,所以毛边容易散架。采用滚(包)边的方法把边缘包裹起来,是防止布料毛边散架的一种方法,也是我国传统的缝纫技术。滚边用的材料通常是编织精美的丝绸带。滚边过的布料经缝纫成衣后,不仅牢固,而且美观。如今所谓的唐装(中式衣服),依旧保留着精美的滚边。因此,用于滚边及其它用途的丝绸带或布带,成为了纺织业的一个分类。古代的江南地区是丝带布带(统称织带)的主要产区。 上海在元建县以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因而导致了衣服需求的增长。尤其是黄道婆的棉纺织普及了棉布后,使得国人对棉布衣服需求不断增长。由于衣服量的增长,导致了滚边用及其它用的丝带布带需求猛增。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的丝带布带生产者,带着他们的产品到上海城的老北门到小北门一带交易,逐渐形成了上海城的丝带布带的交易市场,这个市场一直延续至现在。如今,仍然有来自全国各地做丝带布带及花边等的生意人,前来上海老城厢批发买卖,包括上海本地的商贩。 中医药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医学。早在南宋设上海镇后时,镇上已有郎中(中医医生)坐堂(看病)的药店。到了明清时期,上海城里中医药发达,由于岁月的沧桑,现存最为古老中药店是童涵春堂。童涵春堂位于老城厢的小东门内,创办于1783年(清乾隆四十八年)。童涵春堂不仅有坐堂的郎中,还有专门熬制中药的作坊,是一家传统意义的老字号中药店。 除此之外,过去的老城厢内还有屠宰作坊,例如屠宰狗兼卖狗肉的作坊,屠宰猪的作坊,做腌制品的作坊等副食品加工企业。 1840年后,外商、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上海城外陆续办起了现代工商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远东大都市。例如:在工业方面有,英商在黄浦江边开办发电厂(1911年兴建),即杨树浦发电厂、杨树浦自来水厂(1881年兴建),英商美商合伙建造油池开办炼油企业(1929年),即后来的上海炼油厂等;法商在法租界开办电车电灯公司(1906年)、发电厂(1920年)等;官僚资本开办的江南制造局(1865年)、民族资本开办的大隆机器厂(1902年)、申新纺织公司(1915年)等;食品工业方面有,美商海宁洋行及下属的食品工厂(1913年),即后来的上海益民食品一厂;美商沙利文饼干糖果厂(1922年),即后来的上海益民食品四厂;工部局宰牲场(1933年)等。商业方面,民族资本在始筑于1848年的南京路上,先后创办了先施(1917年)、永安(1918年)、新新(1926)和大新(1936年)四大百货公司,其中的大新公司,即后来的上海第一百货公司,曾经是远东最大的百货公司。此外还有,上世纪三十年代远东第一高楼上海国际饭店(1934年)等。 19世纪中后叶,上海城外的广大地区逐渐步入现代大都市的行列,黄浦江沿岸浦西的外滩地区,更是集中了欧洲各种式样的高楼,堪称万国高楼博览会。上海成为了世界五大大都市之一(其余为伦敦、巴黎、纽约和东京),而古老的上海城,则成为这个大都市中心的老城厢。虽然现今对老城厢进行了改造,商业演变为小商品市场,但是手工作坊作为遗产有继承人,古迹、遗址等传统文化有序可查。上海老城厢已成为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是国内外来宾游览购物的天地。 百年上海滩,历史的沧桑。 全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