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钓鱼的故事前,我还是忍不住想再写写鱼儿们的悲惨遭遇。虽然我们钓鱼人也是和鱼过不去的,但我们认为自己和鱼儿之间的游戏起码还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愿者上钩”。而其他的捕鱼方式就可以说是残忍外加灭绝性的了。
2000年以来,由于上游水源林被乱砍乱伐,雅瑶河水量有所下降。但每年春季,总有一两次山洪暴发现象,再加上沿河修建公路时把大量的石头及泥土倒进河中,所以在河水上涨时席卷着泥沙改变了河道的走向,原来的深塘水也不深了,滩不成滩,塘不像塘似的。到了秋冬季节,河水更是枯竭得苟延残喘般要死不活的,加上人们对付鱼类的办法日渐增多,一招比一招厉害。鱼儿的栖息、繁衍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几乎无处藏身了。
人们的捕鱼方式已经非常先进了,一招比一招厉害。最先用的是手摇电鱼机,然后是蓄电瓶的,后来还有用柴油机来发电的。除外就是炸鱼,也是让鱼儿们纷纷壮烈的。我不知道他们能从哪里弄到真正的炸药和雷管的,反正经常见人用炸药雷管炸鱼,或者把化肥硝酸胺在锅里加热后混上木糠再用雷管引爆的。人们炸鱼的次数多了,只要往水里丢一个小石头就会让鱼儿们惊弓之鸟般的四下逃窜。于是,炸鱼的人又开始学会了定向爆破。他们把手电筒的电珠泡轻轻的磨破,在不损伤钨丝的情况下把电珠插在炸药中,在水里把炸药埋在后中,然后用两根胶皮线连接好,一直牵引到岸上。为了引诱鱼儿,它们还在埋炸药的地方洒上一些饲料,不知情的鱼儿很快就聚拢到了饲料边上,当鱼儿聚得差不多时,岸上的人只要把电源一合,“轰”的一声,水里就白花花一片了,大大小小的鱼儿可能死了都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惨啊。
可恨的是一些不良商人似乎也发现了炸鱼这事的商机,生产出了一种专门用来炸鱼的鞭炮――鱼雷。此鱼雷可不是像海军战士用的鱼雷。海军战士用的鱼雷对付的可不是鱼,而现在的鱼雷炮可就是专业性很强了。他们鞭炮生产得同酒杯般粗,鞭炮的引线就是采用了军用导火索的技术,燃烧得很慢,下水也不会熄灭,一颗鱼雷炮的爆炸面积大约有三、四个平方米左右。爆炸范围虽然不大,但它恰恰弥补了炸药威力大却不能炸浅滩及浅水塘的不足。鱼雷炮以它小巧适用的优点很快地受到了炸鱼人的热爱。他们用它专炸浅水浅滩处的小鱼,如果事先用饲料引诱的话一次也可炸过两三斤,而一颗鱼雷炮的成本一元钱也不到,这是一个本小利大的的事情啊!他们还可根据水的深浅把两颗甚至更多的鱼雷炮的火药做成一颗大鱼雷来用。那这颗的杀伤力就跟炸药没有什么区别了的。阳光明媚的日子,本来应该是鱼儿们逍遥自在的时候,可它们不得不在鱼雷的“轰隆”声中惊惶,甚至牺牲。
白天的河边不是战场胜似战场,鱼儿们跳命要紧,是不可能有心情来吃钓了,所以白天我们就没办法去钓鱼了,加上白天要上班,也就没有遗憾了。虽然白天河边是炮声隆隆,夜晚钓鱼却还是我们喜欢的。因为像鲶鱼、骨鱼等无鳞鱼类还是喜欢晚上活动的,它们白天躲得好好的,炸是炸不到它们的,一到晚上它们就出来觅食了。选好一个位置,钓上几条鲶鱼还是不成问题的。鲶鱼肉质细嫩,不管是做汤、清蒸、黄焖味道都不错。它可算是我们本地鱼类中的上品了。
世界就是这么奇怪,只要有鱼的存在,就会有对付鱼的办法。大多数鱼晚上活动的规律很快就被人们掌握了,很快的,电鱼的晚上也开始下河了,但他们开始还仅限于在浅滩处电鱼,对我们钓鱼影响不大。所以晚上我们晚上还是经常去钓鱼的。一我们是傍晚时分到河边,到晚上八九点钟收钓,在这一段时间内,从我们面前经过的电鱼人一晚上只能遇见两三个。同一条浅滩,前一个人刚走十多分钟,后面又有人跟着电了。最多一晚上,我曾经看见五个人在同一条滩上电过鱼,好像赶集似的热闹。鱼的长大速度远远地跟不上人们电鱼的需求了。而且电鱼的人也发现了我们晚上钓鱼的收获后就开始对晚上下深塘电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把电鱼机进行了改装,晚上就可撑着竹排下深塘电鱼了。我们钓鱼人最后的一块阵地也被蚕食了。晚上只有在家睡觉了。
不仅如此,为了对付深塘中的鱼,一种新兴的捕鱼方式已在悄然流行,那就是用手电筒晚上下河打鱼。打鱼用的是鱼枪,也叫鱼箭,有自做的也有去买来的。鱼枪主要是用橡皮筋牵引一根尺多长的钢线,钢线以从废旧电缆中抽出的为最好。枪身有木头的也有铁管的。把钢线的一端磨得锋利,另一端做一个卡子,然后钢线卡住橡皮筋用力牵引到卡子处卡住,只要一松开卡子,橡皮筋的收缩力就带动着钢线像箭一般向前冲。钢线就像一把小鱼叉了。它的冲击力穿透一块一厘米的木板也点也不成问题。何况是鱼的肉身了。小时候我们就经常在白天带着潜水镜到河边打鱼,但晚上打鱼却是从来没见过的。所以说晚上打鱼是新的方式。据晚上打鱼的人说,晚上下水只要用电筒照见了鱼,鱼就不会跑,然后就可轻轻松松地用鱼枪向它们大开杀戒了。晚上下河打鱼虽然辛苦一点,但他们收获却是丰富的,经常可以打到大家伙。一传十,十传百,晚上打鱼就流行了起来。
至此,晚上的河边比白天还要热闹,电鱼的灯光与下水打鱼的手电光想到交织,交流战果的声音此起彼伏。晚上的河边不再黑暗了,鱼儿的命运不再有光明了。在人们的围追堵截下,鱼儿哪里还有藏身之处啊!
鱼儿少了,我也懒得再去河边了。因为去了也是白去。所以从2000到2004年这段时间,我很少去河边钓鱼了,我把对鱼儿的同情和深深的思念埋在了心中。
转眼间,2005年来临,我们又可以重拾久违的渔乐之趣了,原因在于我们这开始尝试“封河养鱼”了。