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饭余茶谈>大明山游记

大明山游记
  作者:石拓 发表:2023/7/1 16:56:36 等级:4 状态: 阅读:335
  编辑按:于山,自然是无限风光在险峰。于人,生活没有平坦的路啊。学习老师佳作。
  浙皖交界的天目山脉蜿蜒起伏几百里。一望无际的青山绿水,高深莫测的悬崖峭壁和森林,以及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是它的特征。上海距离天目山脉的东面有千里之遥。
  
  去年的秋天,我有幸去了位于天目山脉南端的大明山游玩,直至今日还是记忆犹新。
  
  我们的汽车从上海出发,经莘庄上了“沪昆”高速公路,到杭州经“绕城公路”转“杭瑞”高速公路浙江段。过了杭州城区后,便渐渐地进入了崇山峻岭的天目山脉。
  
  车行将近浙皖边界的临安清凉峰镇,便下了高速公路,然后折向前往大明山的盘山公路。
  
  通往大明山的盘山公路旁,有个以位于浙皖边界上的名为清凉峰的山峰命名的自然小镇。小镇位于天目山深处的山坳中,镇上的房屋与生活设施顺地形地势而建。镇上及镇周边的人家,以林业为生活的主要来源。清凉峰镇周边盛产木材、竹子与小核桃。
  
  清凉峰镇既是一个小镇,也是一个行政区域的名词,大明山属清凉峰镇管辖。小镇是这个行政区域的中心,是镇政府的所在地,通往大明山的公路,小镇是必经之地。
  
  透过车窗看小镇,民居多为新建,式样大多数是中西结合的楼房,本地传统样式的民居,基本上成为了过去。民居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水是流经小镇的溪流,溪流清澈无比,是钱塘江水系源的一个部分。街道的两边,商铺一家紧挨着一家,门面虽小但商品的种类却也齐全,而且店内整洁卫生。整个小镇给人一种恬静中的繁华感觉。
  
  出了清凉峰小镇,汽车继续在盘山公路上行驶。不久,终于到了大明山脚下,我们住的农家旅店(农舍),我看了看手表,刚好过了12点。午餐后睡了个午觉,消除了旅途的劳顿。
  
  下午,我走出了旅店,散步领略四周的景色。旅店地处半山腰,紧挨着公路。公路的外侧是深渊,公路的延伸便是高耸入云的大明山。散步在公路旁,呼吸着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仰望远处的大明山,只见云雾缭绕,好奇心油然而生,云雾中的大明山,一定隐藏着许多大自然的无数秘密。
  
  回首山下,也是大明山的山脚下,零星分布着不少通常被称为“农舍”的农家旅店。农舍具备完整的住宿和餐饮系统,这对旅行者来说是极大的方便。
  
  农舍的餐饮属于纯粹的农家私房菜,有种原汁原味朴素的味道,这种味道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来说是莫大的欢喜。这是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了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因此饮食文化是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够体验不同的饮食文化,乃是人生的幸福。
  
  第二天清晨,我们早早地驱车到了大明山景区,买了门票和换乘景区内专用中巴(俗称的景区“小交通”)的车票后,乘坐景区内的中巴到达游山的起点。与其它山区公路相比,景区内公路的坡度要陡峭得多,弯道的角度也要小许多。道路的一边是峭壁,另一边则是深渊,从车窗向外看,十分地惊险,驾驶员如果没有娴熟的技术,估计难以胜任。
  
  游山的起点(也是回程的起点),分别有两条上下山的路,一条是空中索道缆车,另是步行的台阶路,我们选择了乘坐缆车上山,走台阶路下山的游山方案。我们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方案,一是为了体验现代交通带来的上山便利,二是为了节省体力与时间,所付出的是乘缆车的车费。
  
  大明山的最高峰海拔将近一千五百米,千米以上的山峰触目皆是。因此大明山几乎是个拔地而起的矩形柱体,山体十分地陡峭。我们所处游山的起点,海拔估计六、七百米左右,目的地是将近一千五百米的最高峰。为了节省爬山的体力与时间,索道缆车是不错的选择。
  
  索道缆车横跨山沟直上峭壁的平坦处,高度落差好几百米。坐在缆车的车厢内,透过玻璃窗往外看,山坡上的花岗岩石缝中,生长着不老的黄山松,因此而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生命的顽强,若有一丝的生存机会,绝不会轻易的放弃。
  
  大明山的山体虽陡峭,但是山上地域辽阔,除了山峰,便是坡度不大的广袤的高山草甸。据说元末起义者朱元璋曾经在此招兵买马,是后来大明帝国的发祥地之一,大明山因此而得名。
  
  大明山的山体结构和植被与皖南的黄山、天柱山类似,都是花岗岩为主的山体,以及以黄山松为主的植被,因此有小黄山之称。
  
  大明山雨水充沛,山上不仅有草甸,还有湖泊与溪流。距离索道缆车上行终点站不远的大明湖,是我们游山的第一大景点。大明湖属于高山之湖。高山出平湖本是一大奇观,况且大明湖的湖面所蒸发的水汽,经常形成薄雾,妖娆的薄雾给湖面增添了不少的神秘。
  
  大明山的山体,四周多为峭壁,隔山相望所能看到的便是峭壁。峭壁的形态变化,构成了奇特风景。为了更清楚的欣赏那奇特的自然景观,人们在峭壁上修建了观景栈道。走在峭壁的栈道上,下面是万丈深渊,上面是高高的山顶与蓝天,相隔深渊观望它山的风景,心里有种既惊喜又害怕的特殊感觉。栈道观景是第二大景点。
  
  在高山之巅的峭壁上修建栈道,自古就有,例如,“汉楚相争”时期的汉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过,栈道的功能通常为两地之间的交通连接,而大明山的栈道除了连接功能之外,主要还是一个观景的平台。这是因为山路的陡峭,也是因为“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的缘故,所以在上(下)山的同时,游客无法安全定心的观景,因此栈道成为了唯一的最佳观景之地。
  
  大明山的栈道,连接大明湖与上(下)山的台阶路。我们是游玩了大明湖后,走上栈道的。栈道由钢筋混凝土建筑,混凝土的路面,路面下是钢筋水泥的横梁,边缘是仿生态的混凝土安全围栏,现代的技术与材料,构建了既结实稳定,又宽阔平缓的栈道。

  慢走在栈道上,远望深渊对面的山峰,裸露的黄褐色的花岗岩,镶嵌在岩石缝隙中长青的黄山松,犹如一幅长长的山水工笔画。大自然的奇观,因此而给予了人们无限的遐想。
  
  栈道的尽头是下(上)山的台阶路(另一尽头是大明湖),台阶路沿溪流而开凿。溪流很陡,类似一条落差几百米狭长的瀑布,因此沿溪开凿的路,坡度自然也是不会小的。为了减少坡度对道路的影响,台阶路被开凿为Z字形。不过,游客就是走在Z字形的台阶路上,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生怕一脚踏空而滚落。
  
  当走完落差几百米的台阶路后,已是到了山下的平坦地了,溪流继续往下延伸,成为了钱塘江水系的一部分,向东奔流注入东海。
  
  我们终于走到了山下,站在地势平坦的地方,回望刚才走过的路,以及路旁飞泄的溪流,简直就是一幅竖在眼面的立体画,心里不免又惊又喜。惊的是,看到了走过的台阶路险要与曲折,稍不留神后果不堪设想;喜的是,如此的艰难险阻,竟然挺了过来,事后想想也害怕。其实,经历过的人生路,也是一步一步艰难地走过来的。
  
  我们迈着酸痛的双腿,带着疲倦的身躯回到了农舍,大明山的游玩算是结束了。可是,刚才游山时的惊险一幕始终难忘。
  
分享:
责任编辑:香奈儿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